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块田”改革改出脱贫路 □

蚌埠日报 2018-01-24 14:51 大字

2014年3月,在国家推行土地确权中,怀远县徐圩乡殷尚村东邵组邵志敏、邵东洋、邵志好等几位村民代表萌生出“干脆小田并大田”的想法,把本组过于分散、零碎的承包地,以互换并块的方式进行重新合并,形成户均“一块田”。当年 4月,该村两个生产组79户农户结合土地确权,自发自愿,提出并地诉求。县、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由此拉开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序幕。

近年来,怀远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市深化农村改革决策部署,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总结徐圩乡成功经验,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户自愿互换并地稳妥推行“一户一块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积极开展“一户一块田”改革试点,探索破解承包耕地“零碎化”难题,向土地要高效益,为脱贫致富探索新路。

小田并大田 脱贫有基础

“仅使用大型机械收割小麦,以前零散地费时间,伤机器,农机作业费高达每亩80元,并成大田后,地块平整,大型机器收割方便,每亩农机作业费只需50元,效率明显提高,费用却大大减少。”细数“一块田”改革带来的好处,怀远县徐圩乡殷尚村村民邵志敏滔滔不绝,

与此同时,市政府和怀远县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合并土地100亩以上的村,分别给予每亩100元的奖励,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成本的降低,加上改造后更加完善的沟、田、路、渠,使得土地效益显著提高。“每亩每年可以节省生产成本60元,户均每年可以增加收入1300元左右。”国家统计局怀远调查队专项走访调查得出的权威数字对于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不仅如此,“一块田”改革,也为土地流转和产业调整带来了更多可能,使得很多贫困户脱贫攻坚有了相应基础。

“比如80亩地要考虑到20户人家,里面有几户不愿意,整个80亩都谈不下来,并地以后,只需要和4户到5户谈,这样就比较容易。”前几年,怀远县绿亨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褚思敢把部分大田作物改为冬季种西瓜、夏季种蔬菜,从中尝到了效益,他想要再流转些土地盖大棚时却遇到了困难,“一户一块田”改革让他顺利地一次性流转农户土地近千亩。

“像褚思敢这样的家庭农场,在全乡已经达到136个,比实行‘一块田\’之前增长30%。”怀远县徐圩乡党委书记蔡永告诉记者,改革后,大户流转的愿望得到极大提高,尤其是新型家庭农场、新型的社会化服务大户、种植大户,他们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都变为了现实,该乡近150户贫困户顺利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减少了经营风险的同时,解决了无劳力、“种地难”和“经营难”问题,实现了稳定、持续增收。

农户分散的零星地块变成了整片的大块地,使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徐圩乡仅对水利设施进行简单的整修便实现了农民种植高产水稻的愿望。2017年该乡实行“旱改水”2万余亩,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涉及贫困户近50户。同时,万亩西瓜、蔬菜等设施农业也在蓬勃发展。

解放劳动力 致富有动力

“以前俺家23亩地,分成了11块,大的3亩多,小的只有几分,只能用小机械或者人工收割,进度慢,夏收少说也要一周,孩子们还得从外地工厂请假回来帮忙,耽误工资,浪费路费,如果碰上雨天,麦子就烂在地里了,现在小田调整合并成一块大田后,半天就能收完,孩子们也能安心打工挣钱了。”徐圩乡殷尚村农民邵志辉对“一块田”改革带来的劳动力解放印象深刻。

推行“一块田”改革后,现在每家每户的地都集中在一起,农机手耕种收割加起来不过两天时间,怀远县探索出一条“农机托管在前,农民外出挣钱”的新路子,也为老弱病残贫困户脱贫提供了动力。

离殷尚村不远的徐圩乡永红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以前,一些贫困户尝试养殖家禽,但由于人力不足、技术缺乏、规模太小,很难脱贫。目前,该村通过怀远县民富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平台集中代养的方法,“公司+贫困户”抱团发展,带动从土地耕种中解放出的贫困户搞养殖致富。该村贫困户刘全刚告诉记者,经过村里牵线,他购买的鸭苗由合作社代养,现在土地耕作上大大降低了劳动量,加上身体病弱的他还被介绍到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托管的鸭子收入加上工资共有近3万块钱。而像刘全刚这样把鸭苗放到合作社托管的贫困户,在永红村还有70户。

“一块田”还为土地社会化托管服务带来了极大便利,徐圩乡依托怀远县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全程托管工作模式,2016年对宗庙、黄元两个贫困村进行农业产业扶贫,为农民提供统一耕作、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销售“六统一”社会化服务,大大降低了农户种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了亩产净收入,直接为建档立卡的179户贫困户解决了“无劳力”“无能力”问题。2017年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期,该合作社给黄元村调配了2台自走式喷雾机,2000亩地六七个小时就能全喷洒一遍。“由于子女不在家,往年都是自己背着药桶打药,现在只需要按照合作社的要求把防治赤霉病用的药配好,具体的喷防环节都交给合作社的专业人员,防治效果有了明显提高,粮食也能卖个好价钱。”徐圩乡黄元村60多岁贫困户黄秀美高兴地说。

怀远县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跃告诉记者,合作社不仅在喷防方面改变了当地传统的劳动方式,也在品种的更新换代上帮助农民做出改变,合作社计划在黄元村进行粮种繁育,老百姓一亩还能再增收100元。

截至2017年底,怀远县累计完成“一块田”互换并地14.1万亩,涉及13个乡镇、66个村、297个村民组,正在开展的村民组50个、面积约3万亩。仅徐圩乡已完成并地118个村民组,合并土地面积近6万亩,涉及农户近8000户,其中涉及贫困户约500户1100人,合并土地约5000亩。下一步,该县将把“一块田”改革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对能种地,愿意种地的贫困户,重点帮扶引导,利用连片土地优势,调准种养结构,使每户贫困户都有一项特色产业,并能持续稳定增收;对不能种、不愿种地的贫困户采用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贫困户和新型农业主体有机结合,切实帮贫困户降风险,促增收,实现真脱贫。

新闻推荐

孕妇早产大雪封路 蓝天救援队打通生命通道

在家人照料下,何文静和儿子在医院接受治疗。本报讯(记者陈昂文/图)1月11日,怀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内,产妇何文静正在病房内照顾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回想起前两天的早产经历,她仍然心有余悸,同时也感到温...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