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送考”是贴心的温暖 □云 祥

淮河晨刊 2018-06-05 01:15 大字

随风起舞的绿丝带,安全整洁的车辆,让人安心的微笑,每年高考期间,这已成为珠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性名片,本报绿丝带公益爱心送考活动已全面启动,中高考学子可报名预约,想要参与活动的爱心车主也可以积极报名。(《淮河晨刊》6月1日7版)

爱心送考,成了珠城这座城市的一个响亮口号,在这面高扬公益的旗帜下,珠城多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近年来,珠城的社会公益事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高考期间,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无偿服务呈现增长态势。作为一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爱心企业,中旭再次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公益为名携手同行,也是“明道、优术、正心、分享”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自2016年参加爱心送考活动后,今年市民张涛再次拨打了报名热线,要用自己的私家车为考生提供服务。蚌埠公益联盟善星公益协会已经是第三年参加报社组织的爱心送考活动了。在珠城的街头,更多的蚌埠市民正书写着一个个大写的“爱”字,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的公益行动正从自发迈向自觉。

亚里士多德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没有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比人类低级,要么是超人。”墨子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依赖程度变得越来越高。为了让每一个人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在我们尽情享受无数人的智慧和劳动的成果时,我们也必须同时奉献出我们的爱心和劳动。每个人都依赖于社会,同时又尽心尽力地为社会付出,这样才会有社会和谐。

现代文明历程也证明,公众公益意识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或城市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日常生活中,我们碰到邻居老人上下楼困难,帮扶一把;外出时找不到垃圾桶,把垃圾带回家;冬天里,参与清除路边积雪;假日里,把自己读过的书送给乡村的小朋友……这些并不需特别的付出,要的只是公益心。公益并不遥远,慈善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今天的“爱心送考”再次证明,公益绝非高门槛的事情,它并不设限,也不需要激励机制来维系。公益是一种氛围,是每一个人的举手之劳,付出多少全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选择,而它的回报是赢得社会尊重和认可,获得快乐感和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正是滋养生命的营养。

新闻推荐

蚌埠警方抓获一运贩毒团伙

本报讯5月31日,记者从蚌埠警方获悉,经过缜密侦查和跟踪守候,警方成功打掉一运输、贩卖毒品团伙,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收缴毒...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