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被质疑、养老保险无着落、全科医生紧缺…… 家庭医生还需更多关注 本报记者 张婷婷 文/图

淮河晨刊 2018-06-26 16:04 大字

“家庭医生是干什么的,能随叫随到吗?”

“你们收费怎么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不会是骗人的吧?”

“村医能有大医院的医生技术好?我们不需要签什么家庭医生,生病了可以直接去大医院看。”

……

每次向村民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样的对话都让村医王保鲁感到很无奈,“越解释越说不清楚,老百姓还认为你欲盖弥彰,我们的工作也难推进。”

基层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直接影响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发展,王保鲁遇到的头疼事也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家庭医生要走得长远还需要政府、社会的更多关注与支持。

宣传签约服务成了最头疼的事

王保鲁是小蚌埠镇赵宋村村医,不仅要负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要管理着辖区200余名慢性病患者,这些慢性病患者中90%以上都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

“村卫生室就一个医生一名护士,我除了在卫生室坐诊,就是到村民家里上门看病,同时向没签约的村民宣传签约服务。”王保鲁说,一开始向村民宣传家庭医生免费签约服务,很多村民并不认可,认为家庭医生与他们没啥关系,签不签约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像免费签约家庭医生的,卫生室给村民提供的就是“基础包”,提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预防接种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等。

“基础包提供的服务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不多,这与村民签约家庭医生的心理预期有一定差距。”王保鲁说,现在各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从网上就能买到血压仪、血糖仪等医疗设备,在家就能测量血压血糖,何必耽误半天工夫专门跑一趟村卫生室呢。“所以即使是已经签约的村民,我们每次打电话通知到村卫生室健康体检,很多人也是不情不愿的,这也给宣传普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造成了不小的阻力,这也成了我们最头疼的事情。”

此外,因为签约服务包的收费问题,一些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表示质疑。“就签这一年,明年不签了。”怀远县引凤社区陈女士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缘由,“去年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拿个感冒药,正好赶上卫生站给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我就咨询了一下自己能不能免费体检。医生说我的年龄不符合免费条件,但只要签约了家庭医生,一年交30块钱,也能和这些人一样免费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等各类身体健康检查。可是,签约之后,我听说市里有的一年只交5块钱,也能享受一样的服务,总感觉这家庭医生签得有点亏。”

还有一些居民表示,提供服务的全科医生就是什么科都了解一点,但什么科都不精的“万金油大夫”,而且就是家门口的大夫宣传自己的卫生服务很难让人信服。

工作繁重待遇低 “健康守门人”难留基层

如意嘉园的杨女士今年55岁,因为膝盖疼,一爬楼梯就疼得直咬牙。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医生开的止痛药也是治标不治本。“社区没有设备,医生看看感冒发烧还行,真有病了还得去大医院。”上个月,杨女士在女儿的陪伴下,来到市三院骨科。“医生说膝盖里有积液,还发了炎。幸好治得早,要不然一直吃止痛药,这腿病也越来越严重。”

可以刷医保卡,药品售价也低,市民常先生经常到社区医院买药,但他不太信任社区医院。常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年前他突然咳嗽,特别到了晚上,喉咙干痒,压都压不住就想咳嗽,觉都睡不好。“我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就到社区找大夫看了一下。没想到在社区医院吊了两天点滴,感冒冲剂还有消炎药都吃了两三盒,就是没多大用,断断续续地咳嗽持续了半个多月。后来我去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支原体感染,之前吃的那些药都是不对症的,白白受了这么长时间的罪。”

从此以后,无论什么病,常先生都不再到这家社区医院去看了。要是遇到感冒发烧等一些小病、又不太愿意去大医院排队看病时,常先生总是自己先买药吃,实在治不好,再上大医院。“之前社区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负责签约的还是那些大夫,除非有更好的大夫来,我才会考虑签约。”常先生说。

“社区医生看看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还可以”,这不止是杨女士、常先生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印象。在村医岗位上坚守了25年的王保鲁对此也深有体会。“居民不信任家门口的医生,说到底还是缺乏能够解决居民健康问题的医务人员。”王保鲁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是基层的医务人员面临着待遇过低、年龄结构老化、养老保险无着落等问题,很难留住人才。

前段时间,滨南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主动辞职,没有全科医生的补充,卫生服务站只能被并入龙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张先云告诉记者:“服务站收入低,还要做公共卫生服务,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医生辞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此外,大量繁重的健康管理工作也落在了这群人身上。“虽说家庭医生团队中有来自市里的医生,但绝大部分基础诊疗还是落在像我们这些基层医务人员身上。”王保鲁告诉记者,他管理的辖区有2391人,80%以上的建档立卡居民都是自己一个家庭一扇门敲出来的。过去看好病就行了,现在不仅要治病,还得负责居民的健康管理,光整理健康档案就得占用一半以上的时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在生病,但是这么大的基数也给我们家庭医生带来不小的工作压力。”

“我今年已经46岁了,身体也不太好,等我退休后,只能拿到每个月300元的退岗补贴。眼下,村医后继无人,待遇低任务重,根本没人愿意进来,更别提为村民持久地提供家庭医生服务了。”对此,王保鲁有些无奈。

定向培养 夯实家庭医生服务基石

一般来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是按照居民徒步一刻钟可以到达来布局的。按理说如此方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是市民看病就医的首选地,但在现实中却事与愿违,更多的市民还是愿意往大医院挤。在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这种现象也并未改善。“现有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含金量、居民的认可程度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全科医生的队伍依然非常匮乏,这直接影响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发展。”市三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姚光辉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民群众对家庭医生的期待越来越大,而且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蚌埠市家庭医生制度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家庭医生、全科医生队伍数量、能力还仍显不足,家庭医生制度仍需完善。“收入低、风险大、成长慢,职业前景受限等因素必然导致基层留不住全科医生。”姚光辉建议,通过搭建软硬件设施,为全科医生提供事业发展平台。设立更加优厚的“基层津贴”,建立有吸引力的薪酬体系。通过待遇留人,解决基层医生们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改革人事制度。比如,基层全科医生在干满一定的期限后,可以实现区域内流动。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破解基层人才流失困局。

今年出台的《“健康蚌埠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记者从市医改办了解到,蚌埠市将从提升薪酬待遇、拓展发展空间、优化执业环境、提高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定向培养,夯实家庭医生服务基石。

目前蚌埠市实施乡村医生5年轮训计划,每年将安排60万元培训经费,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到2020年,全市2500名乡村医生陆续接受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目前,已完成两个年度400名乡镇卫生院医疗骨干、600名村医的培训任务。

新闻推荐

老少共包爱心粽 传统节日情更浓

6月15日,选手们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包粽子比赛。当日,为迎接“端午”这个传统节日,怀远县荆山镇乳泉社区组织开展了主题为“...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