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蚌埠制造”转型升级 □
■主持人语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上半年,蚌埠市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制造业发展,加大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71.29亿元,较年初增加11.64亿元,同比多增加15.22亿元。
制造业新增贷款不低于全市各项贷款增量5%。围绕这一年度目标任务,蚌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加强融资服务,截至6月末,全市新增制造业贷款占全市新增各项贷款9.38%,高于年度目标任务4.38个百分点。在信贷投入上,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布局,突出投放重点,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信贷投放和融资培育重点领域。上半年全市新增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贷款14.3亿元,其中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能源四个领域在新增贷款中占比更大。
蚌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助力蚌埠制造业有哪些创新,如何认识金融业与制造业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工业强市的战略中,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担当?本报特邀相关领导、专家以及企业家做客“党报会客厅”,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借助于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的发展又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经营环境。
●支小支农一直是蚌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支持实体经济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作为监管部门,我们将“两增两控”完成情况纳入分局年度重点工作事项,将“质量提升年活动”作为量化考核事项,并赋予重值予以考核。
吕发刚 蚌埠银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
●一路走来,好思家所经历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都离不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开展“千干走千企”活动,市领导深入企业“望闻问切”,企业“华佗医院”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一揽子“治疗”方案……从这些努力中,蚌埠企业家增强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信心。
王 奇 好思家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无论是新项目上马,还是进一步扩大再生产都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而资金投入除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外,更多的企业还是需要依托银行信贷投入。
●上半年金融机构的信贷重点投放与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重点同步,产业发展和信贷支持同频共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蚌埠经济发展中动力最强、最值得期待的领域。
唐 敏 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日前,中建材(蚌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工作人员查看设备的运转状况。
8月22日,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车间,技术人员通过电脑密切关注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运转参数。
深度对话
互为依存 相辅相成
主持人: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城市,制造业既是蚌埠市工业经济的主体,也代表着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今年以来,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取得可喜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信贷投入支持密不可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应当如何理解?
吕发刚:金融与实体经济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借助于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的发展又会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经营环境。金融业的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的发展随时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和金融血液的灌输,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
金融业不可能脱离开实体经济而独立存在,它服务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又依赖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考察一个地方的经济动能和活力如何,以及这个地区的经济体量和运行质量,从其金融业发展状况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今年以来,在蚌埠市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呈现出止跌企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截至6月末,辖区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2111.19亿元,比年初增加196.5亿元,由年初的全省第13位上升到第7位;当年存款增速10.22%,由年初的全省最后一位上升到第5位。各项贷款余额1690.22亿元,较年初增加124.05亿元,由年初的全省第9位上升到第7位;当年贷款增速7.91%,由年初的全省第10位上升到第9位。
唐敏:金融发展依托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又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随着整体经济的进步,实体经济也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实体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新的要求。正是这些要求才使得金融市场能够产生,特别是使得它能够进一步发展。否则,金融市场就是无源之水。
作为一个曾经的老工业城市,工业兴则蚌埠兴,工业强则蚌埠强。在整个工业发展体系中,制造业是蚌埠工业经济之根,也是蚌埠城市经济之魂。蚌埠根据制造业发展的实际,及时出台了《蚌埠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2)》,方案不仅强调了制造业的地位,更提出了蚌埠制造业发展的目标、路径和发展方式。
循着方案绘就的发展蓝图,蚌埠正在打响一场制造强市的攻坚战。在促进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征程中,金融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助推作用不可小觑。因为无论是新项目上马,还是进一步扩大再生产都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而资金投入除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外,更多的企业还是要依托银行信贷投入。这个时候,如果银行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企业很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就无法实施。反之,如果有金融机构“旱中送甘霖”,那么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更有底气和自信。因此凡是发展好的企业,凡是新项目、好项目多的企业,背后都离不开金融机构的鼎力相助。
王奇:从当年的家庭作坊式涂料加工厂,发展到目前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从当年的一家家族式企业,发展到现在的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在新三板上市的公众公司,好思家公司一路走来,所经历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都离不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目前的制造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在与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同台竞技中,如何永立不败之地,我的切身体会是科技创新。新技术投入应用,新产品投入生产,新工艺新设备上马,每一项技术创新成果要成为市场中的产品,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从哪里来,当然每一家运行好的企业都有一定量的自有资金,但自有资金还要用于周转,采购原材料,以及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这时候,从银行贷款就成为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大家都知道,银行也是企业,不仅需要收取合理利息,更要保证资金安全。如何将信贷资金风险降到最低?有足够消除风险的抵押物当然最好,但问题是许多像好思家一样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自有资产不足以提供担保,而采用其他高成本的融资手段,则会进一步加大企业负担,这时候就需要银行为企业着想,创新金融产品。好思家就是信贷产品创新的受益者。因扩大生产、改进工艺需要,在沫河口建设新厂之时,就通过商标权质押方式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新厂建立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虽然现在企业已经挂牌上市,走上了直接融资的发展道路,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就没有好思家企业的今天。
因企施案 责任担当
主持人: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蚌埠制造业的发展尤需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资金进行“输血”。如何在金融风险防范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找到最佳平衡点,实现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互利共赢?
