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万家” 展珠城文化风采

淮河晨刊 2020-09-24 08:01 大字

“非遗进万家”演出活动现场。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本报讯(记者何沛)连日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走进社区,让市民零距离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与以往相比,可看性、体验感和参与度都大大增强,让广大市民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对非遗的关注度,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

近日,由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蚌埠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馆联盟、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协办的2020年“非遗进万家”系列活动首场展演在龙子湖区拉开帷幕。随后,该系列活动分别在蚌山区、禹会区张公山公园、高新区实验学校、淮上区万达广场、五河青年圩广场、怀远荆山广场开展了六场展演。国家级非遗项目花鼓灯、泗州戏,省级非遗项目淮河琴书、心意六合拳,其他非遗项目大鼓书、魔术、戏曲、唢呐等精彩节目纷纷亮相各县区舞台。每一场展演,都带来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让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仿佛回忆起了自己儿时的画面。而台下的孩子们,也看得出奇认真,在好奇心爆棚的年龄,遇上一场生动直观的非遗文化展演,等于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粒文化的种子。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一位老艺人、一门巧手艺、一曲老民歌……都镌刻着祖先走来的痕迹。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给予了蚌埠人更多展现珠城美丽的方式,突显出蚌埠人的自信。记者了解到,蚌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基础和潜力,不少项目从乡间地头中来,又回到老百姓的怀抱中。近年来,蚌埠市在构建非遗保护设施体系中,传承人发挥各自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焕发出勃勃生机。建设了一大批特色非遗专题展示馆、传习所(基地)、传承点,为传承非遗项目、传播传统文化搭建了平台,把蚌埠历史记忆做成了现代的区域文化名片。

目前,蚌埠市非遗项目国家级有3项,分别是花鼓灯、五河民歌和泗州戏,省级16项,市级38项;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省级32人,市级142人;怀远县万福镇农耕馆和五河县九和收藏馆命名为民俗博物馆;设立了五河文化馆、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冯嘴子村花鼓灯传习所、怀远县常坟镇花鼓灯培训中心、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五河县临北回族乡狮子舞传习所等一批非遗传习基地(所);怀远县、秦集镇、马城镇3个民间文化之乡,命名冯嘴子村为花鼓灯生态村。

新闻推荐

表彰美丽庭院户

为落实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打造优美人居环境,9月3日,怀远县河溜镇莲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第一期村庄清洁中评选...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