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考验“禁燃令”: 不闻爆竹声 文明即风景 □

蚌埠日报 2018-03-02 13:24 大字

“爆竹声中辞旧岁”。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迎接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过年习俗正在被更加文明的过年方式所代替。新近出台的《蚌埠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自1月1日起正式实施,禁燃新规实施之时正逢禁燃难度最大的农历新年。不经意间,人们忽然发现,今年春节烟花爆竹渐行渐远,各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明过节方式精彩呈现。

现场:春节“零燃放”

2月15日除夕夜,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姚进跟同事们驾车巡逻。接近凌晨,行人稀少的街道、商家大门两侧喜庆的红对联,似乎都在诉说着属于新春的喜悦。与往年不同的是,从老城中心到燕山乡中环线附近,这个春节静悄悄的。

“以往春节假期也是我们物业最忙的时候。”蚌埠市一物业公司负责人陈凌感慨,往年除夕,许多居民选择在小区里燃放烟花爆竹,让她总是提心吊胆,一来怕楼上的住户燃放烟花爆竹引发邻里纠纷甚至火灾,二来每次燃放过后一地鞭炮纸屑让小区环境惨不忍睹,保洁员们苦不堪言。然而今年,她负责的清大德人等几个小区却见不到一点火星。

天更蓝了,空气质量更好了,小区里再也不是鞭炮燃放带来的乌烟瘴气,这是今年春节陈凌的突出感受。雾霾,这个每逢冬季特别是春节期间容易频频出现的气象“字眼”,今年似乎离我们很远。从全市范围来看,今年春节期间蚌埠市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往年。特别是年三十,空气质量指数为58,比去年同期的134降低一大半。

“爆竹声无一岁除,珠城禁燃入法度。千家万户人人守,总盼清风驱霾雾。”年初一当天,看到干净的街道和蚌埠的蓝天,市公安局改革办主任戚实由衷感慨,一首小诗脱口而出。

正月初一,与往年天不亮就鞭炮齐鸣所不同的是,没有了鞭炮声的喧扰,很多人舒舒服服睡到了自然醒。一大早,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就出来跑车。“今天出来拜年的人多,我早点出车,在市区没有遇到一起放鞭炮的,路面特别干净。”张师傅还记得,往年从除夕开始就一直有人放烟花爆竹,处处烟雾缭绕。他说有一年除夕,他送乘客刚进小区,迎面就撞上一挂鞭炮劈啪作响,差点出事故。

作为蚌埠市安全监管的重点行业领域之一,烟花爆竹行业包括生产、经营、运输、燃放等多个环节。从最近几年国内出现的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来看,无论生产企业还是经营企业、运输环节,都出现过人员伤亡事故,蚌埠市虽然没有生产企业,但在春节等节庆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并不罕见。而今年春节期间,由于全市禁燃,市区火灾起数同比下降50%,无死亡伤人火灾。

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逸东的话说,节日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压力山大”,在禁燃禁放管控措施之前,每逢过年过节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无论年三十还是初一,安全巡查都是最紧绷的一根弦。同样,由于最严禁燃令出台时间距离春节仅有短短两个月,面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禁燃这第一仗成效如何,市公安局副局长吕兴亚心中始终不敢松懈。直到年三十晚上过了十二点,几乎没有听到鞭炮声,他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地。

市民:参与热情高

根据《蚌埠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市区中环线以内为禁放区,任何时段均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百姓对禁燃态度如何?禁燃令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这一连串问题,是禁燃令发布以来龙子湖公安分局副局长崔大江最大的焦虑。但度过了这个静悄悄的春节,他心中的底气渐渐十足。这种底气,来自市民的自觉遵守,更来自百姓对全市禁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实际上,禁燃令出台于去年12月底,而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去年11月底,环保领域对于重污染天气禁燃的要求就已经开始实行。崔大江记得,元旦前夕的一天,空气质量为重污染天气,他接到上级指令要求区域内禁燃。恰逢此时,辖区内一酒店内,一对新人结婚的鞭炮已经准备在门前。得到消息后,他和延安派出所所长龙鹏一同前往进行劝阻,最终得到新人的理解和支持。

大年二十九当天上午,崔大江接到辖区一位老大爷主动打来的电话举报,举报某小区烟酒店内非法储存销售烟花爆竹。崔大江赶到现场发现,烟酒店老板将烟花爆竹夹杂在火纸等杂物中,堆放在小店内侧一个床铺旁,而床前不远处,就是一个小型燃煤取暖炉。“禁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既然看到了,就得举报,这样堆放多危险!太不拿自己和周围街坊邻居的生命当回事了!”这位老大爷电话里的两句话,让崔大江至今记忆犹新。

