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海派服装”登场 这批捐赠衣服填补了蚌埠市博物馆空白

淮河晨刊 2018-04-20 15:01 大字

图片均由蚌埠市博物馆提供

本报记者 何沛

绸面绣花的大襟短褂,镶边、纽扣用葡萄结带双圈,十分考究。交裆宽腰的马裤,底边镶有机制花纹。低领、无袖的改良旗袍,色彩花形清新淡雅……近日,原蚌埠第二空压机厂的厂办教师李婉珍将一批衣服捐赠给蚌埠市博物馆。这批衣服,无一不代表那个年代的社会风尚。

22件服装还原当年时尚元素

2017年春节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建的蚌埠第二空压机厂住宅全部开始拆迁,曾在厂办学校任教,目前已经80多岁的李婉珍,在搬家收拾杂物时,发现了一批民国初期的服装。

“捐出这些衣物,主要是想让当代的年轻人看到那个年代的时尚,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文化。”李婉珍抱着这样的想法,从箱子里拿了两件衣服,兴致勃勃来到蚌埠市博物馆,要求捐赠展出。后来,这批近百年的民国服装,被全部收藏到了蚌埠市博物馆。

蚌埠市博物馆收入的这批服装总计22件,男服8件,其中有马褂6件、大褂1件、对襟短褂1件;女服14件,其中有旗袍5件、大襟褂子2件、袄袍2件、夹袄1件、夹袍1件、马裤3件。而这批衣服的主人,是李婉珍公婆早年在上海穿过的。

她的公婆出生于清末,公公早年在上海属于富裕人家。这批服装就是公公大约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结婚前,专门请裁缝上门量身定做的,包括男式的马褂、大褂、对襟短褂;女式有清末样式的袄裙、旗袍、夹袄、短褂等,多数是同一批次制作的。

这些服装所用面料考究,全部为机织品。女装样式包含了从二十年代到三十代后期的风格,旗袍属于三十年代后的改良旗袍,为后来制作。旗袍面料除缎面提花之外,袄裙已经采用驼绒衬里、清末“元宝领”,高领排扣,做工繁复。大襟夹袄有软缎,绸面绣花纺织精湛,缎面印染花形素净。男式马褂均为缎面提花,有大团花形,曲线波形宽纹或寿字纹饰,黑色或青灰衬色。衬里面料系一般缎料。其中一件马褂最具代表性,为清末样式。男式马褂多数成色很新,或是从没有穿过,但缺少下装配套的长袍。

“缺少下装配套的长袍,原因是随着民国服饰时尚变化,清末的马褂渐不流行,男主人在日常身穿长袍或大褂,融入时尚新潮。所以留下的马褂较新,那些被穿过的长袍可能是较旧,没有收存。”蚌埠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海派服装”入了“小上海”蚌埠籍

民国时期西风渐进,服装风格也不断演变。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至三十代,津浦铁路经列车轮渡过江,蚌埠直达上海。世风日新,民国初期的“京派”风尚,转变为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时尚。

这批服装随着居住城市的迁移,从上海悄然进入蚌埠人家,早已加入“蚌埠籍”。为了对这批服装研究考证,蚌埠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曾专门拜访了原二马路鼎昌绸缎局驻上海职员,以及原蚌埠老大街开设成衣局的老裁缝,共同参与考证。“我们咨询了一些老行家,关于当时服装的制作工艺和面料等,了解那个年代国家纺织工业、缝纫制作的工艺水平等。”安徽省文史馆馆员郭学东说。

与民国初期相比,这批衣服,无论男女服装,已经开始采用机器按传统工艺制作。从镶边、免翘、上领等方面来看,较纯手工更为精致规范。其中有一件大褂长衫,面料已经采用化纤混纺,在领口内镶有“上海新新公司服装部”商标,标志着服装制作开始走工业化生产。

“三十年代以后,女士的旗袍有了新的变化。改良后的旗袍袖子很短,领子是低领的。还有一个特征是它的面料是绸子的。带有印花,这个花是印出来的不是绣的。”郭学东说,在解放前,蚌埠这个地方号称“小上海”。著名的鼎昌绸缎局,就是采购上海等地的绫罗绸缎,销售蚌埠及皖北。上海三十年代所产的“龙头细布”,更是一般蚌埠人家青睐的面料。我们之前了解到、看到的服装,只有在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批原版“海派”服装收入蚌埠市博物馆后,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新闻推荐

过完30℃的“假夏天”周末又要“泡汤” 降温幅度和缓,昼夜温差缩小

本报讯(记者陈瑶)这几天大概是春天最温顺的日子了,风轻云淡,阳光满溢。周末之前,蚌埠市都是以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气温将频频冲向30℃,可“假夏天”在向大家招手的同时,逢周末就下雨的魔咒又来了,蚌埠气...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