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傅故里”说桓荣 □特约撰稿 赵传兴 文/图
淮畔明珠城,自古多俊彦。从7300年前,文明的曙光照亮淮河两岸的那一刻起,历代历史名人灿若群星,熠熠生辉。从大禹、许慎、苏轼、桓荣、汤和,到王安忆、穆青、张锲……他们或长期居于蚌埠,或与蚌埠交集甚多,都在蚌埠这块热土上留下了一行行足迹。
从今日起,我们开辟《名人足迹印蚌埠》栏目,深入挖掘曾在蚌埠这块土地上留下过足迹的历史名人事迹,力求呈现他们人生中的“蚌埠篇章”,追寻他们割舍不断的“蚌埠情结”,进而梳理出他们的人生轨迹,为文化蚌埠建设添薪,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
公元44年(建武19年),东汉皇宫。一位六十多岁、清瘦脱俗、白发苍髯的老人正在侃侃而谈,讲说《尚书》。只见他成竹在胸,娓娓道来,口齿清晰,不亢不卑,寓深刻的道理、大义于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之中。语气忽而铿锵,忽而和缓。上首的中年听者不时微微颔首,啧啧称赞。旁边的少年更是频频点头,一脸崇拜。一节讲毕,上首的听者鼓掌而起,大声叫好,曰:“得生几晚!”当即拜老人为议郎,赐钱十万。
讲说者为谁?儒学大师桓荣是也。听课少年为谁?太子刘庄是也。上首中年听者为谁?光武帝刘秀是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君臣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碰撞出了光耀千古的炫目火花,成就了一代明君的盛世,也成就了一代大儒的辉煌。
1
桓荣首先是龙亢的桓荣,怀远的桓荣,江淮大地的桓荣,然后才是中国的桓荣。
桓荣是东汉的桓荣,也是中国历史生生不息的桓荣。
桓荣是儒家的桓荣,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桓荣。
怀远是他的母亲,龙亢是他的家园。怀远大地自古人杰地灵,古镇龙亢更是造化钟神秀。在龙亢走一走,“桓傅故里”、桓公墓、九庙十三阁、新四军四师淮上纪念馆等遗迹众多,历史、人文气息浓厚,“帝师之乡”之招牌深入大街小巷,深入每一个龙亢人的内心深处。
桓荣,桓荣,说你大儒,谓你帝师,但你首先是怀远龙亢的桓荣桓春卿,永远是怀远龙亢的桓荣桓春卿。
2
龙亢,在怀远县城西35公里,千年古重镇。据古书记载,亢[gāng]为颈部、脖子的意思,“龙亢”即龙的咽喉之意。龙亢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学风浓郁,英才辈出,桓氏家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龙亢桓氏,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齐桓公的后人。西汉中期,桓荣的六世祖迁入沛郡龙亢。
不知是有意还是疏忽,范晔《后汉书》、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多部史书都没有写出桓荣出生的确切之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空令后人苦苦研究他的出生日期上千年。据推测,桓荣当生于西汉成帝阳朔鸿嘉年间(约公元前24-17年)。对于西汉成帝,多数读者可能并不了解,可要说起他宠幸的赵飞燕、赵合德姊妹俩,“环肥燕瘦”之“燕瘦”,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少为长安求学。”史书如此记载。少为几岁,还是十几岁?其父是谁?兄弟几人?求学可有家人陪伴?他在龙亢留下了太多的谜。这位从龙亢走出去的孩子,走出去的一代经学大师,没有回忆录,没有留下对于家乡的只言片语。只留下一个日渐发展、庞大的桓氏家族,自他起,自东汉初年至东晋,桓氏驰骋政坛数百年,十几代。
求学不易,桓荣一定有一个好父亲。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位父亲或许小有财富,或许仅能饱食。卖猪卖牛、砸锅卖铁,倾囊而出、倾尽所有供他远行。他深谋远虑,全力支持孩子读书,给孩子铺设了一条求学之路,成长之路,开拓进取之路。西汉盛行游学之风,长安乃国都,天子脚下。国都有最优质的教育,有比其他任何地方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
谁会想到,那个在龙亢街头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孩子,那个在龙亢的田野里放羊牧牛的孩子,此一去,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扎扎实实,勤勤恳恳,走上人生的巅峰,终不负家乡之所望,给家乡回报了一顶“帝师之乡”的高帽,一戴千年,给龙亢带来千年的荣耀,万世的光环。