吕发刚:风险防范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监管部门着重监管的重要方面。从宏观上看,金融风险影响社会安定,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从微观上看,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出现比较集中的不良贷款,就会影响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对这一地区这一行业的授信支持力度。因而防范和化解风险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
防范风险在于风险控制,而风险控制最重要的一环是要求企业“增信”,而“增信”又会进一步提高企业贷款的门槛。如何做到既防范风险,又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看起来这是一件难以两全的事情,但只要强化责任、创新思路、为企业所急所想,就能够做到在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又可以帮助企业渡难关、谋发展。
当一些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坚持“救企业就是救银行,救银行就是救企业、救银企就是救经济”的理念,分区域分析信用风险集聚成因,并提出一揽子政策建议。与此同时,建立“银行为主体、市场为手段、监管为协调、政府总牵头”的防范化解信用风险工作机制,发挥5家债权人委员会作用,逐一分析、一户一策,通过多种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此举,既盘活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又腾出一部分信贷规模用以支持其他企业。截至6月末,蚌埠市当年新增不良贷款占同期全省新增比重由一季度末的40.40%下降到7.62%,其中二季度全市新增不良贷款占同期全省新增不良贷款的比重锐减为5.90%。
唐敏: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是企业,险范风险是最重要的工作,但当贷款发生经营方面的暂时困难后,怎么做不仅考验金融机构的智慧,更考验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在此方面,蚌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做法值得称赞。
关注实体经济多年,我也认识了蚌埠不少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最担心的情况是:一旦银行在企业遇到暂时困难后就抽贷断贷,那么企业很快就会死亡。而如果这个时候扶一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个企业不仅可以成长为国家稳定的税源,还可成为银行稳定优质的客户。蚌埠市防范金融风险专题工作方案中,要求金融机构协调一致,具体分析企业实际情况,一户一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有的银行不仅不抽贷反而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渡难关,有的企业则在政府引导下进行重组或资产转让,如此,不仅化解了金融风险,还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的资产配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支持“小微”服务实体
主持人:蚌埠制造业的发展既需要领军型的大企业,也需要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而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作为监管部门,如何引导蚌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吕发刚:支小支农一直是蚌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支持实体经济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作为监管部门,我们将“两增两控”完成情况纳入分局年度重点工作事项,将“质量提升年活动”作为量化考核事项,并赋予重值予以考核。
一是将“三个不低于”作为监管监测目标。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明确工作目标,努力实现“三个不低于”:即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截至6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3.91亿元,比年初增加19.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8892户,高于同期水平1314户。
二是将“两增两控”作为监管考核目标。明确2018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做好“三个不低于”监测目标的同时,以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含)的小微企业贷款为考核重点,努力实现“两增两控”目标,“两增”即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水平。蚌埠银监分局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按月监测,按季考核,将“两增两控”完成情况纳入分局《质量提升年活动》总体考核,并赋予较大考核权重。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税融通”、政银担、无还本续贷等业务,上半年减轻企业利息负担532.51万元。
唐敏:在蚌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系列举措中,徽商银行蚌埠分行设立的科技金融专营支行令人眼前一亮。科技金融专营支行专注于满足科技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它的设立对于蚌埠市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将会起到较强的助推作用。据了解,该科技金融专营支行成立以来,已为8家科技型企业提借了资金支持,发放贷款8860万元,这些信贷资金为相关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注入了动能。
发展绿色信贷,是蚌埠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的又一举措。在蚌埠市金融业支持制造业发展之时,突出了信贷投入重点,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信贷投放和融资培育重点,上半年对新增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贷款明显增加,贷款总量达14.3亿元,其中又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能源四个领域为重点支持领域,分别比年初增加4.39亿元,0.47亿元,3.64亿元和5.79亿元。
这样的重点投放与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重点几乎同步。在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电子信息是蚌埠市的首位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能源又是蚌埠市最有前景、动能十足的产业,产业发展和信贷支持同频共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蚌埠经济发展中动力最强、最值得期待的领域。
王奇: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蚌埠市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制造业发展,加大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71.29亿元,较年初增加11.64亿元,同比多增加15.22亿元。作为企业的一名管理者,我为这样的增长而高兴,这说明蚌埠市金融机构正将信贷投放的“准星”瞄准制造业。
制造业通常是资金密集型、人力密集型企业,无论对于蚌埠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发展,还是对于打造“两个中心”而言,大力发展制造业都是不二的选择。在振兴“蚌埠制造”之路上,我们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不懈努力:工业强市制造为先,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千干走千企”活动中,市领导带队深入企业“望闻问切”,倾听企业呼声,现场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企业“华佗医院”的建立,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一揽子“治疗”方案……从这些努力中,蚌埠企业家看到了蚌埠制造业发展的希望,增强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信心。如今蚌埠银行业金融机构倾力实体经济所做的努力,无疑将进一步助力“蚌埠制造”快马加鞭,一路前行。
新闻推荐
你是淮河岸边的一颗珍珠璀璨的光芒闪耀着奋发向上的力量你是皖北大地上的骄子火热的誓言高歌着城市亮丽的音符蛟龙图腾激...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