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桥 □李焕俭 文/图

蚌埠日报 2019-05-20 08:13 大字

马城镇黄庙村西龙王河上,有座古老的石板桥,名曰“珍珠桥”。该桥名曰“珍珠”,话要从建桥说起。

龙王河的源头,为大洪山的溪流山泉。山水汇聚下泄,河水哗哗,终年不绝。黄庙附近的老百姓赶禹庙集、洪家集、孝仪集,赴马头城、上怀远县,均要赤脚涉水,蹚过龙王河。冬春季节,龙王河水浅,勉强可以蹚水过河。夏秋两季,天降暴雨,河水上涨,水流湍急,稍不小心,就会被激流冲走。千百年来,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就盼在这里建座大石桥。相传某年,在大善人黄某的倡议下,这里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车出车,备齐条石、片石、块石、石灰、麻刀等建筑材料,请来当地最有名的石匠班子,焚香点烛,祭拜河神,鸣放鞭炮,动工兴建龙王河大桥。说来怪怪的,那大桥的桥墩,一连砌了三次,不是桥墩基础下陷,就是桥墩倾斜跑线。急得领头的老石匠口舌生烟,修了这么多年的桥,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这桥墩为啥会塌陷歪斜呢?老石匠心急如焚,无计可施。那时候,民智未开,生产力低下,求神拜佛之风气盛行,有人提议到庙中烧香,请方丈给算上一卦,看有没有破解之法。老石匠万般无奈,来到附近的黄家大庙,抽签求来一卦。卦签图案有“丨”“三”“人”和“三撇”及“三点”。面对这天书般的卦签,寺庙方丈喜上眉梢,双手合十,连连道贺:“好,好卦,此乃上上卦签也!”老石匠看来瞅去,百思不解。这是啥意思呢?方丈双手打拱:“阿弥陀佛,施主,天机不可泄露也!”

老石匠仅读过几天私塾,对字谜一窍不通。回村途中,巧遇当地小秀才。老石匠躬身施礼讨教,秀才接过卦签左翻右看,琢磨半晌,茅塞顿开,指着卦签,娓娓道来:这“三”横加“丨”竖,乃斜“王”也;斜“王”右上方加个“人”字,“人”字下再添“三撇”,这个字那岂不是个“珍”字?另外那三点,则寓意为“水”。这“水”呀,岂不代表江河湖泊?小秀才拆字集字,一语道破天机,老石匠恍然大悟:“哎呀,难道这龙王河下会有河蚌精、珍珠王?”“什么珍珠王,那是千年‘老河歪’,拱倒了我们的桥墩子!”大伙七嘴八舌。油灯不拨不亮,卦文不辩不明。卦签谜团破解,老石匠千斤重担仿佛减轻一大半,眉头舒展,心情舒畅起来,于是召集众人商议,如何彻底清理龙王河底淤泥,送走河蚌精,重建新桥墩。

这次重建桥墩,石匠们小心翼翼,一点一点朝下挖掘,一锹一锨铲起并运走河底淤泥。当挖到河底五六米深老板泥时,果然发现三只油锅似的大河蚌,那家伙就像三块巨石,一动都不动地躺在河底。众人一听挖到河蚌精,吓得“妈呀”一声,不要命地朝向岸上奔逃。老石匠急忙拦住众人,大声呵斥道:“怕什么,卦谜破解,河蚌仙子现身,此乃吉祥征兆也!”说完,命焚香点烛,先叩头祭拜河蚌精,然后安排三十多名身强力壮的棒小伙,用特制的大担架,把三个河蚌抬到龙王河下游,悄悄送进郭坡塘深潭。送走了龙王河的河蚌精,重打锣鼓另开张,跨越龙王河的三墩两孔大石桥,工程进度日新月异,不到三个月工夫,大桥即顺利合龙。竣工之日,老石匠邀请里长、绅董出席竣工典礼,给大桥起个吉祥的名字。黄庙里长是位饱读诗书的老秀才,听完大桥建造经历,捻动花白胡须,自言自语道:“河蚌出珍珠。珍珠乃珠宝财帛也,可否叫‘珍珠桥’!”众人听了,异口同声:“好,就依里长所言,叫珍珠桥!”珍珠桥遐迩闻名。

珍珠桥三墩两孔,桥宽约4米,长约8米。由两排计20块长约4米,宽约0.5米,厚约0.35米的花岗岩条石铺成。桥墩迎水方向,今尚存古代兴建的水闸槽沟。由此推测当年建造的这座桥,桥闸应该连为一体,既能蓄水灌溉农田,又能泄洪和通行车马,乃桥梁之中杰作也。清嘉庆《怀远县志》卷之一《地域志》、卷之七《营建志》、卷之二十七《地域图》,对其均有记载或标注。百年沧桑,风雨侵蚀,激流冲刷,珍珠桥虽说老态龙钟,仍坚固异常,可通行农用机械和小型汽车,为蚌埠地区现存最大、最古且仍在继续使用的石板桥。

新闻推荐

从国家保卫者到经济建设者 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士兵谋职位

本报讯(记者靳瑾通讯员李桂珍)5月8日上午,由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主办的“就业起航”退役士兵专场...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