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拥有更多“内在美”
文明城市,内外兼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灵魂工程。
近年来,蚌埠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组织开展了“诚信蚌埠·孝善珠城”系列活动,大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积极打造诚信蚌埠、厚德蚌埠、好人蚌埠,向善、向好、向上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让文明城市拥有了更多“内在美”。
新理念、新征程,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总结经验,推动蚌埠的精神文明更上一层?这就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各项工作之中,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价值引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全国“时代楷模”张劼、首届“启功教师奖”秦翠英、党的十九大代表杨苗苗……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在珠城涌现;中国好人106人、安徽好人67人、蚌埠好人331人,蚌埠“好人之城”的品牌已经打响;全市志愿者网站注册志愿者团队783个,注册人数达302425人,“志愿红”成为蚌埠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蚌埠市民真诚、友善、文明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充分彰显,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浓墨重彩。
“杨苗苗、张劼、李玉兰、余瑞青,这些名字太熟悉了!”来蚌埠工作刚满两年的施乾红说,走在蚌埠的大街上,无论是公交站牌、路边围墙,还是公园广场、街头游园,处处能看到关于好人的宣传,甚至在不少社区、单位和小巷内,也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短短的24个字传遍了蚌埠的大街小巷,走进了珠城的千家万户,深入到百姓的心中脑中。街边围栏上的一张孝亲图,小区楼道内的一句知心话,公园座椅旁的一句宣传语,都是对这24字的生动诠释。
爱洒珠城,尚德蚌埠。蚌埠好人馆内,260余位好人的光荣事迹,感染着每一位到访者。“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最感人。”王磊几年前在蚌埠读大学,那时候他乘坐107路公交车,亲身感受过“苗苗线路”的贴心服务,也常常在回老家时乘坐瑞青快运,蚌埠的温暖一直被他记在心里。如今在南京工作的他再次回到蚌埠,走进蚌埠好人馆,看到那些熟悉的故事和更多新增的面孔,对蚌埠的印象再次加深。“蚌埠越来越有爱了。”王磊忍不住感叹道。
城市的爱源于思想的成熟。这几年,蚌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大讲坛、道德讲堂、理论宣讲团、社科理论研讨、学校德育等宣教主渠道作用,突出抓好青少年、党员干部、公众人物等三个重点人群,使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普遍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整座城市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文化育人,向上向善氛围浓厚
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各项工作之中,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这,就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要求。
站文明交通岗、进福利院送温暖、到敬老院关爱空巢老人、赴乡村结对帮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这是经开区一群孩子们的日常,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雷小锋”。蚌埠六中的蔡星宇就是经开区“雷小锋”队伍的一员。这两年,她坚持给小区孤寡老人送春联,经常放学就跑到邻居家,陪老奶奶洗菜、聊天。“小时候,邻居奶奶经常带我玩,现在她年纪大了,身边没人陪,我应该多看看她。”蔡星宇说。
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岗位做一个好员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当“雷小锋”们懂得文明、和谐、友善时,当孩子们用稚嫩歌声唱出24字核心价值观时,当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绘画、手抄报、随手拍、诗歌和征文作品走进校园时,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就将凸显,社会向善向上的氛围就将形成。
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国家意识,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这段时间,全市不少机关、单位到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参观瞻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党的十九大以来,更多党员干部群众在十九大宣讲中汲取营养。“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加深刻。”经开区龙湖新村街道工作人员王芸表示,在听到近期省委讲师团“送理论进基层”宣讲后,自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营造和谐社区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制度保障,志愿服务形成常态
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每一项活动都有志愿者参与;小区里、路口处、市场旁,每一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30余万名基层志愿者已经成为蚌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用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谛。
怎么样把志愿服务制度化,健全完善褒奖激励等制度,持续推进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蚌山区万达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梦依说,万达社区将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存进爱心银行,这些服务时间不仅能够兑换肥皂、毛巾等礼品,还可以折算成课时,用于在社区的书画班、国学讲堂、二胡班、跆拳道班等特色课堂上课。社区还定期组织了爱车大使、最美志愿者等评选,通过这些形式,一边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一边号召更多居民向志愿者学习,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志愿服务需要制度化,法治建设更需要制度化。
近年来,蚌埠市出台了《蚌埠市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实施办法》;在企业着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推动行业诚信体系等各类机制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在社区开展“江淮普法行”、“平安社区”等活动,扎实推进法治蚌埠建设,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只有积极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格局,才能纵深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市文明办负责同志说。在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蚌埠市积极倡导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蚌埠建设,运用法治手段和制度力量促进文明行为的养成,希望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了全体市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提升文明境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婷婷)12月15日下午,全市第四次安全生产会议召开,对蚌埠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年末岁尾的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副市长吴中尧出席。吴中尧指出,安全生产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