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阳赋》里解读东晋时的亳州 ◎王世奇

亳州晚报 2021-01-22 08:25 大字

[摘要]◎王世奇

《上阳赋》章子怡剧照

三、在亳州任职的名门望族

近期知名女星章子怡的首部电视剧《上阳赋》引起很大反响。尽管这是一部架空历史的作品,如果有一定的历史基础,就不难看出,这部剧虽然讲的是大成国的故事,但借鉴的是东晋历史。

剧中女主角上阳郡主没有明显的原型,男主角萧綦的原型应该是东晋大将、宋武帝刘裕;剧中皇族马氏对应东晋皇族司马氏;东晋四大望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都与剧中各方势力一一对应。

说到东晋就不得不说一下当时的谯郡,也就是今天的亳州,东晋很多著名历史人物都与亳州有着很深的渊源。

一、晋元帝生母夏侯太妃

西晋被匈奴大军灭亡时,琅琊王、镇东将军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史称东晋,司马睿即是东晋第一位皇帝晋元帝。算起来,晋元帝司马睿,还是亳州的外甥,因为他的母亲夏侯太妃是亳州人。

夏侯太妃名夏侯光姬,小名铜环,沛国谯县人,出自赫赫有名的夏侯氏。她的曾祖父是东汉名将夏侯渊,祖父是兖州刺史夏侯威,父亲是淮南太守夏侯庄。他还有一个哥哥夏侯湛,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与潘岳齐名,官至散骑常侍。

夏侯光姬自幼聪明贤惠,成年后嫁给琅邪王司马伷的世子司马觐为妻,生下司马睿。司马伷去世后,司马觐便顺理成章继承了王位,夏侯光姬成为琅邪王妃。后来司马睿继承琅琊王位时,尊母亲夏侯光姬为王太妃。西晋时曾经有一个谶语“铜马入海建邺期”,司马睿正是在建邺登基,而夏侯光姬的小字是铜环,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应验了谶语。

二、司马家族的谯王

司马代曹建立晋朝时,晋武帝司马炎分封同姓诸王,他的堂弟司马逊被封为谯王,食邑四千四百户,封地为谯国。谯国其实也就是谯郡,下辖七县,分别是谯县、城父、酂县、山桑县、龙亢县、蕲县、铚县,治所在谯县。

司马逊死后,他的长子司马随(字士会)继承谯王爵位,他官至散骑常侍、安东大将军,死后就葬在谯城。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详细记述了司马随墓的位置和形制:“城东有曹太祖旧宅所在……文帝以延康元年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坛前树碑,碑题云《大飨之碑》。碑之东北,水南,有谯定王司马士会冢。冢前有碑,晋永嘉三年立。碑南二百许步,有两石柱。高丈余,半下为柬竹交文,作制极工。石榜云:晋故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扬州、江州诸军事、安东大将军、谯定王河内温司马公墓之神道。”根据光绪《亳州志》记载,在清朝时,司马随墓仍然存在,但现在已湮失。

司马随的儿子司马邃在永嘉之乱时被石勒所杀。司马随的弟弟司马承在永嘉南渡后投奔了司马睿,司马睿封司马承继嗣谯王。司马承颇有才干,曾担任奉车都尉、光威将军、安夷护军等职,投奔司马睿后又被封为屯骑校尉、加辅国将军、领左军将军。在王敦之乱中,司马承坚守长沙,誓死不降,最后城破被俘,被王敦所杀。叛乱平定后,朝廷下诏追赠司马承为车骑将军。

第七代谯王司马尚之很有军事才能,他有个弟弟叫司马允之,担任谯国内史,也被称作是谯郡太守。王恭庾楷之乱期间,司马允之与司马尚之一同率军讨伐,大败庾楷军。后来桓玄夺权,将司马允之与哥哥司马恢之流放广州,二人在途中被害。

司马谯王共传九代,刘裕代晋建立宋朝(南朝宋)后,谯国被除。

东晋时期是门阀制度的顶峰,豪门望族垄断朝政,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形成了数个以家族为纽带的政治集团,其中以“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四大家族为最强,此外还有范阳祖氏、汝南周氏、陈郡殷氏等望族。这些豪门望族中有不少著名人物都曾在亳州任职。

陈郡谢氏:谢奕

陈郡谢氏是东晋权倾朝野的显赫士族,与琅琊王氏合称“王谢”。谢奕年少时就名声在外,很有才干,《晋书》说他“为龙为光,或卿或将”,但他性格粗鲁,喜好喝酒,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永嘉之乱后,豫州所属郡县大部分被石勒所占,只有谯郡属于东晋,因此东晋豫州刺史治所都在谯郡,名为豫州刺史,实际就是谯郡太守。《宋书》中就说“升平元年,刺史谢奕戍谯”。

