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月亮是乡村的灯 ◆唐晓勇

淮河晨刊 2017-11-06 16:20 大字

小时候,我特别害怕晚上,因为村庄的夜晚到处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一盏小小的煤油灯便是全家唯一的照明宝物,母亲用它纳鞋底,父亲用它打算盘(父亲是村里的会计),我则靠它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发光的宝贝,听惯了鬼故事的我,晚上竟然不敢独自到屋后的厕所里解手。幸好,天上还有月亮,那是乡村夜晚天空高悬的明灯,给我乡村的童年带来无尽的欢乐。

月亮走,我也走。那硕大美丽柔和皎洁的月亮,是乡村夜晚永恒的记忆。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不知不觉在故事声中入睡,是那么吉祥和快乐。

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的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了。我悄悄走近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的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小心地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地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蛐蛐。

夜深了,母亲站在村口喊“回家睡觉了。”我才恋恋不舍地向家走。抬头望望月亮,忽然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发现一个惊喜,忙大声地向同伴喊:“喂,三毛子,你看,月亮跟着我走呢。”三毛子举目望去,也激动地叫起来:“不对,它在跟我走呢。”“你撒谎,它明明跟着我。”我不相信三毛的话。“就是的,就是的,不信你看,我走一步,它就跟一步,我停它也停。”三毛急得脸红脖子粗。“你骗人,不和你玩了。”我气冲冲地往家去,一边走一边看月亮,它的的确确在跟着我。

第二天,我向老师告状,说了三毛“说假话”的事,老师却说:月亮喜欢每一个聪明的好孩子,它会送每一个孩子回家,你们说的都对。

至今,我也不知我和三毛究竟谁说了谎。

吃月饼和摸秋是童年时我对农历八月十五晚上的期待,月饼不是每次都有,但摸秋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的。所谓摸秋,就是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我们可以趁着亮如白昼的月光到村头的地里自由地采摘成熟的庄稼秋果,而且第二天村民们不准骂谁偷了他们的庄稼,相反谁家被摘得越多谁越高兴,因为那样预示着他家的运气来年更好。

我早早扒了几口晚饭,便和几个小伙伴迫不及待地相约在村头,兴奋地摩拳擦掌,我们要各显神通摸到自己喜欢吃的秋果。月光水一般地泄在大地上,地里成熟的玉米、毛豆、南瓜、高粱发出淡淡的清香,仿佛披了一层白纱。田野里很静,我们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随着一声“出发”,我们便急冲冲地淹没在月色下的庄稼地里。我前几天“踩点”时就瞅好了狗子家的一块花生地,猫着腰迅速冲到地里。前几天刚下过雨,土地正墒,手一捋,花生便连秧子从土里拎上来,一粒粒饱满的花生实在让人欣喜。我忙捋下,塞满了口袋。毛豆正嫩,我闪身进入豆地,撩起褂子兜毛豆,明天用盐水一煮,就是难得的美食。对了,还有玉米,当我钻进高高的玉米地时,二狗子已经掰了好多。我已经拿不下了,就把玉米的外壳三下五除二地剥下系在一起甩在肩上……

摸秋不算偷。这个有趣的中秋习俗是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我知道可能今后也就没有了,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快乐了。

如今,月光依旧如水清凉,月亮依旧挂在天幕,却不再像一盏明亮的灯,因为童年不再,村庄不再。

作者单位:怀远县淝河中心校

新闻推荐

徐圩乡“三项举措”整治农村环境

本报讯(郝一凡)为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建设好美丽乡村,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环境,徐圩乡以重宣传、建机制、抓落实“三项举措...

怀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怀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