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停车”的那些事儿,规划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以规划引领去探寻 城市“停车难”如何破局 本报记者 李景

淮河晨刊 2018-06-19 18:36 大字

每天下班回家,最怕看到的就是“车位已满”;和朋友约饭,停车时间快要比吃饭时间还长……关于“停车”的那些事儿,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心病”。针对这一难题,规划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一系列举措,力争破解停车难题。

现实版“抢车位”频频上演

一到快下班的五六点,张彤彤的心里就开始上下打鼓。作为一名刚拿到驾照两个月的“菜鸟”,停车一直是她心头的“老大难”。小区停车位有限,回家稍晚一些,那些比较容易停的车位都被占了,只有角落里几个零星车位,张彤彤都要和这些车位“搏斗”十几分钟才能勉强停进去,好几次还不小心蹭到了墙壁,让她直呼心疼。

不止新手,作为一名“老司机”,市民赵先生也为常常上演的“停车大战”而烦恼。和朋友约了晚饭,在饭店周边转了三四圈,都没有找到停车位,害得饭局迟到特别不好意思。去医院探望亲戚,带家人逛街游玩,类似的情况频频出现。“有时候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停车位,要眼疾手快、见缝插针,有一次还因为抢车位和别人起了争执,想起来就让人不舒坦。”赵先生说,如今他和亲朋好友见面,只能选那些有大型停车场的地方,活动范围大大受限,觉得生活圈子都因此变小了。

多重原因导致停车难

这些例子并非个案。随着近几年汽车入户快速发展,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逐渐凸显,交通拥堵状况正由高峰时段点拥堵逐步转变为常态化的面拥堵,老城区已出现停车难问题,尤其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商业、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和部分住宅小区,停车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影响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效运行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是什么造成了频频上演的“抢车位大战”?根据规划部门调研,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停车难的首要原因。以前,由于私家车较少,蚌埠市商品房小区停车配建标准一般为0.3辆/户,后来随着私家车普及率的增长,为了适应停车需求变化逐渐上调,由0.6辆/户增长至0.8辆/户,直至目前1辆/户的标准,这一历史原因,带来老旧小区普遍停车位设置不足,并且新旧城区域分布失衡,市区总停车泊位27.7万个,与市区机动车保有量13.4万辆相比并不低,但停车泊位大多位于城市新区,老城区由于空间受限,泊位增加不多,淮河路、解放路、胜利路及朝阳路围合区域泊位约3.5万个,仅占总数的12.6%。

与此同时,停车秩序不良,凤阳路、淮河路、解放路等多条重要干路的路内占道停车现象突出,严重降低了城市交通运行组织效率。停车诱导系统建设滞后,尚无有效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地下车库利用率低,被改变挪用现象严重。尚未引入价格杠杆,停车产业化发展意识不足等,都成为导致停车难的重要因素。

一系列举措缓解停车难

解放路向来是行车难、停车难的“重灾区”,然而最近市民发现,雪华路附近,一座智能立体停车库拔地而起,金色的外装饰在车流密集的解放路上格外醒目。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蚌埠市积极推进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结合经济评价与停车收费政策配套,探索老城区域机械式停车库、停车楼建设。同时,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利用老城零星地块建设停车场,推进南山公园、凤阳路桥下、体育场、国庆路、治淮路交叉口等15处地面与地下停车场建设。

据市规划局提供资料显示,目前蚌埠市执行的停车位配建标准是普通商品住房为“双控”即1辆/户、且1辆/100㎡;商业为1辆/100㎡、办公为2-3辆/100㎡。2011年以来,先后规划审批停车位224406个,目前已建成停车位62032个,其中地面停车位19728个、地下停车位42304个。公安交警部门先后设置路边临时停车位5942个,尽可能缓解停车配套缺口。同时,规划、住建、行政执法、交警等多部门还将统筹合作,探索推进“互联网+停车”的智能停车管理模式,加强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强化对全市交通停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高整体停车系统运行效率,缓解停车难现状,为市民提供舒心的出行环境。

新闻推荐

蚌埠供电公司停电信息

因基建工程申请,10kV治治09线-治治0912B联络开关、10kV治体10线-10kV治体10线JHWG1#环网柜101#开关之间线路、10kV治火08...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