龙亢的水,龙亢的土地,龙亢的风俗民情,培养了他勤奋、坚忍、大度、敦厚的品格,是他终身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从此,龙亢这个地名,就被他揣在心里,陪着他一起,走天涯,走历史,走进《后汉书》,走进《资治通鉴》,走进厚厚的中国历史中,光耀华夏,光耀千古。
3
“少学长安,治欧阳《尚书》,事博士朱普。”范晔在《后汉书》里这么说。
“少”为几岁,不详。桓荣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奔赴远方。坐着牛车或是驴车,行程数千里,从淮河岸边的怀远,远去西汉都城长安。到了长安,拜师于博士朱普,学习西汉欧阳生所传的今文《尚书》。博士,是汉代太学的教师,隶属于太常,其主要职责是掌经教授学问。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教授吧。
太学是汉武帝时董仲舒倡议建立的高等学府,经过数代的发展,在西汉末年规模渐大,开设的课程,有《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西汉成帝时博士弟子有三千人。朱普是经学大师欧阳高的三传弟子,在西汉末年任博士,曾经把欧阳章句增补至万言,是当时顶尖的大学问家。“名师出高徒”,桓荣拜他为师,真的是找到了好老师。
“荣少勤学,讲论不怠,治欧阳《尚书》。”(《东观汉记:桓荣传》)《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兹摘录几句在此:“满招损,谦受益。”“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内容之博大精深,可见一斑。桓荣是个好学生,学霸级的,每日勤学不说,还曾经连续十五年没有回怀远老家。十五年,从小学读到大学了,从少年成长为青壮年了。
读书之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有一段时间桓荣家庭遭遇到变故,以致曾经极度贫困,“贫窭无资”,无奈之下只好做兼职、勤工俭学,出外打工,给有钱人家做家政、做保洁、当佣人。小伙子又忙又累又无助,仍不辍学习,刻苦如故。同族同门同学好友桓元卿坚持不下去了,对桓荣说:“我们读了这么多年书,到底为什么而读书?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颜如玉在哪里呢?”说完,扔下书本回家种田、经商去了。桓荣摇摇头,笑一笑,不答一言,依然把头埋在经籍古册里。
此时桓荣或许已经成家,结婚生子,可是事业还没有立起,老婆孩子还要他养活,身上压力山大。书读到如此,朱普老师教授的四十万字的儒学课程均已学完,即将发放毕业证,下一步就是找合适工作了。这一年是公元17年,桓荣或年过三十,读书破了万卷,经纶满腹,腹有诗书气自华,正踌躇满志,欲施展才华,报效国家,却蓦然传来王莽篡位的消息。
王莽初登大宝,爱才惜才。为树立威望,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修筑房屋万区,一时依附者众,博士弟子达一万多人。桓荣如想谋个教授差事,拿份高薪,过上有房有车有票子的生活,当不是难事。然而桓荣不愿为谋朝篡位之人所用,遂打点行装,带着老婆孩子回到龙亢。
出走多年,走时少年,如今已是壮年。空有满腹经纶,却潦倒归乡。老家龙亢不嫌其贫,不嫌其落魄,迎接了他的归来,给他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两块油乎乎的大馍。遂身也安了,心也定了,只想从此耕读乡里,安静度日。
住不几日,刚刚拥抱了一下龙亢的土地、山水、街巷、亲人,恰逢恩师朱普去世,桓荣旋即赴九江奔丧。那是一个尊师的年代。一个太学博士每月的俸禄,达到600石,级别上相当于副市级。桓荣崇拜恩师的才华,十五年跟随老师苦读不辍,和恩师的关系,更是“多年师徒成父子”了。恩师过世,桓荣痛哭流涕,不远千里坐船转车,奔赴九江,用粪箕、小筐、篮子一趟趟为恩师背土垒坟。
安葬了老师之后,桓荣留在九江,教授经学。学生慕名而来,常有数百人之多。桓荣教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倾其所学教授弟子。设馆教书,倒也清净自在,怡然自得。方得安宁不久,公元23年,王莽一败涂地,天下大乱。桓荣担忧儒学经书被毁,遂抱着经书带着弟子,躲到山谷里。每日于树下、石上坐定,山风吹拂,山谷空寂,曲径通幽,继续讲授经学,一日不敢耽搁。虽经常陷入无米之炊、食不果腹的境地,饿着肚子也不辍讲学。战乱之后,桓荣又在江淮之间教授经学,继续自己的教学生涯,终不放弃自己所学。
