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帝陵第一人” ——追忆从蚌埠走出的民间文化学者王重光

蚌埠日报 2018-08-07 01:11 大字

□王丽珍

1939年,王重光出生于浙江宁波,幼年家贫,后随父母来到安徽蚌埠。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蚌埠三中,1958年毕业于淮南煤校,在华北和苏南煤矿从事技术工作多年。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了照顾家庭,调回宁波,在无线电厂任职。

王重光是我的大哥,年长我十岁。他一生嗜书如命,书伴随他走过了漫长的人生旅途。记得有一次,他带我去书店,在他喜欢的一本书籍前驻足良久,至今我还记得那本《写在人生边上》的价钱。囊中羞涩的我们也只能悻悻然地离去。一个偶然的机会,爸妈要去庆贺同乡儿子的婚礼,给了我们兄妹七人每人壹角钱,让我们自己买点吃的。我们把钱攥在手里着实高兴了半天。我暗暗发动哥哥姐姐们把这些钱聚在一起,为大哥买一本书,大家都很乐意。当我把那本书送到大哥手上时,他异常兴奋。为了大哥喜欢的书,我们一顿饭没吃,但我们认为值得。

他对我们说:“书”是我的精神食粮,人不能只是活着,要奋斗,要有创造和发展。1991年,我们的母亲病逝,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长夜难眠之时,大哥百感交集,人来世间走一遭竟如此匆匆。他深知母亲不识字,靠给人缝补浆洗来养育七个儿女的不易。他要向命运挑战,做一件想做的事。他决定写一本书,写中国帝陵史,以此告慰母亲,一个不识字的母亲。

1992年,他决定离岗内退。选定这样一个目标,注定从一开始就要经受磨难。他只身行程十万里,实地勘察,潜心研究,走遍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曾到访两百余座帝王古墓。没有任何部门立项拨款,考察经费不足,一边靠亲戚朋友,一边东借西凑。他去的那些帝王古墓,大都散落于深山僻谷,有的隐没于荒山野岭。

在去大兴安岭找辽朝王陵时,他从内蒙古坐三天三夜汽车,一日三餐只花三四元钱。一大包没有包装袋的方便面和一包炒黄豆,是他每天的主食。为了省点再省点,他只睡大通铺。在河南探寻周景王陵时,乡间无旅社,无电灯,只能借宿农家。在山西临汾考察尧陵时,他租了一辆自行车,行程往返60多公里。因饥渴力竭,连人带车从百米高的土崖上滚下,跌落在人迹罕至的深谷,遍体鳞伤。

为写书,他潜心研究中国通史、帝王传记等,仅买工具书就用了数千元。为买一套标价上百元的《岁月河山》,他用友人馈赠的一瓶人头马酒与书店老板调换。寻访帝王陵墓之路上,他历尽了千难万险。有人不理解,视为奇人异事。而他却说:“历史选择了我,我选择了苦难。”

大哥用了四年时间撰写了30余万字的《中国帝陵》书稿。虽说是手稿,打开一看不仅字迹工整、图文并茂,还配有精致的手绘地图。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编辑审阅后,被他的创作经历深深感动。1996年,《中国帝陵》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引起了文史界的轰动。国内各大报纸纷纷称赞他为“踏遍帝陵第一人”。大哥在追寻历史文化遗迹中度过了一生,用手中的笔孜孜不倦书写历史的深厚和灿烂。

他没上过大学,却是浙江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上世纪末,大哥怀着对第二故乡的深情,受邀来蚌作了一次演讲,演讲中多次被掌声打断,会后还举办了签名售书、赠书。

由于多年奔波、积劳成疾,2005年,他被查出患上肺癌并进行了手术。患病十年是他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十年,每天除了服药、治疗,就是笔耕不止。其间,出版了《走遍宁波》、《马友友情系故土》、《三字经古本集成》、《百年和平》、《守望者》等多部作品。他珍藏的一万多册藏书,全部捐献给图书馆。目前,已整体移交给了宁波明珠阁特色藏书库。

他多次对我说:“我一半是宁波人,一半是蚌埠人。蚌埠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是喝淮河水长大的。父母亲长眠在蚌埠平山公墓。六个弟妹生活工作在蚌埠,蚌埠有我的启蒙老师和同窗好友,多想生命能够延长,为家乡多做一点事。”

家乡人民并没有忘记他。1998年,他的名字被收入《蚌埠文物志》,文中称他为“从蚌埠走出的民间文化学者”。他的名字也留存在《世界名人录》中。

新闻推荐

汪莹纯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上强调 激发制度活力 激活基层经验 激励干部作为 确保各领域改革高强度高效率高质量推进 王诚杨森胡朝荣出席

本报讯(记者顾楷实习生张婧妍)8月2日,市委书记汪莹纯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