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发现涡河漕运官员墓志铭石碑

亳州晚报 2019-05-24 09:06 大字

崔景明在辨认上盖为“庠生孙公墓志铭颂”石碑孙镇与夫人张氏合葬墓志铭石碑

◎崔景明

今年三月份,笔者到亳州谯城等地开展调研采风活动。在亳州谯城孙氏宗祠考察时,一组被泥土碎瓦覆盖的几方古青石墓志铭,被发现辨认考证。

1上盖是“庠生孙公墓志铭颂”八个篆字,下盖是清代康熙时期制亳州谯城庠生孙毓秀墓志铭

经仔细认真辨认,发现的《庠生孙府君墓志铭》描述的主要内容为:墓志铭主人名叫孙毓秀,他的字号为含章。前籍由山西省洪洞县,在元代初始祖时迁往亳州,见这地方土地肥沃,民风淳美,故在亳州谯城安家繁衍生息。

孙毓秀自幼学习儒家思想,研习经史子集,始终爱好如一,读书时欣赏佩服古人忠厚节烈。他的工作为古代的总督标员,即负责涡河等地区的水上运输——漕运业务,孙毓秀经常为别人排忧解难,不惜花钱帮助困难者,人称孙毓秀为慷慨丈夫,却在60岁时因生病去世,让人惋惜。

他死后葬在他家祖墓的侧面。孙毓秀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墓碑称颂:“继愿伊人,山高水长。”

在石碑最后写明:刻碑石工是高振,由孙毓秀的表弟胡嵋撰写文字。

2清康熙制亳州谯城孙镇墓志铭碑——孙镇与其夫人张氏合葬墓志铭

碑文讲述了的主要内容:孙镇的先辈是山西洪洞人,元朝初期祖辈迁徙到亳州谯城安家立业。家人注重道德教化,逐渐成为当地有名望之辈,繁衍生息传到孙镇父亲这辈,已成为受道家思想熏陶的贤人。

孙镇父亲娶妻子后,生有六个儿子,其中第二个儿子是孙镇,孙镇品行端正,处事谨慎,家乡邻居有困难,他也能慷慨解囊给予帮助,为人品德高尚,往往为人排难解纷,他的夫人张氏为名门之秀,为家一辈子勤劳,也十分节俭,孙镇去世时享年七十九岁,他夫人在孙镇前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有子孙辈孝敬。碑文由他的学生方孝进撰写文字,宋永茂篆刻文字。

经考证,墓志铭中提到孙姓为总督标员,据墓志铭文字判断,墓志中的孙家当时负责亳州、蒙城漕粮从涡河运至怀远的漕运。

漕运总督以下之设官有巡漕御使、督粮道、管粮同知等,所辖军队称“漕标”。河道总督所属机构,乾隆以后定为道、厅、汛三级,分段管理。属官有河库道、河道、管河同知、通判等,所辖军队称为“河标”。但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衙门内均不设属官,只设书吏二十人,办理衙门内一应文牍事宜。

据两方墓志铭文字对比判断,墓志铭不光反映了清代的教育,军队等制度,墓志中的孙家还负责清代亳州涡河运至怀远的漕运。

据蚌埠学院袁飞、任博的文章描叙,“清代漕运河道考述”(原刊《中国农史》2014年第2期)……亳州、蒙城两地的漕粮需先将漕粮通过涡河运至怀远县城南淮河岸边的漕仓,与怀远县漕米一起受兑上船。

州县漕粮在受兑之后,从水次仓沿淮河东行入洪泽湖,然后出清口入中运河。

漕运是古代的经济命脉,漕运总督同时拥有军权,是清代的肥职,清代允许漕船自带二成商品,墓志铭显示了孙家与姻亲的官职有参将,有经历,有标员,有训导,有庠生(考取的举人),等等,不光对亳州文史研究有很大价值,更是亳州涡河通航漕运的有力物证,有待于亳州地方志文史专家进一步研究考析、考证。

(本文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

新闻推荐

古城镇 开展扫黑除恶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本报讯(赵鹏飞)怀远县古城镇开展扫黑除恶主题党日系列活动,召开工作推进会、集中约谈督导工作会、领导小组工作会及...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