4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桓荣的头发白了,胡子白了,虽学富五车,经纶满腹,学生三千,却仍在辛苦教学的道路上忙碌奔波,令人慨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机遇来了。一代明君与一代大儒机缘巧合相遇了:桓荣的学生何汤担任虎贲中郎将,同时负责给太子讲授《汉书》。刘秀听了何汤的讲授,问何汤:你老师是谁?何汤如实回答:沛郡龙亢人桓荣。刘秀遂召见桓荣,令其讲授《尚书》。桓荣一生都在学习《尚书》、教学《尚书》、研究《尚书》,功底自是深厚,一节公开课,上出了高效课堂,令皇帝与太子俱鼓掌称赞。一课而成名者,唯桓荣一人。
六十多岁的桓荣百感交集,心潮澎湃,恍然一梦。既感时光易逝,垂垂老矣;又觉时光有情,皇恩浩荡,终不负勤学者。及至静下心来,又觉心如古井,波澜不惊。岁月的沉淀,时光的积累,成功与失败,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还有什么不能释怀的呢?身份没有变化,做的还是老师,只是学校不同,学生不同,工资高些罢了。以前教的是私塾,学生是一群人,几十,甚至数百人,大班额教学;如今,课堂设在了皇宫里,一对一教学,学生只有一人:当朝太子。
生逢其时。桓荣生活在一个重视儒学的好时代,遇到了一个通晓儒学的好皇帝。光武帝刘秀没做皇帝之前,就是太学生,“首《尚书》,略通大义。”不仅是太学生,而且就是学习研究《尚书》的,和桓荣是同门中人。做了皇帝以后,提倡以儒治国,致力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而桓荣的学生、东汉二代皇帝刘庄,十岁通春秋,读书刻苦。做了天子之后,曾亲自去辟雍太学,不是去检查,而是去讲学上课。贵为天子,重视文教,亲为太学生上课,这样的皇帝历史上只有其一,难找其二。
当然,桓荣赢得明君赏识的,不只是才华,更是品德。他时刻不忘提携后生晚辈之优秀者,不遗余力推荐人才。太学缺一个欧阳博士,光武帝想用桓荣补缺。加官进爵之好事,他却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光武帝甚为佩服,更加器重他,曰:“俞,往,女谐。”不仅拜桓荣为博士,还把他推荐的二人提升为议郎。
皇帝的器重,并没有让桓荣飘飘然,沾沾自喜,而是更加谦卑恭敬。“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举手投足间,温恭敦厚之气尽显,异乎常人。在荣誉面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是难能可贵的。一个学习儒学,教授儒学,研究儒学,发展儒学,为儒学倾注了毕生精力、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人,此刻是幸福的,满足的,自己一生追求的梦想得以实现,一生心血的付出没有白费。
公元53年,桓荣做了少傅,得到了辎车、乘马等众多赏赐,桓荣把物品展示给学生们看,以己为例,鼓励学生说:“这是稽考古书的力量,可不勉励吗?”以自己“学而优则仕”的例子来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经籍。
桓荣不贪恋名利,数次上书要告老还乡,都没有获得批准,却越发受到朝廷的器重、恩宠,公元55年桓荣被拜为太常,公元60年,被拜为五更养老。后又被封为关内侯,食邑五千户。桓荣真可谓“烈士暮年”“老骥伏枥”了。
光武帝、汉明帝通过桓荣,把更多的优秀儒生延揽到他们的统治集团里,延揽到整个东汉帝国,也给自己留下尊师重教的千古美名。而桓荣,也通过两代明主,把自己“大儒”“帝师”的名号写在东汉的历史上。
桓荣不是守旧之人,他跟随朱普学习的《尚书》四十万言,在教授太子时,感到“浮辞繁长,多过其实”,遂删减为二十三万言。这样一个创新型老师,一个一直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老师,终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来看一看他的学生吧。他的三千弟子中最出色的那一位,汉明帝刘庄。名字可能很陌生,说起他做过的大事,也许都在你的记忆里:派窦固北击匈奴、班超经营西域,设西域都护,赢得“明章之治”盛世美誉……
再来看一看桓荣的后人。桓荣子桓郁,子承父业,教授儒家经学,为章帝、和帝师。桓荣孙桓焉,为安帝、顺帝师。“三代御先生,五代帝王师”在龙亢千古流传,家喻户晓。
龙亢人以桓荣之学识为荣,以桓荣之品行为荣。桓荣之后,龙亢读书之风盛行,人才辈出。如今,老师、父母还经常给孩子讲述桓荣矢志求学的故事。龙亢的学脉、文脉一代代传承下来。
风吹过龙亢街头。“帝师之乡”之牌哗哗作响,龙亢中学里书声琅琅。
五月的阳光照耀着龙亢大地。田野里花团锦簇,麦海泛波。
祝福这片神奇的土地文风昌盛!
祝福这片古老的土地英姿勃发!
新闻推荐
本报讯(乔建伟)午收期间,怀远县榴城镇驻村工作队根据村居实际情况,按照镇党委要求,开展禁烧和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