从2009年全市以淮河为界限燃放,到如今中环线以内全面禁燃,蚌埠的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再次收紧。

姚进介绍,禁燃令颁布之初,市公安局印制了6500余份禁燃令全文,张贴在全市各大酒店、小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并联合市文明办印发告全体市民的一封信,通过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传播。“燃放烟花爆竹是几千年来的传统,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不容易扭转。所以我们依靠媒体广泛宣传,并借助社区的力量,网格员和民警入户宣传,将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

“成效满意,超出预料”是吕兴亚对禁燃成果的总结。“前期宣传到位,所以我们的查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吕兴亚介绍,正是借助了蚌埠日报等多家媒体之力,宣传实现全市覆盖,让禁燃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作为基层民警,如何将政策真正落在百姓心里,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崔大江说,今年春节禁燃,比他预想的更加成功,原因在于抓住了源头,将教育与打击紧密结合。

釜底抽薪,是控制烟花爆竹燃放的关键一招。今年,市公安局联合市安监局,在市场准入方面取消了市区范围内的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颁发,不仅抓燃放行为,同时从源头抓起。

近些年,北方的冬天雾霾阵阵,蓝天保卫战警报声声。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理念成了社会共识。各行各业纷纷行动起来,为节能减排共同努力。最近几年,无论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还是社会综合治理的内容,禁燃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其实,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出台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而我们蚌埠市在2009年出台了《蚌埠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安全生产事故新形式不断出现,包括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环节的不断变化,迫切需要出台新的管理办法,对燃放、经营等各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全市唯一的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在龙子湖区,所以我们也专门约谈了企业负责人,要求企业做好已经流向市场的爆竹回收工作。”崔大江介绍,从政府禁燃令颁布至今,龙子湖公安分局民警几乎人人都参与了禁燃工作宣传与摸排,而对于非法经营商户和燃放烟花爆竹的个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据了解,1月至今,全市公安机关打击非法储存销售烟花爆竹的案件30余起,查处非法燃放烟花爆竹31人。春节前夕,仅龙子湖公安分局就查处4起非法经营烟花爆竹案件,行政拘留4人,行政处罚个人燃放烟花爆竹6人。

一手抓宣传,一手严打击,广泛发动市民群众参与到禁燃工作中来,让春节禁燃的宣传与打击,真正做到了“春节不打烊”。

管理:疏堵结合好

如今,“禁燃”正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说明“禁燃”越来越具有社会共识。不过,面对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由来已久的风俗,尽管与城市文明的进步格格不入,却又不可避免有着强大的历史惯性。

“有的百姓认为只是春节禁燃,这理解就偏颇了,今后的禁燃工作要形成常态化,禁燃区域可能从市区向三县扩大。”吕兴亚介绍,燃放烟花爆竹带有季节的特点,尤其是春节,最容易形成“破窗效应”,导致许多城市春节时段PM2.5爆表。然而,经受住春节这一对城市“禁燃”的考验后,如何将禁燃工作长效化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事实上,“禁燃”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关乎公共利益和市民的整体利益,如何让市民合理地参与到“禁燃”的管理中来,发挥微观层面的作用,更有利于推进“禁燃”向深层落实。

“继续强化宣传首当其冲。”崔大江认为,禁燃领域打赢蓝天保卫战一定要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同时加大对非法储存销售烟花爆竹和燃放烟花爆竹的打击力度。

“必须看到,春节禁燃的成功离不开对禁燃区域的科学规划和领导的重视,但更离不开的是市民素质的提升。市民对非法燃放、销售烟花爆竹行为的举报,给予我们工作很大的支持。”姚进分析道。

随着近年来空气质量得到更多人关注,禁燃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和倡导。“禁燃,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吕兴亚说,巩固春节禁燃成果的同时,要疏堵结合,鼓励以文艺活动、电子鞭炮等作为烟花爆竹的替代品。在他看来,禁燃成果展现出的,是城市文明创建以来,市民素质提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了,这是城市正在悄然发生的根本之变,而全民共治、社会共治,是禁燃能够形成长效的突出特点。

新闻推荐

收取茶位费也要“酌情”

晨刊热线值班:去饭店吃饭,喝口水还要被收“茶位费”,这种现象开始在蚌埠市一些餐厅流行了起来。“饮茶”一直是南方的餐饮习惯和餐饮文化,到餐厅吃饭被收茶位费已是当地人常有的经历,即便如此,早在几年...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