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泥山 ◆吴晓梅

淮河晨刊 2017-11-23 10:59 大字

蚌埠市长淮卫镇境内,京沪铁路线的北侧,有一座小山,名曰“黄泥山”。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背风向阳的山脚下建了一所中学,集地之灵育人之杰。这就是蚌埠第十七中学,从此,方圆十里范围内的少年来此就读初中、高中。

学校依山而建,大门向南,平坦的操场,随山势渐次增高的几排砖瓦教室,后面山坡绿草茵茵,不高也不茂密的松树林,弥漫着松树特有的味道和松果的幽香。无数个清晨,我们来到这里,朝露打湿鞋面,松针挑着一个个晶莹的露珠,像好奇的眼睛,打量着如饥似渴背英语单词的我们。林边有口井,井水旺而清凉,弯腰即可掬一捧,漱漱口、洗把脸,驱走晨起的困意。无数个傍晚,我们坐在草地上背课文,直至夕阳西下。井南不远处有个小池塘,塘边几棵垂柳,柳枝摇曳,像女孩子轻盈的身姿,夏日的夜晚,自习的教室里隐约可听见蛙声一片。松树林后面是学校的院墙,留有一个小门,以方便山北的学生进校,山顶有一座烈士墓碑,余保新,土生土长的长淮卫镇司马庄人,在一次国防施工中,头顶的一块大石松动摇摇欲坠,为保护周围战友,他挺身而出,用身体抵住落石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记得清明时节,我们祭奠烈士,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社会。

这是一所农村学校,交通不便。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每天上午,上千名学生从汪庙、李楼、司马、余滩、东风等各乡村赶到这里,有的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有的骑自行车也近一个小时。我的同桌家住东风村,高一时步行,每天紧赶慢赶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后来家里买了自行车,车把上挂着饭盒,车后架绑着书包,每天骑车四、五十分钟。乡村路差,黄土弥漫,下雨天泥泞难行,不得不带根木棍,骑不动了就下车刮去车轮上的泥巴。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她骑车一路上摔倒三、四次,赶到学校还是迟到了半个多小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还比较贫困,能买自行车的家庭并不多,能上高中的女孩子少之又少。一个女同学,住在李楼乡,十二岁时她家人才同意她上一年级,她几乎把所有能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跳了两级十七岁上高一。

上高中的我们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怀揣一个梦想,跳出农门,改变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条,通过高考这条独木桥,盼望着龙门一跃。我们每个人都暗自较劲,比着谁更努力,早晨和太阳一起出发,晚上披星戴月回家,住校的则教室熄灯回寝室、寝室熄灯用蜡烛。

十七中偏僻,教学资源落后且生源较差,每年能考取大学的应届生只有寥寥几名,一些学生努力无望后开始自暴自弃。一位同学为了应付英语作业,汉翻英的答案竟然全部是汉语拼音,把英语老师的鼻子都气歪了。还有同学跑到后山消磨时间,走过草地、穿过树林、翻过院墙,就是陡峭嶙峋的后山,那里因为有花岗岩,经常被炸山开采,成了他们探险的乐园。

老师们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英语老师知道我们基础差,除了课上讲,课外自己刻蜡纸、印卷子,让我们多听、多背、多做练习。

语文老师带我们诵读古诗词,欣赏中外文学,鼓励我们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春芽》,希望我们今天是刚出土的春芽,明天长成参天大树!

历史老师不用拿书本,侃侃而谈,带我们穿越上下五千年,了解世界各地历史文化,让我们萌发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闯闯的冲动。

化学老师刚刚大学毕业,大不了几岁的他像一位大哥哥,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我们身上,有时候苦口婆心,有时候气得直跺脚,满满的恨铁不成钢。

他们性格各异,都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哪怕考不上大学,所学知识也能改善你的家庭、改变你的未来。

三十年,在历史长河只是一瞬,在人的一生,可谓沧海桑田。当年两个班120名同学,毕业后当年考取大学的只有2人,名落孙山的118人,从此如秋叶各自飘零。

如今,把老师鼻子都气歪了的同学历经三次高考也成了老师;逃课被扔书包的同学现在是企业的车间主任;我的同桌毕业后边务农边打工,将一双儿女送入北京和上海的大学;十二岁才上学的同学如今是中学老师;腼腆寡言的同学十几年寒窗留洋读博;下岗后埋头创业的同学成了公司老总。有的去了国外,有的留在家乡,有的扎根异地,有的各处奔波。有公职人员,有私企老板;有大学教授,有小学老师;有银行职员,有企业员工;有打工者,也有农民。我们这些从黄泥山走出的孩子,有着黄泥般的质朴和花岗岩的坚毅,在不同的地方,都以各自的方式,站成了一棵棵树,不论高矮,都承载着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走进校园,昔日的操场长满杂草,半尺高了。操场后的几排教室变成了一幢五层的教学楼,宽敞明亮。校园里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和各类健身器材,都是当年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校园一角的树上,挂着一节铁轨,让人恍惚回到遥远的过去,一位老师提着铁锤,“铛铛铛——— 铛铛铛——— ”清脆而有节奏的上课铃,弥漫在整个校园,各个角落的我们燕子归巢一样跑回教室。

站在迎风招展的国旗下,感慨万千,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有着少年的青涩懵懂,带着农家子弟的自卑与自尊,肩负家人的希望和重托,在这里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在这里锻炼翅膀、培养意志,为飞向四面八方、为建设美丽家园打下了基础。如今,这偌大的校园只有不足50名在校学生。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母校啊,你当何去何从?

新闻推荐

市城乡规划局 党建引领城乡规划 妙笔勾画美丽蚌埠

市城乡规划局党委深刻认识到,抓好党组织建设,既是重大的政治责任,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全局上下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爱党、忧党...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