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高地涵养“好人之城”精气神

蚌埠日报 2019-01-25 19:38 大字

1月24日上午,蚌埠火车站宏祥工作室内,志愿者帮助旅客照顾孩子。1月24日上午,市长途汽车中心站,全国劳模余瑞青搀扶老年旅客购票上车。蚌埠市百岁老人郁蓬山一辈子乐善好施爱国学,言传身教好家风。老人在百岁之年登记成为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蚌埠医学院接受站第649位志愿捐献者,是蚌埠市年龄最大的捐赠者,并获得“蚌埠好人”和“安徽好人”的荣誉称号。家住青年街道的七旬老人赵忠东,连续多年自费印刷《励志语录》,如今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他将语录赠送给青少年,鼓励他们做对家庭尽责、对社会尽职、对国家尽忠的有用之才。两站社区和谐+志愿者在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让他们与自己的孩子成为好友,方便联系;也与社区志愿者添加为好友,有困难可以随时找志愿者。蚌埠市蓝马甲志愿者带着新年礼物来到蚌埠高新实验学校,为这里的留守儿童送来文具、食品等礼物,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做游戏,提前感受春节的温馨与快乐。1月24日下午,延安路社区举办“同在蓝天下保护你我他”儿童防拐防骗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得到居民一致好评。最近几天,许多市民的朋友圈被这样一条消息刷屏:1月18日傍晚,出租车司机刘华春在驾车途中遇到一起交通事故,面对不远处因碰撞熊熊燃烧的车辆,他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场救出两名被困者。事后,谈起自己的义举,刘华春朴实地说:“换成其他人,也都一样会去做。”

同样让人们目光聚焦的,还有另一条见义勇为信息。1月2日,怀远县公安局淝河派出所民警在巡逻时,发现高嘴村一公里外的蔬菜基地冒出滚滚浓烟,大棚内传来呼救声,民警们没有犹豫,冲进弥漫黑烟的大棚内,循着声音救出被困农妇……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一切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层出不穷的好人精神。用微笑温暖着每一位乘客,用真情让车厢洒满阳光的“公交之星”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杨苗苗;6岁撑起一个家,多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父亲的全国最美孝心少年黄凤;不顾个人安危、徒手接住滚落山梯6岁男童的和平社区工作人员孟祥瑞;帮助邻居从火场中救出35头牛,自己身上却多处烧伤的五河县临北回族村村民张兴山……无论是耳熟能详还是尚且陌生,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蚌埠好人。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基因,崇德向善就是蚌埠的文明基因。从一群好人到一座“好人之城”,好人群体引发现象级正向效应,照亮了精神文明家园的同时,也让蚌埠“好人之城”品牌效应如春雨润物般深入人心。近年来,全市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内涵,发挥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努力推进思想道德高地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了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氛围。相关部门还推出公交爱心卡、巡讲汇演、困难帮扶等8项暖心举措,礼遇道德模范,关爱身边好人。

2014年2月27日,蚌埠市启动“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蚌埠”六大行动,即“模范层层推”“典型时时帮”“公益天天做”“好人月月评”“故事季季演”“论坛年年办”,促进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此同时,“蚌埠好人”月评活动从2009年开展至今,实现市级好人、县(区)级好人、乡(街道)级好人、(村居)社区好人、楼道好人的层层推进,让“蚌埠好人”更接地气,实现由好人数量多的优势向社会正能量的积累转换。

德不孤,必有邻;德者先,从者众。当好人现象演变成好人效应,见证了道德标杆强大的感召力。截至目前,蚌埠市已有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5人、“中国好人”111人、“安徽好人”130人、“蚌埠好人”549人,另有超过20万名注册志愿者为城市进步默默奉献着力量,呈现出“中国好人安徽多,安徽好人蚌埠多”的喜人景象,“好人之城”早已成为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独特印记。

新闻推荐

包集镇 着力推进科技兴镇战略

本报讯(王绪谦)怀远县包集镇依靠科技兴镇富民,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落实创业优惠政策等措施,培育农...

怀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