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本书能帮到你

安徽法制报 2018-04-26 10:42 大字

“五监区!他们图书室的藏书过千了!”“刚刚落幕的服刑人员‘辩论赛\’上,五监区选手的雄辩实力超牛!”

近日,当笔者带着“哪个监区的服刑人员更爱读书?”的疑问来到监区时,几乎所有的监区民警、服刑人员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毫不掩饰地表达着他们的钦佩与羡慕。

监区藏书千余本组成“读书大军”

笔者慕名走进蚌埠监狱五监区,2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简朴而整洁,文学、历史、法律、心理健康……琳琅满目的书籍分门别类、气派地摆满了整整一面墙的大书柜。民警工作台上,摞着厚厚的两大本图书借阅登记簿,其中的一本已经录满了,另一本也已记录过半。

笔者粗略统计了下,仅从2017年1月份开始,监区服刑人员借、还图书近3000人次;借书人数达百余人,占监区服刑人员总人数的70%。“我们的书籍主要来自监狱配发、监区购买、监区民警捐赠、服刑人员藏书分享。目前,不断丰富的图书种类、简易的图书目录查阅、日臻完善的借书制度……让服刑人员读书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纷纷表示,要将刑期当学期,读好书,明大志,做好人。”谈及监区的藏书,民警赵兵兴奋地介绍道。

本着“以文化人,打造书香监区”的宗旨,五监区积极引导每一名服刑人员走进“读书大军”中,使他们明白,无论学历高低,这里总有一本是你愿意读的,总有一本能够帮到你。

“副局长”因书疏通“思想梗阻”

2014年,曾为某县土地局副局长的方某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从入狱时整日的怨天尤人,负面情绪满满,到如今连续两年被评为“服积分子”,担任监区互监组组长、心理互助组组长,还被任命为监区图书阅览室管理员。爱学习、爱读书的方某明白,是读书给了他巨大的能量,而不断加身的“角色”也倒逼着他不断地读书学习,充实自己。“在监狱里,当我第一次静下心来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本书后,我想,之前,如果我能认认真真地多读些有益的书籍,也许就不会迷失自己,犯下人生大错。”方兴贵感慨道。

为文盲服刑人员量身定制“读书单”

2010年,年仅26岁的赵某因涉黑类犯罪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刚入狱时,近乎文盲的赵某脾气暴躁,经常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矛盾。由于监区学习氛围浓厚,眼看周围同犯都爱上了读书,嘴里不时地说着“文化词”,赵某很是羡慕,主动找到民警汇报想读书的愿望。针对赵某较低的文化程度,民警们特意为他找来工具书,手把手教他查字典,先让他从感兴趣的“玄幻”小说读起,随着识字量的逐渐增多,赵某已不满足于仅仅阅读玄幻小说,主动让民警帮助他增加读书目录。如今,《上下五千年》已是他手中的最爱。

“瘾君子”成功逆袭“一辩手”

2010年,因吸食、运输毒品罪,代某被判无期徒刑入狱服刑。拥有理工院校本科学历的代某居然曾经以为,自己吸毒、运毒只是打打法律的“擦边球”,并没有犯多大的法。直到重刑加身,妻子与其离异,方才如梦初醒。

在民警的帮助下,代某狱中刻苦读书,他涉猎广泛,不仅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更是爱上了古典文化,一有时间便研读《论语》、《孟子》……不久前,在监狱举办服刑人员辩论大赛中,经多轮选拔,代某最终作为一辩手代表监区参加监狱比赛,并取得较好名次。

据悉,蚌埠监狱原教学楼设有图书馆,但由于离监区较远,服刑人员借阅图书手续繁琐,为此,监狱创新管理理念,设立监区图书室,把图书服务延伸到监区,着力将读书活动打造成为具有“蚌监特色”的监区文化品牌,进一步发挥教育改造的润本攻心作用,为贯彻落实治本安全观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尝试。 ·姜蕾·

新闻推荐

先行先试,创新跑出“加速度”

四月淮畔,春风吹绿,一派生机。坐落于蚌埠市龙子湖区的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传来捷报:由中建材蚌埠玻璃院设计研发的超薄高铝盖板玻璃成功下线,这是国内首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盖板玻璃生...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