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蚌埠市成为医改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 看病就医会有哪些新变化?

淮河晨刊 2017-09-07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 陈艳春

谈到医改带来的变化,家住怀远县龙亢镇苏圩村的支胜光,明显感觉到看病便宜多了。贫困人口就医兜底政策,让他在治疗尿毒症期间,省去了许多自费支出。而公立医院告别以药补医机制后,更让他明显感觉到药费下降了很多。“就医不仅方便了,更省钱了。”支胜光说。

9月6日,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近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通知,蚌埠市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15个国家级示范城市之一。作为医改首批国家级示范市,蚌埠市医改对老百姓看病就医到底有哪些利好影响?接下来,蚌埠市医改还将有哪些大动作?

A 医改对老百姓看病带来利好

药品带量采购 就医买药便宜了

今年60多岁的李先生,在蚌医一附院方便门诊,为患有糖尿病的老伴开药。“一共便宜了18块钱。”李先生说,老伴患糖尿病多年,药一直不断,从2015年4月1日开始,他每个月帮老伴拿药的钱逐渐减少。

很多像李先生老伴一样,患有慢性病,对药物依赖性比较强的门诊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药费降低了,看病负担减轻了。

蚌埠市实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正常调整机制,打破“以药补医”的局面,破除医院逐利机制,促使医生回归看病。同时,蚌埠市推进医药联动,实行药品带量采购,组织全市约100家市、县、乡三级公立医疗机构成立采购联合体,在国内率先实行单品种竞价谈判和打包带量采购,单品种药价降幅25%,打包带量采购药价平均降幅19%,总体节约资金约1.65亿元,有效降低了药价,市属医院药占比降幅达十五个百分点。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药费的下降。

分级诊疗 “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现在得了病,不用非得往大医院挤,很多病在乡镇医院就能治,实在不行,乡里医院一个电话就能帮忙转到上面的医院。”徐静如因头晕头痛到燕山乡卫生院就诊,接诊她的是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当需要转院时,医生帮她联系了第一人民医院,并为其办理转诊。进一步确诊后,徐静如又回到了燕山乡卫生院住院治疗。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大医院”医生,享受“大医院”的治疗,没有了以往长途奔波的辛苦,少了排长队、等专家的烦恼。像这样的就医体验,如今在蚌埠市,已成为老百姓看病最真实的感受。

蚌埠市自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实施分级诊疗以来,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制定了《蚌埠市医疗联合体暨医疗集团建设实施意见》等制度,构建了以协同服务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了以资金、技术、人才、利益等要素为纽带的内部合作机制,引导人才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

远程诊疗 小医院里与大医生“面对面”

住在龙湖嘉园小区的80岁老人张保祥因患糖尿病足到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诊他的是原市二院消化内科医生孙长红,由于老人有糖尿病,他不敢贸然诊断,就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的远程诊疗门诊,联系上市二院内分泌科医生陆明。老人只要坐在远程诊疗门诊内,高清画面显示在屏幕上,那边陆明医生坐在市二院的远程会诊中心,可以看到并做出诊断。孙长红说,经陆明医生诊断老爷子需要入院治疗,就安排在市二院病房给老人留了张床。

像张保祥这样,在乡镇或社区卫生院就诊,通过远程视频会诊平台系统,由市级甚至省级医院的医生给出诊断结果、治疗建议的患者不在少数。

医联体单位、医供体单位之间的远程诊疗正在逐步建立。除了第二人民医院,固镇县还是全省县域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建设的首个试点县,率先完成了医学影像及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了远程医学影像诊断。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远程影像会诊系统连接固镇、怀远、五河三家县人民医院的医学影像中心,实现县级医院拍片初诊、省级医院阅片审核、进行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并进行远程教育培训。

医学检验实现互检互认

以前不少市民去医院看病时有这样的感觉,同是一样的病,在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如果换一家医院,即便在病情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同样的检查还要重新做一遍,患者费时费力更费钱。这种局面在蚌埠市已被打破。

蚌埠市已建立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畅通检查检验绿色通道。引入优质社会资本,整合53家医疗机构检验资源,与上海兰卫合作组建“蚌埠市区域医学检验(病理)中心”,率先推动医学检验结果互认,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如果患者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检验,可以享受到与大医院同等的检验结果,且只需要付在小医院看病的钱。“患者检验结果,医院间可联网共享,全城检验结果互认,既便于质量管理,也可减轻患者负担。”市卫计委医政科负责人介绍。

更多市民有了“私人医生”

“签了家庭医生,就交了5块钱,又能免费体检,还有医生上门随访。跟医生、护士都熟了,有什么问题直接找他们,方便。”住在孙郢村的赵汉云说,她家离社区医院就几百米,跟医生护士都认识,像好朋友一样。

公立医院改革以来,蚌埠市完善服务模式,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服务,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蚌埠市率先在中心卫生院设立健康体检中心,定期组织辖区内农村居民进行健康体检,根据体检结果提出分类指导建议;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医疗保健信息,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知识咨询、转外就医选择建议等服务;逐步引导辖区内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序就医的良好习惯。

B这些就医福利不久将会实现

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国内先进医疗水平

蚌埠市被确定为皖北区域医疗中心,根据规划,到2020年,蚌埠市基本构建起皖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包括: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建设、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精神疾病防治中心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基地等。

蚌埠市着力将3所医院(蚌医一附院、蚌医二附院、市三院)打造成医疗技术在省内起引领作用,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医院,2所医院(市一院、市二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水平,1所医院(市五院)达到三级专科医院水平,1所中医院(市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实现就医“一卡通”

不少居民在社区医院等已经建立了健康档案,去不同的医院,也会留下诊疗记录。但居民健康档案太“死”,且大多数医院都是“各自为政”,无法在医院查看患者健康档案、之前病史及检验检查结果等。

为破解这一难题,蚌埠市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10大系统功能整合,积极开展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云平台建设,率先实现了县医院与三级医院的影像资料互联与共享,方便了群众就医。将来,蚌埠市将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并动态更新信息;积极推广居民健康卡,实现就医“一卡通”。同时,建设市、县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全面发放居民健康卡,坚持居民健康卡的专属、通用、交互和开放功能,实现居民身份识别、基本健康信息存储,以及跨地区、机构就医和费用结算,促进居民个人电子健康信息动态实时更新。

“一刻钟”医疗机构服务圈

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到7.5张,每千名常住人口护士数要到3.48人,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规划保留现有市区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新增7个),最终实现城市居民“一刻钟”到达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圈。

新闻推荐

物联网让传统农业面目一新

智能手机,可以实现远程田间管理,就在几年前,这还显得不切实际。不过,如今在怀远县部分区域,手机种田却已经成为现实。2015年,怀远县获批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县,经过2年多的发展,该县两个物联网应用示范点...

怀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