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村女娃求学记 本报记者 李景

蚌埠日报 2017-09-14 12:10 大字

这是陈婉凤第二次进城。

第一次也是来蚌埠职教园区。那是在8月,陈婉凤和父亲来到这里的蚌埠工艺美术学校,和这里的校长碰了面。陈婉凤那时才知晓,她不仅不用出去打工,还可以进城上学,心情顿时从失望转向了明朗。

陈婉凤家住怀远县陈集乡陈集村,这是怀远县最北边的一个村落,村子在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现有贫困户71户。陈婉凤家里清贫,父亲陈怀伟以前在工地打工时不慎从高楼坠落,导致耳膜破裂,听力受损,身子骨也不如以前硬朗,被鉴定为二等残疾。

母亲不识字没有工作,还要照顾13岁的妹妹,全家只靠父亲偶尔外出打些零工度日。正因如此,陈婉凤上学晚,都18岁了才从陈集中学毕业。

可毕业后咋办?一家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发愁。初中毕业,家境贫寒,懂事的娃心里明白,她应该出去打工贴补家用。可考试成绩还不错,陈婉凤心里也喜欢上学,继续求学的渴望是强烈的。但也只能心里想想,不敢明说。

8月的一天,作为陈集村的帮扶单位,市交通局的工作人员来此走访,了解到陈婉凤的情况,便迅速帮忙联系学校。既要就业有出路,又不能有高额的学费,反复筛选沟通后,蚌埠工艺美术学校向陈婉凤抛去了橄榄枝。

只要陈婉凤来上学,三年的学费全免。除此以外,对于陈婉凤这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学校还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贫困资助金。在其三年的学业中,有两年可以享受到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而在生活上,进入园区后,一年的住宿全免,还免费给其提供暖水瓶、凉席等生活用品,保证她拎包即可入住。”蚌埠工艺美术学校副校长张良树说。

9月8日是报到的日子,只见陈婉凤推着她心爱的粉红色拉杆箱,背着书包,一大早就来到了职教园区。学校可真大,陈婉凤和父亲顺着大路摸索着,在引导员的帮助下,终于报了名。

瞅着手里刚领到的天蓝色暖水瓶,陈婉凤直乐呵。这是她第二次进城,未来的三年里,这里就是她的家了。要靠自己的双手扎根这里,以后把爸妈都接进城,陈婉凤心里默默下了决心,走向未来的步伐也更加坚定了。

新闻推荐

怀远县:修复生态 坚持绿色发展

图为治理后的怀远县经济开发区梅桥二号沟。“不到四天时间,原来的污水经过处理,已经达到了四类水的标准,只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态修复,整个大塘的水质将得到彻底改变。”9月13日上午,记者跟随蚌...

怀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