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兴 始于涂山 □潘顺成
涂山,以其雄、奇、秀、灵著称于世。涂山是皖北地区最高山,其雄踞淮河中游,原属怀远,现划归蚌埠。半个多世纪,我曾数登其山,不知其“味”。再登山时有大禹研究专家高群先生同行,方知涂山奥妙所在。
高群最新创作了一首诗《涂山禹颂》,内容是这样的:淮河中游有座山,大禹治水到此间,栉风沐雨平水土,三过不入佳话传。候人歌,望夫归,留下真情爱满山。华夏之兴,始于涂山,多少人间大爱,流传千古。中华大地有座山,夏涂联姻在此间,同舟共济邦本固,地平天成开新篇。斩防风,会诸侯,留下青史刻满山。华夏之兴,始于涂山,多少丰功伟绩,永垂千古。
用高群这首诗作为本文的开头,颇有气势。
话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奉上旨,在涂山南麓,举行天下部落首领会盟大会,万国诸侯云集涂山,各部落首领日夜兼程,奔赴而来。独有防风氏部落的首领,所率人马,目无组织,一路游山玩水,姗姗来迟。祭天之前,大禹怒曰:予承天意会盟,汝不敬,非不敬我也,是对上天的不敬啊。有令不行,何以服众?遂杀一儆百,斩防风氏于涂山之上。防风氏血流不止,雨水冲刷,流淌至涂山脚下两个村庄,把村庄的大地都染红了,两村村名一直沿用至今,上洪(红)、下洪(红)。防风氏倒下后,化为睡石,仰面朝天,首南尾北,体长十余米。防风氏及其随从被埋葬的地方至今尚存,就在涂山脚下淮河岸边的曹洲湾,名曰:“防风冢”。宋代诗人苏轼《濠州七绝·涂山》:“川锁攴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樵苏已入黄 庙,乌鹊犹朝禹会村。”诗中所说的汪罔,就是被斩杀的防风氏。
据《左传·哀公七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方舆胜览》云:“禹娶涂山氏之女。后代因其功而立庙焉。本朝命有司以岁六月六日祭”。除此之外,《左传》中有“穆有涂山之会”的纪录,记录了西周周穆王效法大禹也在涂山召集过的另一次涂山之会。在对《史记·楚世家》的注释中也有提到“穆王有涂山之会”。此外《水经注》《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说文解字》、晋《太康地记》、唐《广舆记》、《通鉴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北宋《太平寰宇记》、《明史·地理志》等都记载了大禹在涂山娶妻涂山氏,会诸侯的事情。由此可见,涂山声名鹊起,绝非徒有虚名,空穴来风。大禹30岁治水那年,涂山氏女风华正茂,芳龄十八,路上巧遇,一见钟情,遂娶涂山氏女为妻,婚后不久,大禹劈山导淮,建立功勋。至于华夏众省,纷争大禹,其实并不矛盾。汶川(或北川)古代史料记载是大禹的出生地,浙江绍兴是大禹的死葬地。安徽蚌埠涂山,是大禹娶妻、生子、会万国诸侯的地方,也是大禹一生事业达到顶峰最为辉煌的地方。河南中原地区是大禹建立夏王朝及建都(阳城)的地方等。各地相继建立禹庙,均说正宗大禹之地,自有史为证,无需多辩。
涂山位于蚌西,濒临淮河,毗邻怀远,荆涂双山,本连体兄弟,只因阻碍淮水东流,淮水泛滥,殃及无辜。经大禹的卓越治理,神斧劈山,打通了淮水向东流的渠道。向东远眺,群峰连绵起伏,绵延数十里,一脉相承,东山乃为龙首之地,纵观其山,大有乌龙摆水之势。向西远眺,淮河、涡河、天河、芡河,牵手拥淮。淮水蜂拥而至,一路咆哮,直奔洪泽湖。此峡口,辗转盘旋,水流湍急,曰:荆山峡。
荆涂瞭望,两岸青山翠绿、殿宇庙堂,散布山腰峰巅。淮河碧水汤汤,船帆片片,山清水秀,婀娜多姿。徒步登山,展眼尽望,遍山拥绿叠翠,山坡下榴果挂满枝头。今年天怪,秋雨绵绵,好在登涂山,雨止天阴,观景无伤大雅。纵目四顾,峰峦叠翠,尽收眼底。云雾之间,荆山祠庙一片金黄,青松披衣,楚楚动人,不由得令人想起古人的名句:“山得水而明,水得山而媚”,“水如青罗带,山似碧玉簪”。身处涂山之巅,大有一览众山小,超脱世尘的空旷感觉。
沿着涂山古朴蜿蜒羊肠小道缓缓行走,抬首突见路旁立石碑一块,高2米余,台(古通怡yi)桑二字苍劲有力。此笔迹是北大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手书。台桑在《辞源》里的解释为:启的出生地,涂山之阳。台桑还有来历,传说远古时,人类生存和繁衍是头等大事,桑林是青年男女幽会极佳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心情愉悦,欢快交合,随即怀孕生子。因此,人们把这里视为爱情神圣的地方。现台桑附近有一种树,遍布山坡,说它是桑树,它不是桑树,但树枝叶片形似桑树,应是古桑树的变种,故此地和台桑有着密切的联系。
