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村延续七十载的红色故事 通讯员 王绪谦

蚌埠日报 2019-07-24 08:05 大字

2019年7月20日,安徽省怀远县包集镇西楼村两委干部和众多的村民陆续来到澥河南岸的烈士墓地,告别长眠在这块土地上70多年的烈士英魂。当天,烈士家乡的领导和亲人们来接他们回家了。西楼人有太多的不舍,因为烈士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已经铸就了永恒的丰碑,激励着西楼人前进的脚步。西楼人又感到欣慰,因为烈士找到了家乡和亲人,跨越时空七十载,终于魂归故里。

西楼土地上的英魂

时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948年12月12日,在蚌西阻击战那场激烈的战斗中,有4名牺牲的战士的遗体被战友从战场撤到了西楼村小陈庄。当时村民觉悟很高,看到这些年仅20岁左右的青年为国捐躯,深感痛心,帮助部队将这4名战士安葬在这里。

岁月悠悠,历史铭记着烈士的功绩,西楼人也一直守护着烈士的英灵。每到清明节,村民们总是自发来到烈士墓前添上新土。西楼小学和周边的中小学校也组织青少年来到烈士墓地开展祭拜活动,缅怀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感。现在墓碑前还插满了洁白的小花,西楼小学老师陈长林说,这些小花是今年清明节他带孩子们看望烈士送来的。烈士墓地已经成为当地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西楼村,老人们经常提及烈士们的事迹,口口相传,向下一代讲述激动人心的红色故事。

亲人向他们走来

烈士们满怀报国之志,投身革命,血洒疆场。只有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却不知道忠骨埋在何处,这成了他们家人永远的痛,而家人们从来没有放弃寻找亲人的努力。

2019年5月19日,包集镇党委书记丁秀好接待了来自河北省邢台市威县洺州镇霍冉村妙增显等5位村民,他们是根据相关信息前来寻找在淮海战役中牺牲并安葬在包集境内的亲人妙福海。得知具体情况后,丁秀好立即安排两名镇党委委员配合,帮助落实查找工作。

其实,就在几天前,安徽好人、陈集镇烈士寻亲志愿者年介涛就通过电话向包集镇党政办询问包集镇西楼村有没有烈士墓地。党政办工作人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西楼村东北角有一处烈士墓地,安葬4位烈士。这条极具价值的信息为烈士后人寻亲打开了最后的通道。

在烈士的墓碑前,5名寻亲者百感交集,妙福海的侄儿妙增显动情地说:“他们一家四代人找了70年,叔叔的胞弟已经90岁高龄,还时常念叨哥哥的名字,期盼在有生之年能得到哥哥的下落。”

相关资料显示,妙福海,河北威县人,1947年参军,属华中野战军2纵队6旅17团5连战士,在淮海战役中,牺牲在包集镇张姚村关塘庄,把一腔热血洒在了包集大地上。妙增显说,他们一家通过各种资料和渠道了解叔叔的战斗经历,在淮海战役纪念塔烈士名录中找到了叔叔的名字,得知安葬地是“民店集南西楼村”。但“民店集”在哪里,无从查找,于是妙增显设法联系上了烈士寻亲志愿者年介涛,老年经过分析判断,认为民店集可能是方店集(现属宿州市埇桥区永镇乡),因为澥河南西楼村地名是存在的,而周边10多公里没有其他带有“店”字的集镇,所以,确定为方店集,于是烈士的安葬地就明朗了。

在西楼村烈士墓地,村干部找来了82岁的老党员王廷桂,老人是当年烈士安葬的目击者。他介绍,当时4名牺牲的战士安葬在小陈庄东北处,人们在小木牌上刻下烈士的姓名和家乡居处,但历经岁月侵蚀,小木牌早已不见了。

5名寻亲者的眼睛早已湿润了,他们给烈士们开一个特殊的追悼会,他们伫立默哀,妙增显致悼词,追忆叔叔光荣而战斗的一生。叔叔把热血洒在异乡的土地上,令一家人无比心痛,但更是他们永远的骄傲。

之后,在怀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包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下,经过河北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山东武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寻亲志愿者年介涛以及先期找到叔叔墓地的妙增显等多方努力下,另外3位烈士的家乡也已经找到。他们是山东武城县留庄镇大石堂村人。

英雄踏上回家路

7月20日,安徽怀远、河北威县、山东武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包集镇党委政府均派人来到西楼村烈士墓地,烈士近亲属、志愿者年介涛、西楼村干部群众参加了烈士遗骸迁移仪式。

烈士的遗骸顺利的找到,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搜集着烈士的遗骸和遗物。出土的物品有:军装纽扣、皮带扣、弹片,尽管已经锈迹斑斑,但历史依然是那么清晰。令人感动的是,西楼村70多岁的村民王士利一直默默地为烈士整理遗骨,似乎与烈士们依依惜别,他,表达着所有西楼人同样的心情。

河北、山东两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表示,烈士的遗骸回归故里,将进行DNA鉴定,确立亲人的血缘关系,或安葬在家乡,或安葬在当地的烈士陵园。烈士们无论安葬在哪里,他们的精神都将永放光芒!

新闻推荐

包集镇 村民创办家庭文化驿站

本报讯(王绪谦刘蕊)怀远县包集镇西楼村村民王绪阵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主动创办家庭文化驿站,为乡亲们尤其是贫困户...

怀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远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