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荆山镇“三大革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蚌埠日报 2017-09-27 13:03 大字

本报讯(吴高翔 孙昶)秋风送爽,天高云淡,阵阵桂花香味扑鼻而来。行走在怀远县荆山镇城区街道上,原本凌乱的街道变得干净整洁,平日里随处可见的果皮纸屑、墙壁上的“牛皮癣”广告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街道两旁的小商小贩规范经营,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今年以来,荆山镇按照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的目标,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环境治理,围绕“清垃圾、清杂物、净化水体、绿化家园”的目标,把农贸市场、餐饮小店、垃圾站点、老旧村庄、棚户区等死角盲区及公路、桥梁、河流、污水排泄口沿边沿线的脏乱差治理作为突破口,全面清除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楼道前房屋后等重点部位的生活建设垃圾,先后取缔垃圾临时堆放点13处,清扫、清运卫生死角垃圾350多立方米,平整巷道路面550多米,治理臭水沟5处2200多米。看着自己居住的环境一天天变好,居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对创建工作举双手赞成,并积极参与一起携手共创,自觉地加入到20多支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志愿者队伍,对随地乱倒垃圾的行为全力制止、劝阻,督促居民自觉维护、爱护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该镇采取各区域分片包干、集中攻坚等整治方式,着力解决脏乱差、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问题,把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作为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抓手,围绕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泥杂物、清理乱堆乱放,改农村旱厕、改牛栏猪圈、改柴棚茅屋,让农家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镇创建办把冲水式卫生公厕与乡村生态、山水和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从改变农村居民如厕难的小事着手,结合美丽乡村布点规划,在17个村逐步普及无害化卫生公共厕所建设。先后在白莲坡、猴洞、支湖、涡南等8个村,建设了水冲式厕所46座,有效地增强农民卫生意识。行走在村庄水泥路上,抬眼可见公共卫生厕所醒目的标识,走进大约7平方米的空间里,没有蚊蝇、没有异味,所有物件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厕所门前的洗漱池还让人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镇扶贫工作站结合***措施的落实,在管护厕所中开辟公益性岗位,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所长”,每座公厕门口,都张贴着一张《卫生厕所使用须知》,上面清楚地写着管护人的姓名,全镇安置了46个贫困家庭就业,“三大革命”还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额外收入。

该镇水利部门严格遵照“河长制”工作细则,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方位保护河道水环境,确保辖区内河道、大沟、水塘“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先后组织专人、设备,因地制宜对辖区内的芡河、涡河、淮河、梅郢大沟、老河湾大沟进行沿岸整治和清杂清淤,对河道坡面及两侧生活建筑垃圾进行了清理和人工捞漂,累计清理约20余公里,清理河道垃圾100余吨,清理梅郢大沟、老河湾大沟和34个村居的排污沟渠、下水道、排涝沟淤泥、杂物880立方米,河道沟渠“洗脸净面、瘦身清肠”初见成效。该镇不仅在河流、大沟设立了“河长”,还在沿河沿沟的村居聘了“保姆”,打捞水面漂浮物,清除河道、沟渠等水域及周边的滞留垃圾物,实现水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目标,按照统一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了“每日一巡”巡查巡护制度,落实巡河、管河、治河责任制。每天安排村居“分河长”负责早晚巡河,发现水面有污染物,及时安排专人清理。“河长制”的推行,不仅改变了河流、沟塘水环境和周边环境,还让城乡居民逐渐从旁观者变成了环境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形成了“人人关心河道、爱护河道、保护河道、美化河道”的强大合力。

自“三大革命”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提升。目前,荆山镇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拆旧、换新,绿化、美化”布局,把镇内省道、县道、镇村居主干道沿线打造成为美丽的风景线。

新闻推荐

怀远第三届石榴节开幕在即

本报讯(记者年福烨通讯员梅向利)日前,记者从怀远县相关部门了解到,第二届中国石榴博览会、第七届全国石榴生产与科研研讨会、中国怀远第三届石榴节将于2017年10月11日—13日在怀远举行。据悉,此次石...

怀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