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弘扬石榴文化 传播石榴美名

蚌埠日报 2017-10-11 18:10 大字

石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人回味。

在怀远县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中,石榴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悠久的历史而显得尤为厚重。怀远石榴盛誉久驻,在1400年前就有文字记载,清代时已蜚声南北,清嘉庆年间编修的《怀远县志》土产卷中载:“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在荆涂二山的传统石榴园内,至今仍保留古石榴树千余株,现已成为怀远县不可多得的石榴文化和旅游资源。

近年来,怀远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石榴的规模种植、品牌培养和深度加工。目前,怀远石榴栽培面积3.5万亩,年平均总产3500万公斤以上,产值3.5亿元。在2016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怀远石榴”品牌价值为8.74亿元人民币。

为了叫响“怀远石榴”品牌,自2015年以来,怀远县已成功举办了2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在周边省市乃至全国业界形成较大影响,石榴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市民及周边民众的盛大节日。在此过程中,怀远县委、县政府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延伸产业发展、品牌战略、创新发展上,依托石榴文化旅游节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发展、旅游推介等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经济效益。

该县还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石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将石榴栽植与旅游开发密切结合,与荆涂风景区规划、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规划、茨淮新河旅游规划衔接,积极打造河湖山水景观、农家田园风光的旅游新格局。

在怀远民间,同样活跃着一批致力于传播石榴文化的文艺爱好者。

榴花诗社是怀远本土成长起来的文学团体,多年来致力于传播、推广石榴文化。“诗社的名字就取自怀远的名片石榴,以石榴最鲜艳的一面石榴花命名,热情、奔放、充满活力。”榴花诗社首任社长安家石告诉记者,诗社成立十年来,已经发展会员近百人,遍布海内外,同时成立了上海、杭州、宿州、固镇等地分社,对弘扬石榴文化,传播石榴美名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石榴为题材的小说、戏剧、绘画、剪纸、诗歌、民歌、儿歌、散文、楹联、谜语、歇后语、典故、传说等多姿多彩,俯拾即是。《凤阳府志》、《怀远县志》等古志书中,就载有李白、韩愈、欧阳修、苏轼、朱熹等人吟唱石榴的诗文。新中国建立以来,花鼓灯《榴花红》、剪纸《百子石榴图》、玉雕《榴开见喜》、国画《榴硕图》、灯歌《石榴歌》等更是不胜枚举。”在安家石看来,怀远不仅培育出全国著名的良种石榴,也孕育出五彩斑斓的石榴文化。

诗社成立以来,会员积极深入基层尤其是石榴种植生产一线取才,多次开展以石榴为主题的书画展、诗歌展、摄影展、笔会等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会员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被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中国文艺协会、中国楹联学会等收藏与展出。

“石榴文化研究在我县已有很好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挖掘石榴文化资源,弘扬石榴文化,营造精神家园,使这一优秀的特色文化,更好地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怀远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徐圩乡 全力做好防汛排涝工作

本报讯(戴娇娇)近两日来,持续强降雨使怀远县徐圩乡部分低洼地区出现内涝现象,面对气象部门预报近期阴雨天气仍将持续的实际,该乡迅速行动,强化措施,积极做好防汛排涝工作。该乡通过短信平台及时向群众...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