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美 人美 生活美 美丽乡村风光无限 本报记者 苗成韬

淮河晨刊 2017-09-25 10:40 大字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蚌埠市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规划布点357个中心村,已建和在建省、市、县级中心村258个;开展建设的乡镇44个……在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一个个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代表着农村生活环境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习惯的悄然改变。

垃圾不见了 公厕干净了

走进禹会区长青乡宗洼村,乡村小道上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种着盛开的鲜花,各种公益广告随处可见。

每天早上,宗洼村村民张桂荣推着里面坐着孙女的婴儿车,一手拎着一个铁皮垃圾桶,自觉地把垃圾倒入村里的垃圾桶内,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以前村里环境不好,垃圾桶也少,大家也都很随意地丢垃圾,现在村里环境整治好了,变得那么漂亮,而且到处都是垃圾桶,谁还会乱丢垃圾哦。”张桂荣说,宗洼村建成美丽乡村之前,村容村貌却并非如此。“以前村民房前屋后堆放的都是杂物和垃圾,农村道路也坑坑洼洼,村里显得脏乱。”

“房前屋后都是花花木木,村里变干净了,漂亮了!”张桂荣对建成美丽乡村以后的宗洼村十分满意。

农村厕所改革一直是农村环境治理一大难题。“以前都是旱厕,蚊虫环绕,厕所里面臭气熏天。”宗洼村支部书记石荣芹说,“十分影响环境。”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宗洼村大力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在村南北两头,建成了两座现代化公厕,并安排了专人每天三次进行保洁,彻底改变了宗洼村过去家家有旱厕的状况,使村里的卫生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宗洼村的公厕内部,不仅干净整洁,没有异味,还安装了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如厕。

“现在公厕比以前的旱厕真是好得太多了,没有苍蝇蚊虫乱飞,里面也特别干净。而且夏天上厕所也不用汗流浃背地挤在几平方米的小旱厕里遭罪,公共厕所里面还放上了檀香,香喷喷的,真是让俺老汉见识到不一样了。”宗洼村村民杨连素竖起了大拇指,“公共厕所建得好,比以前强多了。”

美丽乡村搞活“美丽经济”

走进怀远县淝河乡马路村,桃树、梨树、女贞、香樟……居民的房前屋后处处有鲜花、林木装点,非常美丽。几只鸡摇摇摆摆、闲散地走在果树下。

2016年,马路村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要多种树!”骆家祥在村委会上拍了板,“种树可以让村里变美,让群众富裕。让子子孙孙都能享受上种树的红利。”在骆家祥的大力推动下,马路村中心村新栽种上了25000多棵树木,如今,马路村中心村平均每名村民都拥有20余棵林木。树木装扮了村庄,也给村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张俊美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妻子丧失劳动能力,常年卧病在床,张俊美本人也因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2015年,张俊美在村里的帮扶下成功脱贫,为了把张俊美“扶上马再送一程。”村里为他栽上了30多棵桃树,养了十几只鸡。如今,看着自家的桃树挂了果,张俊美心里也乐开了花。“再等一年,这些桃树就全部能结果,卖了桃子和小鸡,未来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张俊美喜笑颜开。

同样由于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还有固镇县连城镇禹庙村。

禹庙村内3米多宽的水泥路面平整干净,村中千亩荷塘,碧叶接天。

“听说村里搞美丽乡村建设,要整改过去脏乱差的村容村貌,还要铺路修桥。”在外地做了10余年建筑生意的村民周海斌回到家乡,将家里的千亩稻田改种成了经济效益更高的莲藕。

“莲藕种植有着巨大商机。我们家乡禹庙村地处怀洪新河、包浍河交汇处,三面环水,灌溉方便,十分适合搞种植。”周海斌说,“过去村里道路难走,莲藕运输不便,村容村貌脏乱差,也不便搞观光旅游。现在好了!”

周海斌一口气流转了1000多亩稻田,除了进行莲藕种植,还引进了30多种荷花品种,今年还搞起了荷花观光旅游。

盛夏时节,70岁的郭兆金坐在凉亭下赏着荷花,摇着蒲叶扇纳凉。如今他家的7亩地流转给了周海斌,人清闲了,收入却不比以前少。“自己种地很辛苦,年纪大了也种不动,田里一脚踩空,就要在床上躺几天。”郭兆金说,“现在地租给海斌种了,农忙时还能给他帮帮忙,赚点零花钱。收入比以前只多不少!我现在就在家养老,看看咱村的荷花,这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

美丽乡村点亮回家路

今年50岁的任翠凤和丈夫回到了老家洪曹村,往年一直在浙江义乌打工的夫妻俩,这一回家,就不打算再出去了。“这次一回来,家乡变化太大了。到处都是绿树红花,以前臭水沟也变成了清水渠,还有了荷花塘和健身广场!”