说到谢奕,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他的亲戚和后代可都是厉害人物。谢奕有个弟弟叫谢安,是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指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谢奕有个儿子叫谢玄,是东晋名将,在淝水之战中担任前锋都督,大破前秦大军,令前秦军队“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谢奕有个女儿叫谢道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与班昭、蔡文姬齐名。

谢奕还有个重孙子叫谢灵运,是著名文学家,山水诗派鼻祖。这个谢灵运与亳州也有些关联,他对亳州诗人曹植有一段著名的评价:“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成语才高八斗就出于此处。这句话看上去是在赞美曹植,实际上是很低调地夸了一下自己,也算是“凡尔赛体”的鼻祖了。

谯国桓氏:桓宣、桓冲、桓云、桓石民

桓宣、桓冲、桓云、桓石民,都出自谯国桓氏。谯国桓氏分为两支,一支是龙亢(今属怀远县)桓氏,一支是铚县(今属濉溪县)桓氏。桓冲、桓云、桓民石出自龙亢,桓宣出自铚县,他们都是东晋时期的重要将领,并且都做过豫州刺史或谯国内史。

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地方武装头目张平、樊雅乘乱起兵,占据谯城,张平自称豫州刺史、樊雅自称谯郡太守,称霸一方。当时还是丞相的司马睿,派桓宣去招降张樊二人,桓宣不辱使命,说服张平和樊雅归降。不久张樊二人反叛,桓宣又与祖逖合兵击退叛军,二次招降樊雅。此后桓宣与祖逖共同防守谯城,击退后赵大军,因功被封为谯国内史。

桓冲、桓云都是东晋权臣桓温的弟弟。桓云做过豫州都督,但关于他的史料较少。桓冲是桓温诸弟中最有学识的一个,并且擅长领兵作战。他曾担任过谯郡太守,后来又担任豫州刺史,两度掌管谯郡。桓冲一生忠于晋室,虽桓氏与谢氏不和,但他仍以国家为重,牺牲宗族利益,将原本桓温时取得的扬州刺史职位让给谢安,自愿出镇外地。后与谢氏家族并肩作战,帮助谢安、谢玄在淝水之战中获胜。

桓石民是桓冲的三哥征西大将军桓豁的儿子,年幼时就声名远播,成年后受到谢安重用,后来在叔父桓冲的推荐下担任荆州、江州、豫州都督,还做过谯国内史。桓石民带兵打仗指挥有度,多番指挥部属击败敌国的入侵,前后累功进迁左将军,后来卒于任上。

范阳祖氏:祖逖

祖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成语“闻鸡起舞”说的就是祖逖与好友刘琨的故事。祖逖在西晋时就担任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永嘉之乱后,他率领亲族避乱于江淮。

当时司马睿正开拓江南,根本无意北伐。祖逖进言道:“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可乘之机。如今北地百姓备受蹂躏,都有奋起反击之志。大王如能命将出师,江北豪杰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的百姓也会欢欣鼓舞。如此,也许可以一雪国耻。”司马睿虽不愿北伐,却也不便公开反对,于是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却只拨予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让他自募战士,自造兵器。

祖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渡江北上,并在大江之中,用力拍击船楫,立誓要扫清中原。祖逖在渡江后,又招募到士兵二千多人,向谯郡进发。当时豪强张平、樊雅,占据谯城,祖逖在桓宣帮助下攻占谯城。史书中说,永嘉乱后中原州郡都被石勒占据,只有谯城独存,全靠祖逖镇抚之功。

祖逖礼贤下士,善于体恤民情,谯城百姓大摆酒宴为祖逖庆功,很多老人感激涕零:“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复何恨”,认为祖逖的恩情犹如再生父母。当时有名的亳州籍诗人曹摅为此事写了一首《耆老歌》:“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清朝诗人刘开在《亳城怀古五首》中也曾赞颂道:“伐燕枉驻桓温马,破贼曾劳祖逖兵。南国筹谋虚建业,中原恢复始谯城。渡江击楫悲风至,部曲同增慷慨情。”

祖逖镇守谯城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后因个人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和压制。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最终忧愤而死。祖逖死后,谯城百姓如丧父母,为祖逖修建了祠堂,后来历代亳州人都把祖逖牌位祀于文庙名宦祠以表怀念。

新闻推荐

盗窃被发现投掷石头杀人 二十九年追凶逃犯终落网

实施盗窃时被主人发现,投掷石块砸死失主后潜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9年后,“1991.12.19”命案犯罪嫌疑人程某终于于...

怀远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