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说 爱 ◆许 丽

淮河晨刊 2017-12-07 14:47 大字

朋友的父母年老体弱,前段时间在老家煤气中毒,精神愈发变得混沌。她让父母从老家过来检查治疗,父母来了,可才一周的工夫,她又打电话跟我抱怨,受不了啦,受不了啦,简直被折磨死了,得赶紧把他们送回去。

听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设身处地的站在朋友的角度想想,似乎她也没有错——— 老公常年在外地,儿子今年高二,正是耽误不起的阶段,自己一个人开着一家诊所,又当爹又当妈,家里家外一把手。再加上两个半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实在是不容易。若是换做我,怕是一天都无法承受吧。

可是转念一想,如果是我们的父母呢,面对多病无助的孩子,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会不耐烦会轻言放弃吗,恐怕心里除了心疼还是心疼了吧?

先生小时候体质不好,常生病,最严重的一次是8个月大时患上急性脑膜炎。但先生却痊愈了,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我想这一定是归功于公公婆婆7天7夜不分昼夜衣不解带的守护吧。虽然婆婆轻描淡写地跟我叙说当时的情景,我真的难以想象一个年轻的母亲是如何度过那忧心如焚的168个小时不合眼的日子的。从听到这个故事的那个时刻起,我就在心里跟自己说,一定要像爱自己母亲一样来爱这个妇人。

结婚快20年了,虽然我是公婆夸奖、邻里称赞的好媳妇,可是我知道公婆给予我们的远远大于我们对他们的付出。婆婆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咱家,媳妇、女婿和儿子闺女一样,没有亲疏之分,都是我的孩子。那种无私,那种无微不至,那种打心眼里的疼爱,真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

不知不觉我们都已人到中年了,可是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还是个孩子。每个周末的上午,我都是在电话铃声中醒来的,拿起听筒,总是那熟悉的慈祥的一辈子也听不够的声音:中午回来吃饭啊,想吃什么?妈现在去买。赶紧过来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懂得父母的艰辛,越来越依恋他们。一有空闲,周末就去陪陪他们,平时就喜欢给他们打电话问候一声,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听听彼此的声音,问一问母亲院子里的花开了几朵,说一说我家阳台上的盆栽姿态喜人,聊聊孩子聊聊身体聊聊家务。

从前总听母亲说:瓦屋檐前水,滴滴落臼窝。水往低处流。向下的爱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为什么,天底下没有不疼自己孩子的父母。这些话,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我才真正明白。这种与生俱来的情感经过岁月一天天的沉淀,看似风平浪静,没有波澜,归于自然,却早已埋在沉静均匀的呼吸里,遍布全身,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只有这种感情,不讲代价,不求回报。任世间哪一种感情都无法替代,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的爱,可以轻松恣意地向上向下投递,而且会毫无疑问地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唯有珍惜,珍惜和亲人、爱人、朋友相处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我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孤单上路,从来都不会无依无助,有那么多爱,从来都不曾离开我,它们使我的每一步都走得从容,每一天都过得满足。

作者单位:蚌埠三院

新闻推荐

供电公司传承为民服务志愿精神

12月4日,蚌埠供电公司组织12名“蓝马甲”志愿者和4名共产党员服务队志愿者来到市科学宫广场,参加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当天,气温虽然较低,但供电志愿者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由12人组成...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