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蚌埠市民的时尚传统 博物馆征集一批民国时期服饰 老旗袍端庄得体大方 宛如民国时代“普拉达”
本报记者何沛
旗袍是民国时期女子的“标配”,经过岁月的沉淀,留存至今的民国时期的旗袍数量已经极其稀少。近日,蚌埠市博物馆征集了一批珍贵的民国时期服装。这些服装虽历经了近百年,颜色依然鲜艳如初,男子的长袍马褂,女子的过膝旗袍,甚至还有几个月大婴儿的小服饰,品质都在八成新以上。
旧城拆迁“拆”出民国时期服装
淮河晨刊记者在蚌埠市博物馆的保管室看到了这批服装,当保管员将衣物一件件铺平摆放好,眼前的衣物带着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2013年冬季,怀远县城关镇文昌街以东商业区老宅拆迁。那边大多数居民家庭都是很早就居住在那里。”安徽省文史馆馆员郭学东告诉记者,在拆迁户中,他联系了清末民初的刘天泰瓷器行、范义和铁货铺、马家大院酒坊、廖家竹器行等老商号后代的住户,进行文物征集工作。
在征集过程中得知,这几户均保存有祖上留下的物品。经过仔细沟通,他们给郭学东看了箱子里面是一些老的衣物。其中有清末民国时期的,也有解放初期的,如一年四季的衣物,男式马褂、长袍、女式旗袍、小孩旗袍等,面料多为丝织品、呢料、毕叽斜纹、苎麻混纺、毛尔登,海昌蓝、蓝士令等。
郭学东说,2018年春天,拆迁户回迁搬入新居。他们觉得这些个大箱子在新居内不好处置,表示愿意接受蚌埠市博物馆的征集。
郭学东和民国时期在蚌埠青年街开设成衣局的商人后代(原蚌埠服装公司的老裁缝)一起对这些民国时期的服装进行鉴别,共计40余件,有线绨马褂、丝绸夹袍、线春马裤、海昌蓝旗袍、婴儿左襟花褂、吊襟镶边褂,童鞋帽等。“这些衣服大多为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制作。虽然都快有百年历史了,但保管较好,面料组织纤维没有腐朽,色彩基本保持原样。”郭学东拿着一双婴儿的小鞋子,将鞋底呈现给记者看,能清楚的看到手工刺绣的蝙蝠、寿字和铜钱,寓意“福、寿、财”。
旗袍变化多端,曾经风靡一时
民国初期,服饰成为时代革新的一个标识。男性服饰以中山装为代表,女子服饰则将满人之袍进行了改造,诞生了汉人的“旗袍”。对游牧民族服饰进行改革,成了新的旗袍式样,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观点,第一次尝试将中华女性体态的曲线之美展示在世人面前,因此深得女性欢迎。做工精美考究、出自著名裁缝之手的旗袍,就相当于当时的“普拉达”、“范思哲”。
据郭学东介绍,衣服均为清末民初样式,部分旗袍系上世纪四十年代改良后风格。这批出自怀远的服饰多为当时的有钱人家所有,有的是“上海制造”,也有的是请本地的裁缝照着样子制作的。从面料、拉链、按扣的材质来看,多为当时的进口货。从款式到面料、装饰,大都倾向于俭朴,深受当时女学生、女职员乃至闺阁小姐的喜爱。总体来说,民国后期旗袍的特点是旗袍开叉变高、袖子变短、领子变低,更注重简朴风格。而简朴旗袍流行,让女性在简约中显露出自然、朴素、淡雅的美丽,成为那一时期的风尚。
女性旗袍呈现当地“时尚元素”
在这批旗袍中,有几件与传统旗袍不太一样,它们将传统盘扣改成了按扣、挂钩、金属拉链。这种与传统旗袍样式不协调的变化,看似有些不伦不类,但在郭学东眼中,正是这些旗袍体现了地方元素,具有收藏的意义。
“这些旗袍是当地裁缝按照旗袍主人的要求所制,体现了当地人追求时尚与传统的结合。”郭学东说,这批衣服在怀远老城区发现并不是偶然,而是与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怀远老城水路码头发达,曾经住在那一带的富商,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去上海购买或者制作衣服。
在这批服饰中,几件婴儿服饰尤为特别,也为研究淮河以北文化提供了依据。“一般来说,传统服饰多为右襟领,但在淮河以北地区的幼儿所穿的衣服是左襟领,这样方便大人为其穿衣脱衣。待到幼儿6岁以后,再将左襟调过来。在调襟时,有的殷实人家还会举行调襟仪式,代表孩子已经可以自理了,恢复成人的右襟。”郭学东介绍,征集的婴儿上衣中,便采用的是背带式吊襟领,做工考究,便于婴儿脱换,不伤害婴儿的皮肤。
蚌埠市博物馆助理馆员唐晓婷告诉记者,工作人员选择了品相完整的服饰进行保存,这些服饰经过杀菌消毒后将保存在恒温恒湿的库房内,将来会对这些民国服饰进行展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林影)怀远县徐圩乡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该镇创新矛盾调解方式,打造“圆桌服务工作室”,转变为“...
怀远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