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相进上班记 本报记者 贾铁成 文/图

蚌埠日报 2020-11-24 07:54 大字

保洁和整理包装工作强度不大,老周干起来游刃有余。从修鞋匠,到“流浪汉”,再到车间工人,固镇县连城镇贫困户周相进做梦都没想到,今天的他在就业驿站的帮助下,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实现了稳定脱贫增收,幸福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48岁的周相进原是连城镇大周庄人,2014年,因身患残疾,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身材矮小,无法从事重体力活,20多岁时,他把自己的田地流转出去,换了一台修鞋机,打算靠修鞋手艺自力更生。

“那时候,每天早上拉着修鞋机上县城摆摊,菜市场、居民区、马路边、小巷子,哪里有生意,俺就往哪儿钻。”回忆十多年前的修鞋生涯,老周说,因为没有固定摊点,生意总是时好时坏,一个月下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有时一天能挣10-20块,有时只有三五块,如果遇到恶劣天气,一连几天没有生意也很正常。”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周的修鞋生意越来越难以为继,“修鞋的少了,生意自然就不行了,收入也越来越少。”大环境的改变,让老周感到无能为力,最终只好放弃修鞋,过起了流浪生活。两年的流浪,让他尝尽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困苦,“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特别苦。”

2014年,周相进回到家乡,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关怀下,他享受到了低保等相关政策,日子一天天好转。但倔强的老周并不满意,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凭着双手多挣点钱,过更好的生活,“虽然有残疾,但俺有手有脚能干活,不能让村里人看不起,拼尽全力也要争口气!”

正当老周满腔豪情无处施展时,2018年,在镇政府招商引资政策鼓励下,返乡创业青年曹明浩在固镇经济开发区创办了味香居食品有限公司,并作为就业扶贫驿站,向当地群众和贫困户敞开大门,这为老周实现自力更生创造了条件。

进入工厂后,企业给周相进安排了厂区保洁和整理包装工作,虽然工作相对零碎,但强度不大,非常适合老周。“工厂就在家门口,每天工作不累,中午免费提供午饭,家里有事随时请假,每个月工资能到三千元,这样工作搁哪找去?”采访中,老周笑容满面地说,自从进厂上班,不仅收入比过去好上十几倍,就连人也变得自信起来,“以前穷得没脸见人,搁村里抬不起头,现在生活真变好了,说话腰杆也直了,心里感到特别踏实!”

其实,因就业改变生活的不止老周一人。据了解,自从味香居成立以来,该企业已经在当地成功扎根落户,年销售额早已突破千万元,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先后带动15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三千元,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脱贫增收奔小康。

新闻推荐

菊花丰满园香

本报讯(记者庞贵军文/图)11月6日,固镇县城关镇团结村信诚苗木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六七十亩金丝皇菊、婺源皇菊进...

固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固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