老师因作业批评孩子约谈家长 本报记者 陈瑶

淮河晨刊 2018-09-07 16:02 大字

家长回应:做错很正常,老师改家长改过的作业等同嚼剩饭

心理学者:家长要给老师多一分尊重,老师要给家长多一分体谅

看着孩子写作业,然后把关、签字,保证孩子每天都能交上一份“完美作业”,这是很多家长每晚的“作业”。而孩子的作业到底应该由谁批改,对错应该由谁把关?家长和老师的说法似乎各有道理。

班级群里因作业发生的“小插曲”

9月3日,位于小南山附近的一知名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班级微信群里,出现了一段“小插曲”,有三名学生因为抄词作业错误较多而被老师点名批评,老师在群内明确表示要约谈家长。

当天上午,老师在班级群里发了条信息:“***、***、***,抄字词错的一塌糊涂,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家长监管不力。刚开学就这种态度?想干什么?”紧接着,该老师提出要求:“本周五之前,请这三位家长到学校来一趟沟通一下,我等你们。收到回复。”

几分钟后,其中一个被点名孩子的家长站了出来,在群里直接回复老师,“老师您好!孩子作业写错,我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错的让他来家订正,正好加深印象。孩子哪里没有掌握好,他自己也能知道。家长批改过完美的作业,再叫老师改,跟嚼别人吃过的饭有什么区别。孩子背诵课文,我是亲自检查,其他作业批改就是老师的责任。”

待到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下,不久这位家长又在群里说:“老师您好!我们家长不是不问事,只是能力有限,孩子学习跟不上,哪单元、哪一课如果没有学好,老师及时找我们,我们会看好孩子补习功课。对于我们家这样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只有我们共同努力,老师想出成绩,作为家长更是望子成龙。希望老师能够理解家长,今天言语有所冒犯,还请老师包涵。”

没过一会,这位家长又在群里转发了一个帖子,这篇帖子是网络上其他家长就“老师让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这一行为发表的看法。在这篇网络帖子里,家长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作业是老师布置的,老师的职责之一就是批改作业、试卷,而非家长。教育是老师的天职,孩子的作业都是家长检查过的,大多数错误已经改正,各位老师如何还能知道学生哪里不会,哪里犯错,老师怎么根据作业情况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结果,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在这篇帖子里的另一个观点是: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作业做错了很正常,每个孩子都是检查全部正确了交上去,有意义么?很多家长看出错误,给出答案,但他不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孩子需要的不是答案,是方法。

批改作业到底是谁的责任?

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并签字确认,这是开学后很多家长每天要做的“必修课”。孩子的作业到底应该谁来批改?家长们也是各有看法。

张女士的儿子在二实小读六年级,她认为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自己从不推卸这份责任,但是不该家长承担的,她绝不插手。“我每天都会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但我从来不给他改作业。按时保证质量地完成作业是一个学生的本分,他必须自律,并且自己对答案对错负责,而改作业应该是老师的职责,不改作业老师怎么发现孩子的问题,怎么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张女士认为,孩子有一天会长大,会独自面对社会,而学校就是孩子在目前的年龄段要面对的社会,家长要帮助孩子适应这个环境,而不是代替孩子做完本该他们自己完成的事情。“我会告诉他要好好写作业,才能不会被老师批评,该他做的各科作业,都是他独立完成,我不会参与对错的评判。”

把孩子送进了北师大附校读书的李先生,一直积极完成老师对家长的所有要求,包括让孩子正确地完成所有作业。李先生觉得,如果家长连看着孩子写作业、保证孩子作业质量的要求都拒绝,老师会觉得家长对孩子不够重视,一旦批评,孩子的心情、状态肯定也都受影响。“既然我们想让孩子接受精英化的教育,那么就得让孩子养成习惯,不论作业还是活动,都要出色地完成,即使现在他们没法直接参与,由家长去完成也是给孩子在做榜样。”李先生认为,家长积极完成老师要求的各项作业,会提升孩子的信心,增加孩子在班级中的活跃度以及得到老师的更多关注,这些对于孩子的成长无疑都是有益的。

谁改作业?其实各有优势

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六年级班主任老师游海珍坦言,平时也会要求家长给孩子的作业签字。但她认为,老师让家长为孩子的作业签字,其实只是想让家长能够在孩子的作业上倾注一定的注意力,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我让家长给孩子的作业签字,只是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监督、提醒孩子完成作业,还有就是督促孩子书写认真,保证书写态度。至于对错,不需要家长负责。”游海珍说,因为自己也是家长,深知家长的不易,作为老师也不愿给家长增加过多负担。“在传授知识这一方面,学校是主体,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多体现在品行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孩子作业对错就应该是由老师来把握,如果交来的作业都是家长批改过,都是对的,这样对老师的教学也不利,因为没法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老师就没法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每个老师的教育方式不一样,让家长检查作业、签字的做法很难评判其对错。有的家长在给孩子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发现了孩子学习的问题,家长主动给孩子‘加餐\’,或者为孩子有针对性地报一些辅导班,孩子因此学习成绩保持得很好,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游海珍说,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想把孩子教育好,一个优秀学生的养成,一定是学校、老师、家长三方通力配合的成果,缺失了哪一方都不利。

“家校共育”需要双方都多一分尊重和理解

近几年,“家校共育”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家长、学校对这种教育理念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可是如何厘清“家校共育”的职责边界?记者在进行这一话题的采访时,一些老师认为话题过于敏感,而且所谓的“边界”也实难厘清,所以不愿多谈。但所有的老师对“家校共育”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仅靠老师课堂上的“言传”就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进步和提高是不现实的。老师们一致认为,孩子在校时间和在家时间相比,毕竟是少的,为什么一样的课堂却教出千差万别的孩子,差别就是家庭时间。所以,需要家长在孩子课外时间配合老师做好“身教”,而且家长的“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再说,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都比较差,就更需要家长的陪伴督促和以身作则的带动和影响。

蚌埠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吴松年认为,“家校共育”的边界出现模糊,并不代表所有的老师都在推卸责任,也有很多兢兢业业的老师在教书育人。家长说家长的理,老师说老师的理,仔细想,其实都在理,既然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那么,多一些换位思考和沟通,家校双方相互理解配合好才是最重要的。小学阶段确实需要家庭更多的配合,因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关键期,孩子的学习起跑,家长才是最好的领航员。但老师不应该打着“家校共育”的名号给家长摊派任务,家长对老师也应保持尊重,配合老师的教学计划,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即便老师有某些问题处置的不妥当,家长可以私下和老师多沟通。

新闻推荐

外地小运动员证件丢失 民警彻夜奔波保障其顺利参赛

本报讯(记者陈昂通讯员王秀英)近日,蚌埠市省运会比赛驻地,来自黄山的一名少年运动员身份证丢失,面临无法参加比赛的情况。蚌...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