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反复口腔溃疡 小心眼睛失明 小小口腔溃疡却被告知得了“白塞病”

淮河晨刊 2017-11-23 10:59 大字

本报记者 何沛

小小口腔溃疡可能会导致眼睛失明,这两个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病症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小小口腔溃疡却总也治不好,看病之路花了多年时间,才被告知得了罕见病?11月18日下午,白兰鸽白塞病罕见病关爱中心发起的“送白塞知识给准医生”全国系列活动首站,走进了蚌埠医学院。来自蚌埠的“白塞病”患者和其他不同城市的“白塞”病友,与“准医生们”分享病情,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病症。

病因难寻口腔溃疡困扰她多年

当天下午,来自蚌埠医学院的师生们与白塞病患者面对面,首次倾听他们的求诊之路。

蚌埠籍80后安女士,从小就容易口腔溃疡。去医院看了几次,医生诊断也是口腔溃疡。对此,家人连同她自己都以为只是因为上火或者饮食不当引起的,所以从未在意。直到2014年,安女士的眼睛开始出现不适,由开始的发红转而影响了视力,直到此时,她才发觉事情有些不太对劲。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眼病,却辗转多次治疗效果都不佳,直到两年后在上海才确诊。然而,医生的诊断结果却很意外,安女士得的并不单单是眼病,还是一种很罕见的免疫性疾病:白塞氏综合症。

于是,从那一天起,去医院打针,回家吃药便成了安女士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而更糟糕的是,由于白塞病很难控制,安女士的眼睛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复发病了四次,目前双眼白内障,在等待手术中。医生告诉安女士,像她这种情况,必须好好控制住白塞病,否则极容易失明。

“初听白塞病,真的很陌生。小小的口腔溃疡,怎么会差点失明?被医生告知,白塞病目前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如果发现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并伴有生殖器溃疡或者眼炎、皮肤病时,应及时就医,尽早干预。”安女士告诉记者。

北京白兰鸽白塞病罕见病关爱中心主任陈勇表示,白塞病的症状十分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因此误诊率非常高。关爱中心开展“送白塞知识给准医生”的活动,能让准医生们更多的了解白塞病,减少误诊率,也可以帮助病友尽早发现、及时医治。

分享病情让更多的患者了解白塞病

“除口腔溃疡外,白塞病还会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眼部、皮肤、生殖器。约80%患者有眼疾,男性发生率高且更严重。”活动现场,原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主任、安徽省名老中医李仁柱教授与蚌埠医学院的师生进行交流,共同关注白塞病这一罕见疾病,力争让未来的医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对白塞病有充分的了解。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个病,也不知道有这个病的存在。在这些病患的讲述中,有的人甚至花费20年甚至30年的时间,去确诊为白塞病。我觉得,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今后很有可能走进医院成为一名医生,更需要我们对这种病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减少误诊的几率。”蚌埠医学院生物科学系生物科技专业大二学生范成虎告诉记者。

那么,白塞病应该怎么预防呢?原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主任李仁柱对此作了解答,白塞病防大于治,提醒大家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辛辣油炸等刺激食物,多吃维生素高蛋白,保证睡眠规律。即使被诊断得了白塞病,也不要担心,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理性科学地治理疾病,及时控制治疗。

链接

关于白塞病: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口—眼—生殖器”三联综合征为典型表现,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该病虽较为罕见,但容易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严重的会致人完全失明、脑萎缩甚至死亡。本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好发于16-40岁。

新闻推荐

触摸公交发展温度 传播绿色出行理念 11家中央媒体聚焦蚌埠公交发展

本报讯(记者李景)“虽然是第一次来到蚌埠,但蚌埠公交的发展和杨苗苗的亲切友善让人觉得特别温暖。蚌埠的新能源公交车颜色靓丽,和天空融为一体,显得这里的天更蓝水更绿。”11月20日下午,在2017年“我...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