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家人 ◆李红梅

淮河晨刊 2017-09-14 10:39 大字

阿华是我过去的同事。2003年,在我们这样的小县城里,27岁的阿华,已被列入“剩女”的行列。她本不急,但父母焦虑的眼神,哥嫂话语中的潜台词,以及亲朋不停地介绍她相亲,这些,让阿华渐渐焦灼起来。

阿华五官清秀,身材娇小,聪明伶俐。正因为身材小巧,她希望男朋友高大威武;也因为身材小巧,相亲数次,都被高大威武的男神见面封杀了。心烦之际,一个朋友介绍她与现在的老公相亲了。第一眼,阿华没看上他,觉得这男人虽然1.76米,但黑了点,胖了点,也不帅;男生也没看上她,觉得她着实矮了点。时隔不久,阿华嫂子托朋友介绍相亲,见面后,发现竟然又是他!两人都是相亲战线上的老兵,客气地寒暄之后就各回各家了。之后,阿华继续奔波在相亲的路上。到底相了多少阿华自己也不记得了,直到妈妈的同事再次把这个男人介绍给她。

当他俩第三次相亲见面时,两人都笑了。于是便有了说话的意愿。阿华告诉我:当时我就想,也许这个人真的适合我吧?不然,为什么大家都把他介绍给我呢?她老公也是同样的想法,觉得介绍人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都是认真掂量之后才介绍的,大家的估算应该是相对客观的。于是便相处下来,中间虽有磕磕绊绊,但想到自己的年纪和客观条件,想到爸妈的眼神和哥嫂的话外音,想到这个男人的温柔和他家二层楼的四合院,几次提出分手的想法又硬生生地憋了回去。于是,2003年年底,两人结婚了,与公婆一起住在那个四合院里。

结婚那天,无意间听到凑热闹的邻居说,婆婆对她是不满意的,觉得自己儿子一表人才,娶这么个小不点,太吃亏了。婆婆对邻居说:个子小是心眼多压的,是这个小个子女人算计了自己的儿子。

有这样的态度,阿华觉得和婆婆没法相处,便要求出去住,哪怕租房子住。但老公只是一味地说,不要相信别人的话,相信我,我妈一定会对你好的。那阵子,阿华经常红肿着眼睛,幽怨地说:不愿意去他那个家,不愿意天天和他们一桌吃饭———

我在阿华的叨叨声中,调到另一个城市。

拼搏在他乡,新的工作,新的环境,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与老朋友渐渐少了联系。偶尔的通电话,觉得阿华过得还不错。

去年春节,我回家乡过年。欣喜地得知阿华怀上了二宝。那天,怀着6个月宝宝的阿华通体圆润地向我走来,阳光从她身后照过来,她仿佛背个光环一般,带着温暖温柔的气息,和着清脆飞扬的欢笑声,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俯下身子,轻拍着阿华的后背,说:“阿华,你这么幸福。真好!”我深知:40岁的女人,得有多大的勇气和底气,才能做出要二宝的决定。我笑道:老实交待吧。这些年怎么把你老公制服的。阿华明媚地笑道:是他制服了我。

原来,老公知道妈妈说了伤害阿华的话后,和妈妈进行了沟通,主题就是告诉妈妈:阿华是我选择的爱人,我要和她一起共同走过人生。我很希望能一直和爸爸妈妈阿华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是,如果你不接受阿华,我就只能和她一起搬出去住。

有了老公明确的表态,婆婆在行为上就对媳妇多了关心,态度上也让阿华觉得不再虚假。但她心中仍然忘不掉婆婆曾经对自己的刻薄。直到有一天,老公出差了,下班时,阿华不想回到那个只有公婆在的家,就在电话里对婆婆说,我有点事,你们先吃饭吧。然而,阿华并没有地方可去,正是晚饭时间,去哪都不合适。回娘家吧,想到嫂子探询的眼神,也就作罢了。只好一个人在体育场转悠,越转悠越委屈,当好不容易挨到天黑透了,她算着公婆该吃好饭,回到自己房间时,轻轻推开院门。可是,开门的瞬间,听到婆婆欣喜的声音:哎呀,阿华回来了,我去热饭——— 看着一桌摆好的饭菜,看着公婆二人像亲爸妈一样,安静地等待自己,阿华心中生起温暖,冲口说出:爸妈,你们怎么还没吃饭啊。这是阿华第一次发自内心地喊婆婆。婆婆答:一家人到齐才能安心吃饭啊!“一家人”这三个字让阿华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眼泪憋回去,让阿华对婆婆的那点隔阂消散了,也让阿华从这一刻起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从那以后,一家人一起吃饭成了阿华最幸福的一件事。饭桌上轻松愉悦地交流,也让相互之间增进了了解。婆婆会经常烧阿华爱吃的糖醋排骨和家常豆腐,阿华也会记得常常带些婆婆爱吃的桃酥和油糕。再后来,一家人一起尽心地伺候孕期的阿华、生产的阿华、哺乳的阿华,一家人一起呵护着阿华的儿子———

看着眼角飞扬的阿华,我想,婆婆刚听到阿华老公的表态时,一定是非常难过的,自己突然就从儿子心中的第一人变成边缘人了;之后应该是愤怒的,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儿子,为了媳妇竟然要和妈妈分开;随后大概是担心的,难道儿子真的要离开我,出去住吗?我会因此失去儿子吗?直到最后的接纳:只要儿子喜欢她,只要她对儿子好,媳妇其实是咱自己家的孩子。婆婆思想的转变,带来行动的转变。而婆婆对媳妇的好,媳妇是能够敏锐接收到而且充满感激的,是随后就要用温情来报答的。认知的转变,身份的确认和接纳,是婆媳从陌生到亲人的关键。而这需要老公的正确站位和明确表态。

所谓一家人,就是住在同一屋檐下,围着同一张饭桌,一起吃着热乎饭,聊着家常。互相之间快乐着彼此的快乐,担心着彼此的担心。这样的家庭,才会真正的幸福而长久。

作者单位: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新闻推荐

交通银行蚌埠分行 “三个持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交通银行蚌埠分行秉承与地方经济共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助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围绕蚌埠“两个中心”、“两个全面”目...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