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重特色 服务提质效

安徽日报 2019-07-26 06:51 大字

“现在正值果实膨大期,要把梨树多余的萌蘖剪除,及时控夏梢,这样有利于果实成长。”7月17日,在怀远县龙亢镇红庙村村民祝贯金的梨园里,农技指导员张来全现场指导老祝梨树的种植管理技术。

74岁的祝贯金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帮扶政策的支持之下,他不仅建起了四处蔬菜大棚,还种植了50多棵梨树。如今,正是梨子成长的关键期。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种植知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老祝梨园的梨树挂果少,结果的质量也不好。

“梨子长得不好,俺担心这一季果园的收成要打水漂。”前不久,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脱贫技能培训,祝贯金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站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随后将问题反映到龙亢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请求安排农技专家提供支持。就这样,张来全成了祝贯金的结对技术顾问,经常到老祝家现场传授知识和技术,帮助他解决梨树管理难题。

“我县在开展文明实践中,将文明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怀远县文明办负责同志介绍,围绕脱贫攻坚工作,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整合各方面力量,组织农技、畜牧、林业等相关部门业务人员定期向贫困群众授课,同时邀请村里致富能手、脱贫典型、乡贤好人现场传授经验,提升贫困户综合素质、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坚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民声有所呼,我即有所应。怀远县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运行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主动与民声民情对接,推出一系列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

怀远县包集镇包集村,是由当地三个村合并而来,面积大,人口多,在平时的工作中,村“两委”成员难以有效覆盖。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包集村结合村中实际情况,在村民家中设立党建小院,通过主动搜集群众诉求、定期办理、事后回访的方式,更好地服务村民。

“党建小院的功能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你说我办回头看。”包集村党总支书记宋在钊介绍说,群众有啥问题,可以就近到党建小院反映。接到群众诉求后,村里会在10个工作日内限时办结,每件事完结后都要回访群众,满意不满意,全由群众说了算。

今年春天,包集村宋庄组贫困户宋雁侠想要承包组内的一口闲置水塘,发展水产养殖。然而,宋雁侠的想法遭到了少数群众的反对,他们到党建小院反映。“水塘长期闲置,搞养殖要清淤会不会堵塞附近地块的水渠?”“水塘是集体资产,承包费怎么算?”面对群众的疑虑,宋在钊把宋雁侠和组内群众一同约到党建小院,当面沟通承包的具体事宜,一一消除大家的疑虑。“大家同意后,当场就和俺签了承包合同。”宋雁侠说。

“目前全县建设新时代文明所8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62个,其中村级实践站325个,社区实践站37个,实现乡(镇)、村(社区)建设全覆盖。”怀远县委书记汪若怀表示,该县将继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全面落地,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做到百姓心坎里。

新闻推荐

龙亢镇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本报讯(张娟娟)近日,怀远县龙亢镇开展以“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活动通...

怀远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