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开放成就大格局 大平台推动大发展

蚌埠日报 2018-01-17 14:49 大字

日前,蚌埠新港转运煤炭,进行货物装卸。 记者 刘晨 摄

岁末年初,淮畔明珠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看,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仓库门前,货车接踵穿梭,一片忙碌景象。

听,蚌埠港集装箱码头,一艘艘驳船满载集装箱踏着淮水东去,“呜呜”的汽笛声久久萦绕耳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开放,就是搅动这一池活水的动力所在。

亘古至今,故步自封者必被历史的洪流淹没无息。唯有开放,才能让自己在发展的大潮中屹立不倒。

开放,以博大的胸襟,已成为珠城的城市气质。引进来,走出去,让大开放助推大发展,蚌埠正以海纳百川的开放气魄和激昂奋进的前进步伐,书写开放发展的蚌埠篇章。

做大口岸经济

筑就“强力磁场”

王雷喜欢站在新港码头前,看着40吨的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将一个个集装箱吊起,置于停靠在水边的驳船之上,那“轰隆隆”的机器声在他看来,就是发展的脚步声,每一次轰鸣都像一个音符,令人着迷。

身为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五个月前新航线开通的盛大景象再次浮现在他的眼前。望着前方东去的淮水,遥想着即将开通的周口航线,王雷心里有些激动,渴望加速发展的心情也更加迫切了。

蚌埠港是国家在淮河干流沿线规划布局的唯一的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皖北地区的水路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2014年4月30日,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开港运营,成为淮河上首个开展水运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码头。

好平台一旦搭建,便吸引各项业务纷沓而至。发展至2016年,港口吞吐量就突破100万吨,集装箱量达17278TEU。

2017年7月28日,是注定要被写入蚌埠市开放发展史册的重要日子。蚌埠港至连云港港口集装箱航线首航。这是继蚌埠至太仓、蚌埠至扬州集装箱航线后,蚌埠市开通的又一条集装箱航线,意味着蚌埠市水运不仅可以“通江”,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达海”。

与此同时,港口积极推广“散改集”业务,实现经济效益与运输效率倍增。通过对进口粮食企业散货改成集装箱运输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破解了港口环保难题,充分发挥了水运运力大、运距长,内河航道优先通行以及低碳节能费用低的优势,为工业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好巢筑就凤自来,搭好平台好腾飞。

正是秉持这一理念,蚌埠市积极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利用大平台构筑“强力磁场”,口岸经济取得新进展。利用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3个口岸发展平台,“公、铁、水”全方位服务外贸企业,辐射皖北地区。

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是安徽省唯一一座铁路无水港,也是华东地区首个正式投入使用的铁路无水港,集装箱堆场3万平方米,年设计吞吐能力80000TEU。2014年4月30日建成启用以来,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新引进中国外运轮船公司在铁路无水港设立还箱点,目前已有中远、中海、东方海外、中国外运4家轮船公司进驻无水港,增加更多海上航线和到达港口,为企业提供多样比价选择。

千方百计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了蚌埠口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铁路无水港积极引导货代企业申报铁海联运专项支持资金,降低企业成本,聚拢周边货源。截至2017年上半年,蚌埠铁海联运共发放奖补资金近700万元,惠及货代及进出口企业近百家。

与此同时,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引领皖北区域对外开放发展成效明显。中心致力于皖北区域协作,加强与淮北、宿州、淮南、亳州等皖北地市沟通,积极吸引高端要素向蚌埠乃至皖北集聚,打造皖北区域对外开放新平台。目前,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业务已覆盖宿州瑞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电科技有限公司、淮北中建材通用机械有限公司、立诚集团等多家皖北地市企业。

通过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完善口岸功能,扩大对外开放。2017年1月至11月,蚌埠口岸进出口货量累计90.10万吨,同比增长10.6%。

阔步“走出去”打造国际合作新样板

主动“引进来”的同时,还要积极“走出去”。

乘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迅速推进的东风,蚌埠正以大开发为舵,大开放为桨,一路乘风,扬帆破浪。

