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次数”更重“态度” □叶又瑞
多年以前,笔者很抵触去一些窗口单位办事,烦恼的莫过于心里面没底,不知道要跑多少趟才能把事儿办好。最近两年,这种情况明显好转,大多数时候都是闲闲地出门、闲闲地停车、闲闲地办事,一会儿就都办好了。
从本报这些年的报道中,也印证了笔者所经历的转变:“最多跑一次”屡屡见诸报端,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咱老百姓最爱听的一句话。
这是个良好的开端,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最多跑一次”是否已经覆盖方方面面,是不是所有参与单位都在认真执行、履职?“最多跑一次”绝不能成为“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摆设,应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与其将目光关注在“最多跑一次”的办事次数,不如重视其为民服务、提升效能的积极“态度”。
在蚌埠市,像医保中心这样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窗口单位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接待的市民数量庞大、面对的事情更是繁杂琐碎;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各类办事服务大厅就是一个个“窗口”,群众可从这个“窗口”感受到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只有心畅、气顺,才能把精力投入到个人进步、企业发展中,最终事半功倍。
事实上,凭借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最多跑一次”并不难做到。实施过程中,还须合理谋划、环环相扣,一旦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有协作意识,确保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普及推广的同时,更应当查查有无敷衍应付的行为,杜绝监管真空,堵塞监管漏洞。“最多跑一次”目的很明确——就是办什么事儿都简简单单、清清楚楚、一步到位,不让群众跑冤枉路,让每一家在蚌企业都能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民生事,无小事。既然身边的好样本越来越多,您和您的部门,不妨也定一个“小目标”,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新闻推荐
据中安在线—蚌埠日报报道,90后女孩王洁为帮助母亲减轻负担,多年如一日照料卧病在床如孩童般的父亲,大学毕业后更是放弃到大城市就业的机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孝道,无怨无悔。在邻居和亲...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