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驴沟村”水果洋葱滞销 数量近十万斤 本报搭建爱心销售桥梁 本报发行员可为您送上门 欢迎市民和单位食堂购买

淮河晨刊 2018-05-31 17:22 大字

当地农民正在将收获的洋葱装进袋子里。

本报者 陈昂 文/图

近日,怀远县陈集镇老郢村(原驴沟村)村民向本报反映,村里第一年种植的水果洋葱已经全面成熟,但由于没有销售渠道,现在销售困难,眼看着近十万斤洋葱堆放在地头卖不出去,十分焦急,希望有热心市民帮助销售,为农民减轻负担。

洋葱收获 堆在地头无人问津

作为怀远县的北大门,陈集镇老郢村与宿州搭界,村里有条沟叫驴沟,相传与神话张果老倒骑驴有关,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称该村为“驴沟村”。

5月30日上午,淮河晨刊记者驱车来到该村,正值小麦开镰收割首日。在村子西南土地上,看到多位农民正在收获已经成熟的洋葱,并装进袋子内,每袋重量有50多斤。

据该村农民年四习介绍,按照洋葱个头大小,分成几个规格装袋。虽然水果洋葱质量很好,价格一降再降,但由于没有销售渠道,现在很少有人问津。

水果洋葱生吃益处多

记者观察,这种洋葱和普通洋葱区别不大,但剥开一个后,气味并没有像传统洋葱那么冲鼻子、辣眼睛,而是非常平和。外面只有一层很薄的皮,里面肉质紧实,剥出一块放在嘴里嚼,并不辛辣,甚至还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这才明白为啥叫“水果洋葱”。

“洋葱营养丰富,促进消化、杀菌消炎,还可以降血糖,是最廉价的‘保健品\’。”老郢村村支部书记张慧斌介绍,这种洋葱味美可生吃,对身体健康好处很多。

“驴沟村”首次种植“水果洋葱”

“总共种植了15亩水果洋葱,现在还剩10亩多大概10万斤没卖出去。”张慧斌介绍,为了改善村里经济作物的结构,村里首次种植这种洋葱,因为它种植简单易管理,产量也很可观。上个月10日开始收获以来,如今只卖掉4万多斤。由于没有销售渠道,加上市场上其它洋葱很多,现在销售很困难。

张慧斌算过一笔账,如果销路正常,这种洋葱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加上田间管理简单,比种植其它经济作物都要强,很多感兴趣的农民都在观望,第一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第二年的种植面积,所以第一年销售情况无比重要。张慧斌希望找到一个稳定的销路,进而带动当地农民一起致富。

本报架起爱心销售桥梁

怀远农民洋葱滞销的消息,已经在第一时间发布于蚌埠日报官方微信平台,引起许多爱心人士的关注,为了方便大家购买洋葱,本报爱心人士也积极行动起来,在蚌埠日报社设立销售点,帮助农民来销售。也欢迎各大超市直接与农户对接,方便市民购买。

与此同时,本报开通爱心洋葱销售热线:4018378和13909627596,需要购买洋葱的市民和各大单位食堂可拨打这个电话,有15斤12元和50斤40元两种包装规格,本报发行员可免费送货上门。

新闻推荐

河溜镇 推进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工作

本报讯(刘流王平)“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没有一块灰”。这是怀远县河溜镇以禁烧为目标,强化宣传、巡查、考核,标本兼治...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