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冷的张北 ◆唐静静

淮河晨刊 2018-02-07 12:12 大字

室内,我和几个同事在讨论我们这个地方。一个地理位置被北方人叫做南方,被南方人叫做北方的地儿。冬天冷起来,也如铁板上钉钉,挺硬。

坐对面一直埋头默默玩手机的老闫,突然抬起头,笑眯眯地说了一句:“你们这么怕冷,就适合到我们老家那儿生活。我们那儿不冷!”

“你老家?不冷?”我们撇了嘴,“算了吧,谁不知道你老家在张北啊!比这还冷。”

“来来来,别不信,给你们看看啊!”他把手机拿到我们的面前:“你们看看。”

好家伙。一张“张北天气预报”图,不见雪花,没有雨滴,从“昨天”、“今天”、“明天”,到“周五”还有“周六”,下面全都是小太阳。这几天的最高气温没有超过零下摄氏九度的。

有人说了:“我们这哪能跟你们北方比呀!你们入了冬就供暖,供暖供到三月三。还可以烧暖炕!我们这儿取暖就基本靠抖喽!”嘴厉害的几个笑着挑高了声调,“哎,你们那儿是家家户户都有炕吗?那土炕得一年一盘,该多费事啊!”

“哪儿有?你们都是从哪儿看来的?”老闫顿时抢过话头,说:“盘炕可都是技术活,可都是专门请人做的。一铺炕盘好了,至少可以用好几年。好的话甚至用个十几年都不成问题。再说,现在也不用土炕了呀!也都是水泥什么的,可讲究了呢!”

“那你们的炕怎么个烧法?”有人好奇地问。“不一样的。记得我小时候,我们那儿的炕有的是和厨房连在一起的。”老闫顺手抄起桌上的纸笔,用线条勾起示意图来。“厨房和睡觉的地方一墙隔开,砌的灶却和炕在底下连着。这边灶下烧水做饭,热气也就从灶底烘到炕下面去了,上面干净,下边暖和。也有分开的,只一铺大炕,就在那炕洞里添秫秸或添木柴,很快炕就烧得烫屁股了。我姥姥家的炕和我们家的炕也不一样……”线条在老闫笔下有序地向各个方向走,我们看得似懂非懂。他接着说:“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到冬天了,有时我早晨醒得早,也故意不起。就趴在炕上,看着窗户上的冰花,就觉得那冰花真的怪好看的咧!”

“醒得早?不想起床?是嫌外边冷吧!反正我是空调吹得热乎才愿意爬出被窝穿衣服的那种人!”有人说。“真不是!炕真是到天亮都还热乎呢!真没觉得我们那儿冷,讲了你又不信!”老闫搁了笔。外面的雪不见小,后来大家停止了讨论,陆续缩脖子出了门。

我想,此时,在内蒙古高原上,那个叫张北的县城,连同那县城里的一铺炕,还有那炕头前的满窗冰花,一定在念叨,都在遥望,一个让它们想起就开始变暖的人。

作者单位:怀远县新城实验学校

新闻推荐

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内三个景区详细规划进入招标阶段

据中安在线—蚌埠新闻网报道,1月29日,记者从禹会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了解到,《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内三个景区详细规划》目前进入招标阶段。下一步,涂山景区、黑虎山-蚌埠闸景区和天河...

怀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怀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