涂山名石众多,沿古道前行,行数米,有系马石一块,高2米余,原石被人为破坏,后经水泥人工焊接而成,只是没有旧日的风采了。“系马石”、“台桑石”,二石相隔不远,是大自然赐予涂山的男女生殖崇拜图腾,大山为证,形象逼真。
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涂山有圣泉。沿山道斜插西北山径小路,有泉一眼,乃圣泉,又名灵泉。四字阴阳凹凸雕刻于石壁之上。圣泉乃苏东坡亲自提笔书写,号称天下第四泉,其书法蛟龙摇尾,笔墨苍劲。细观此泉,泉水清澈透明,饮一口,细细品尝,果然甘甜清冽,滑润爽口,名泉之水,绝非浪得虚名。传说灵泉二字乃宋濠州知府刘仲光手书,值得称奇的是灵泉二字之下,有段文字,字隐石中,天晴时字不现身,雨天洗石,方能彰显,你说神奇不神奇。有篇报道,“一瓶矿泉水浇出涂山灵泉千年之谜”说的就是这段文字,它是记录怀远最早的文字,比怀远县名的由来还早两年。天下十大名泉,荆涂双山独占二泉,圣泉排四,白乳泉排七。
登上主峰,豁然开朗,陡然一座天然屏障耸立眼前,巨大石壁,镌刻着斗大的墨字“定国石”,字迹雄厚苍劲。终因时间关系,玉液泉未及亲往。不知道涂山之上,还有多少名泉名石待探。
山上有“候人兮漪石”是大禹三过家门不入,其妻子唱候人歌的地方,而“望夫石”是大禹妻子期盼丈夫早日治水成功归来团聚仙化成石的地方。
涂山最为震撼的是望夫石(启母石)。山路陡峭,顺坡而下,猛抬首西望,三十米开外,果然目睹人形巨石一块,高高屹立于眼前,传说她就是大禹妻子涂山氏的化身。禹妻怀抱一儿,目不转睛,神情悠然,观望东南方向,她期盼丈夫早日治平水土,凯旋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化而为石……世人为这一凄情哭啼的美丽传说感动,代代相传,并称其为“望夫石”而家喻户晓。据高群先生考证,此石是最古老的人工石雕刻化石,全国都极其罕见,已经得到众多考古专家认可,此望夫石(启母石)绝非天然而成。令人称奇的是从不同的方向观看巨石,乃一石三面相。
顺石阶而上,抬首见上书“禹王宫”金灿醒目。门首两旁:“空山垂四壁,古庙独千秋”;门庭楹联对曰:“万国会冠裳,仰拜赓歌,协帝勋华承尧舜;千秋谙俎豆,报功崇德,兴王景运启商周。”平添了古祠的古韵风采。
禹王宫俗称禹庙,或题为“有夏皇祖之庙”。它始建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蚌怀水陆要道,自古兵家必争,日寇侵华,屯兵驻扎怀远,为摧毁中国人民的信仰,曾焚烧其庙,赶走道人。祠庙几废几兴,依然耸立,皖北人民多来此朝拜,特别每年阴历三月二十八,数十万之众,从四面八方云集涂山,场面震撼,庙会热闹程度,唯有亲临,方能感受庙会盛况。
庭院之右,青砖筑“香炉”一座,名曰:“香火寮”,明神宗万历年间所建。庭院之左,功德碑一块,详细记载建庙功勋之人。禹庙东墙竖碑如林,古往今来,名人题匾,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禹王宫院内有千年古银杏两株,岁月沧桑,古树被雷火所焚,已经枯死。留下了“先有树,后有山,大禹问树几千年”美丽的传说。宋人苏轼曾感慨:“山外青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黄庭坚赞曰:“老树参天欲化龙。”如今南首古杏,枯木返老还童,从枯根中突发新苗,碗口粗细,茁壮成长,直插云霄。
禹王宫西院,今有雌雄百年杏树两棵,据说是千年老杏树种子所生。雄树,不生果,树干笔直,苍健挺拔,枝叶茂盛。雌树,生果,树冠似蘑菇雨伞,树枝交叉攀生,体姿丰满,青苔布身,仿佛穿上青衣绸缎,百余树瘤嵌生盘缠树身。古语千年古杏方生瘤,这百年杏树也生瘤,它携古树之基因,取日月之精华,被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在银杏树家族中实为罕见。
自禹王宫出山门,秋风扑面,云淡天高,空气清新,顿觉豁然开朗,人至仙境中。
新闻推荐
喝酒后,你还骑电动车吗? 一男子骑两轮电动车酒驾,被拘役一个月,罚款2000元
本报记者何沛“一辆电动车撞到我的车上,车主满身酒气地爬起来,然后又歪歪扭扭地骑车走了。”近日晚上,市民高女士开车就遇到这么惊险一幕:一名男子酒后骑电动车,在航华路撞到她的小车,电动车主竟然不顾...
怀远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