近年来,蚌埠市涌现出一大批对外合作重大项目,“走出去”企业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对外经济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2017年10月,蚌埠市实现对外投资额2671.2万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额11.4亿美元,完成额6064万美元。

其中,丰原集团巴西、匈牙利玉米深加工项目、蚌埠国合津巴布韦福利中学项目等带动蚌埠市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美国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等进一步提升蚌埠市“走出去”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1995年,以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获得对外经济合作权为标志,蚌埠市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正式起步。近年来,蚌埠市制定出台支持措施,积极优化服务环境,深入落实“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采取多形式、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不少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不仅站稳了脚跟,还收获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口碑。

在蚌埠市“走出去”企业中,安徽丰原集团作为蚌埠市“走出去”的先行企业,起步较早,境外业务涉及领域较广。目前,已在亚洲、欧洲以及南美设立多家境外企业(机构)。2017年,丰原集团继续把“走出去”作为集团发展重点,增资1.08亿美元建设巴西3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同时在匈牙利投资柠檬酸生产项目。

2017年3月,安徽丰原集团巴西投资项目增加投资6382.5万美元,使投资总额增至1.77亿美元,将直接拉动蚌埠市生化生产设备出口10亿美元,对转移粮食加工产能过剩、利用海外资源和规避柠檬酸出口贸易壁垒均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蚌埠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对“走出去”孵化企业实现“走出去”业务零突破,且实际对外投资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万美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补助;对在境外实际投资达到100万美元或对外承包工程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一次性给予项目前期费用补助20万元。

不仅有资金支持,更有平台建设。2011年,蚌埠市建立“走出去”企业孵化库,对有走出去意愿的企业进行培训,组织参加项目对接会。期间,组织多家外经企业参加开展海外市场研讨会、“走出去”法律风险防范讲座等各类专题会,为企业开拓发展思路、规避“走出去”风险搭建平台。

既有政策扶持,又有平台支撑,蚌埠市一批企业不断强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于2016年4月中标美国地面光伏电站项目,2017年底完成所有施工部分工作,之后进入电站调试阶段,在2018年2月至3月将完成所有建设内容,并网发电。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收购泰国润泰生化有限公司100%股权,目前在境外拥有中粮生化荷兰有限公司、中粮安徽生化(香港)有限公司及其100%控股的中粮泰国生化公司等四家子公司。

——蚌埠阳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在泰国合资成立阳光国际生物有限公司,利用泰国丰富的木薯等农业资源生产柠檬酸及其盐类。该项目于2011年3月达产,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已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下一步,市商务和外事局将围绕壮大境外投资主体队伍、提高“走出去”组织化程度、加大对“走出去”企业服务力度等方面做好对外经贸合作工作。目前,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凤凰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列入走出去孵化名单。

优进优出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

眼界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

大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蚌埠已然成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一组数据或许能说明,开放发展给城市经济带来的利好。2017年1月至11月,蚌埠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14.2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出口60.7亿元,增长6.8%;进口53.5亿元,增长74.9%,增速居全省第二。

不断增长的数值,就是大开放格局助力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最佳注解。“蚌埠市实施大开放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开放型经济工作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尤其是口岸和走出去工作。”市商务和外事局分管领导王振宇充满自信,未来大开放格局必将大有可为,在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

具体来说,蚌埠口岸将以蚌埠(皖北)铁路无水港、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及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为基点,协同发展、分工协作,推动口岸指向型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两大口岸经济区核心区:铁路口岸经济核心区与公路、水运口岸经济核心区,构筑公、铁、水立体口岸格局,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同时,依托口岸集疏运优势与蚌埠公、铁、水三位一体的交通发展格局,形成蚌埠—上海铁海联运通道,蚌埠—欧洲国际铁路货运通道,蚌埠—淮安、蚌埠—连云港国际集装箱航线通道等多方向的对外开放体系。

新闻推荐

中心城区5900公里地下管线纳入智慧管理

本报讯(记者张建平)日前,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召开蚌埠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线普查与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会,该项目完成了蚌埠市建成区各类地下管线的普查任务,普查成果质检合格,蚌埠市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