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人车分流难不难? 现实中会遇到硬件设施不足等困扰

淮河晨刊 2018-05-15 15:13 大字

本报记者 陈瑶

最近,新地城市广场的居民们陆续接到了物业公司的一份民意调查,“您是愿意小区人车分流,还是愿意小区车辆采用摇号的方式继续停靠路面车位?”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业主们选择了不同的方案。目前,这份民意调查仍在继续之中,该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杨波介绍,会对小区1期两千多户业主的民意调查结束后,根据大多数业主的选择决定小区是实行人车分流还是继续路面停车。

幼童遇险触动物业谋划“人车分流”

小区人车分流,一个并不新鲜的词汇。不可否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社区品质和社区内人性化布局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蚌埠市真正能做到人车分流的小区却是屈指可数。

触动新地城市广场小区物业公司要对小区进行人车分流的事件发生在上个月,4月20日,小区居民马女士的4岁女儿在外出时,刚冲出单元门就被小区里一辆正在行驶的机动车碾压了脚背。不仅孩子幼小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而且前几天出院后马女士发现孩子心理也产生了阴影,根本不敢靠近任何机动车。物业公司负责人杨波察觉到,这件事给物业敲响了警钟,为了广大业主尤其是老人、小孩的安全,人车分流也许势在必行了。于是,物业迅速展开了对小区业主的民意调查。

业主对人车分流态度不一

在调查过程中,小区业主们对“人车分流”有各自的态度和观点。小孩被车辆碰伤的马女士对人车分流十分赞成,“小孩子太小又好动,大人稍不留神他们可能就跑到了危险区域,有时候司机真的看不到孩子,很容易发生事故的。一想到孩子在小区里可能遇到危险,真是担心。我当然举双手赞成人车分流,道路上没有机动车辆,孩子在小区里才能更安全。”马女士说,一旦人车分流,自己也能稍稍放心一些。

小区居民李先生说,自己虽然同意人车分流,但在做民意调查时,物业没有明确告知他车辆停放到地库后到底该如何收费,他认为,物业要把价格明确告诉业主,并且地下停车位是所有业主共有产权,物业应将收到的停车费一部分用于服务全体业主,不能私自作为物业公司的收入。

小区业主许先生说,刚搬来小区不久,没有赶上上一轮摇号选车位,所以暂时还不能把车停进小区,“只要能让我把车停进小区,不管是路面还是地下,我都同意,当然如果是2种方案中让我选择,我更倾向于人车分流,把车停到地下车库。”

住在3号楼的尚先生则更倾向于把车停在路面停车位。“我这栋楼没有直达地下车库的电梯,还要从别的楼道绕过去,所以停下去对我来说很不方便。就上楼拿个东西或者吃个饭,还要把车停到地下车库,绕一大圈,也太费事了。”尚先生说,自己更喜欢把车直接停在单元门附近,这才是真正地把车开到家门口,方便、省事。

人车分流遭遇的现实尴尬

除了一些业主意见不统一,人车分流在现实中还会遇到硬件设施不足带来的尴尬。

“反正没有标准,开发商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我们买的都是期房,只有收房时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家住龙子湖东岸附近一小区的住户刘先生说,买房时开发商为了提升楼盘档次,把“人车分流”当做小区的一个卖点来宣传,可是入住后发现,地下车位都是对外销售的,一个车位几万块,大部分车主都是把车停在小区路面上,或者直接停在小区外围的马路上,别说人车分流了,小区里经常因为抢车位发生矛盾,路面更是被车占得“水泄不通”,行人只能从车的缝隙中穿过。

走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很多小区的业主都认可“人车分流”,但实现起来却有很多障碍。比如人车分流讲究车直接入地库,可是近年来,蚌埠市屡有楼盘传出车位“只售不租”的消息,这些举动被业主诟病为强制消费的一种表现,对于经济负担较重的业主而言,再花上几万块买个车位,难以接受。于是他们只能将车停在小区路面甚至是小区周边。

而一些小区在建设初期甚至就存在设计缺陷,有的小区连车位配比都不足,根本无处停车,更别提“人车分流”了,老旧小区连地下车库都没有,何谈人车分流,建设的不完善使很多小区的交通很难做到真正人车分流。

何谓真正的“人车分流”?

据悉,人车分流这种住宅规划设计理念起源于美国。当时,美国新泽西州以北的雷德伯恩住宅区为了确保小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设置了方便安全的步行系统,绿地、住宅和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将步行路与车行路分隔开来,这就是最早的“人车分流”。

实际上,真正的“人车分流”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小区内没有机动车、车库入口在小区大门外、路面设计保证机动车无法驶入小区(专用消防通道除外)。因此,要想做到小区人车分流,前期的车位规划和电动车专用停放地设置就成了重中之重。

“人车分流是大势所趋,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倡小区人车分流,这也是缓解小区停车难的重要方式之一。人车分流后,小区居住环境更安全、整洁,对绝大部分业主来说都是好现象。”市住建委物业科负责人王法俭介绍,人车分流的最终目标以及衡量标准就是实现车流、人流互不干扰。要实现人车分流,首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外环路,引导车辆沿小区外围行驶,在小区车行出入口附近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其次要设置单独的小区人行出入口,在小区内部形成景观步行路,尽量减少人车交叉;第三就是要加强小区内部管理,让业主们认识到人车分流的好处,并且遵守人车分流的行驶规则。

王法俭认为,现在很多车主的意识也在不断更新,在购买房产前就充分了解小区的车位配置等情况,在购买住宅时就应将停车位作为住宅的必要“配件”考虑,这其实对小区实现人车分流提供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另外,当前,一些开发商为提升楼盘档次,宣传“人车分流”的好处,宣称“老人小孩出行更安全”、“清晨不再受汽车声打扰”、“开车更无障碍”等等,所以在规划建设时,开发商就应合理完善小区的各种配套设施,为今后小区停车、人车分流做好建设。

新闻推荐

又“飘雪”啦!

咱们蚌埠下“雪”了,不过这个“雪”却让人开心不起来。因为它的身份是——杨柳絮。5月3日,蚌埠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蚌埠迎来持续大范围“飘雪”……蚌埠人挺住!》。杨柳絮引起的过敏主要发生在上呼...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