固镇县王庄镇洪曹村也是建成的美丽乡村。如今的村里紫薇花开,争奇斗艳。沟渠纵横,林木森森,道路平阔,屋舍俨然。

老家建设美丽乡村让任翠凤惊喜万分,怀着对未来美丽生活环境的憧憬,在村支部的号召下,任翠凤和村民们一起主动对自家房屋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村落,白墙黛瓦、鳞次栉比。

“这趟回来感觉家乡变美了,回来就不想离家了!”任翠凤承接了村里保洁员的工作,负责村里新建水冲式公厕的日常管理和垃圾清扫保洁,每天能有80块钱的收入。“看到家里变美了,俺家儿子也准备带着媳妇回老家,他准备搞蚯蚓养殖,进行创业,我们老两口就准备在家帮儿子咯。”任翠凤说。

这段时间,任翠凤每天晚上都去村里的广场上,和乡邻们一起跳广场舞。“在外打工哪有机会跳舞锻炼。村里给咱们请了广场舞老师,来教我们跳舞,锻炼了身体,感觉一天的劳累烦恼也都没有了。”任翠凤告诉记者,“咱洪曹村一到傍晚,出来的人可多了,村民都爱到荷塘边散步,或者去玩这些健身器材。大家打打招呼,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这才是家的感觉。”

生活习惯悄然转变

美丽乡村建设,改变的不仅是环境,也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

涡南村是怀远县的一个美丽乡村,村里干净整洁、鸟语花香、绿植红花处处皆是,一幢幢仿古居民小楼林立,是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在这座村落里,改水改厕已经全部完成,村民喝上了自来水、使用上了水冲式厕所。

“过去村里都吃井水,但是井水不够卫生,只是看起来很干净,水一烧开,水垢特别多,吃多了容易引发结石。”村民孙伟说,“水泵压力小,有时房子高一点,井水就不上来。”

另一个令孙伟感受最深的就是居民如厕习惯的改变。“以前都是旱厕,现在自家都有厕所,还有干净整洁的公厕、方便、卫生。”孙伟说,“一开始村里要推倒旱厕,大家伙都还反对,觉得没了旱厕怎么上厕所,哪有在家上厕所的。但如今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还是在家如厕方便。”

“过去使用旱厕时,晚上我们很少喝水,免得夜里还要起来上厕所。而且每天晚上临睡觉之前,无论刮风下雨,固定都要摸黑出门去厕所。如今卫生间装有马桶,方便多了。不用担心这、担心那。”孙伟说,“尤其是对老年人来说,十分方便。老年人腿脚不灵便,起蹲不便,家里有了厕所,省心也安全。”

任翠凤作为村里的保洁员,也同样感受到了大家生活习惯的变化。“洪曹村以前垃圾遍地,现在村里变美了,而且随处能见到垃圾桶,大家都主动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保洁也不太费力。”任翠凤说,“我觉得大家的素质真的提升了,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的坏习惯都被摈弃了。可能是因为环境变美了,大家不好意思把自家门前环境给糟蹋了。”

此外,在任翠凤看来,村里打麻将、聊闲话的人少了,锻炼身体、跳广场舞的人多了起来。“过去,洪曹村里没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农闲时,村民们就爱集中到村里杂货店里,打打麻将。要不然就三五人聚集起来,聊聊东家长、西家短。”任翠凤说,“现在有了广场舞、有了健身器材,还有了书屋,打麻将的、说闲话的人少多了。我觉得邻里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本版摄影 刘晨 苗成韬

图片说明

①9月22日,怀远县苏集村,花红柳绿,楼房成排,水系贯穿。

②日前,固镇县连城镇浍南村,成排楼房、远近苗木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

③9月21日,固镇县仲兴乡孟庙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

④禹庙村的千亩荷塘。

新闻推荐

包集镇 党员助贫困户收获花生

本报讯(王绪谦)近日,怀远县包集镇罗元村两委干部、县下派第一书记、包村干部,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主动帮扶贫困户崔北新收获花生,解决了他家生产上的困难。崔北新因残致贫,劳动能力弱。今年,他家种植了5...

怀远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