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的花鼓灯,真棒!”

蚌埠日报 2018-05-15 01:34 大字

锣鼓喧天响,抵灯喜洋洋。5月12日,中国花鼓灯第一村——禹会区冯嘴子村,花鼓灯艺术传习所前人头攒动、热闹不凡,国家、省、市舞蹈专家和各个艺术团的花鼓灯艺人,以花鼓灯原生态抵灯演出的方式欢聚一堂,让上千名观众大呼过瘾。

千般锣鼓百般灯,大禹故里闹花灯。上午9点不到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就涌向中心广场,连附近的房顶上都坐着等待演出的村民。参加抵灯表演的24支花鼓灯艺术队,也早已披红挂彩,精神抖擞跃跃欲试,欢庆的锣鼓敲起来,翻飞的彩扇舞起来,踩着欢快紧凑的鼓点,他们相继登场。

作为涂山庙会一部分,此次在冯嘴子村举办的首届“迎庙会 庆丰收”花鼓灯抵灯大会,还吸引了来自中国舞协、北京舞蹈学院及安徽艺术学院的专家和学生前来观摩,并把教学搬到表演现场。

“原生态的花鼓灯,真棒!”看到原汁原味的花鼓灯,北京舞蹈学院学生唐馨竹十分兴奋,她告诉记者,平常自己也学习花鼓灯,但是到蚌埠来近距离地触摸花鼓灯,这还是第一次:“我们在学校学的都是单一的动作,来到现场,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的为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而感到骄傲。”

花鼓灯一响,脚底板就痒。现场火热的表演让所有师生大开眼界,演出结束时,这些师生还在抵灯大会上,与民间艺人们一道表演起了花鼓灯,颇有些街舞斗舞的意思。极具感染力的舞蹈使得观众如痴如醉,随着节奏,踏着鼓点,不由自主地晃动着肩膀,笑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在世界舞蹈艺术中占有独特地位。”黄奕华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主任,她与蚌埠结缘已经有30年了,她告诉记者,每一次来冯嘴子村都会有新收获,每看一场原汁原味的花鼓灯表演都是一次心灵上的洗涤。

“传承与发扬花鼓灯艺术,让东方芭蕾绽放新光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中国花鼓灯非遗传承人、安徽省花鼓灯研究会会长金明表示,看了此次抵灯大会,他非常感动,再一次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据禹会区文化馆馆长冯峰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七,都会在冯嘴子村举办这样的抵灯大赛。

新闻推荐

精彩节目+贴心服务 社区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本报记者 曹梦晴 文/图

5月11日上午,高新区绿地世纪城社区门前的志愿者服务广场,暖场音乐刚刚响起,工作人员还在进行最后的展台布置,广场上早早赶来的居民,已经寻好位置,等待着节目的开始。同时,开展免费义诊、司法咨询、鉴别...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