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 固镇县濠城镇东荀村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

蚌埠日报 2020-05-06 08:08 大字

曹金道正在加工汽车零配件□本报记者庞贵军文/图

4月27日,记者从固镇县城出发,沿329省道向东至濠城镇,进入017县道后转入村道行进有7公里左右,来到了与五河县搭界的东荀村。

春日下的东荀,屋舍俨然,道路整洁,绿植葱郁,静谧安然。置身其间,很难想象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的省级美丽乡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一路走高。这一逆袭蜕变的“密码”,他们是如何找到的呢?

拓展种养产业助推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是产业振兴。

“前几年俺们村也没啥产业,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多,村里6000多亩地,种的大多是小麦和玉米,有几户养羊的,规模小,成不了气候。村里的沟塘一签就是五年十年的,收个几百块钱……村集体根本没钱来干事。”谈到过去,东荀村党支部书记丁汉坤一言难尽,“只要说到俺们村,就一个字,‘穷’,大家守着几亩地靠天吃饭,既没有脱贫的想法,也没有致富的思路。”

“不能躺在贫困窝里等着‘送温暖’。”

彻底拔掉穷根,必须要有自己的产业,唯有产业强了,自身“造血”功能有了,才能实现持续增收。这,成为东荀人的共识。

2019年,东荀村先后试水中药材、精品水果和优质油菜等特色效益农业种植。“今年午收后,我们将在村里试种黄蜀葵,它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茎秆中提炼植物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酱等食品的制作。关键是,这一亩黄蜀葵能有5000元左右的效益,第二年,种植的成本会大幅减少,只要做好田间的维护管理就行了。”濠城镇党委组织委员郭传铜说,现在村里已育苗120亩黄蜀葵,由于其是新生事物,村民在种植之初会有些顾虑,为了引导和加快产业发展,午收后先由村集体率先种植30亩,成功后再大力推广,而且这黄蜀葵卖出后,贫困户还可以从中分红。

据了解,东荀村相继把56个种植大棚、100亩桃园租赁给东荀苗圃专业合作社和个人。“这种大棚并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各类蔬菜大棚,而是发展红叶石楠、牡丹花、鸡草花,以及观景花木等绿化苗圃育苗的大棚。”丁汉坤介绍,去年村里仅这两项土地租赁,就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14万余元。

相较于过去传统山羊养殖规模小、不集中、低产出的问题,东荀村利用扶贫项目和资金,扩建6个养殖大棚,并租赁给安徽争华羊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湖羊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年出栏2000头,村民人均获益3000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又多了一笔84000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东荀村收回所有沟塘,通过挖掘生态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垂钓、采摘等全产业链乡村生态旅游,与垓下遗址景区遥相呼应。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高效农业转变中,东荀村立足当地资源,探索新型经营方式,逐渐走出一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现代特色农业之路。

引入实体经济润泽东荀活力

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最有力支撑。

在东荀村纺纱公司,记者看到,厂家维修安装人员正在对15台口罩耳带机进行调试。“我们利用选派资金、下拨党费和村级收益,在村部西口进行征地、装变压器、通电通水,现在建设的这个厂房面积有近一千平方米。”东荀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许军告诉记者,租赁这处厂房可为村集体带来4万元收入,解决村里三十多人就业,每人每月有3000元工资。

在与纺纱公司负责人荀李的电话中了解到,公司现阶段主要生产口罩的耳带,待一切运转正常后将上线羽毛纱,增加产品品种和技术含量,丰富产品内涵。“羽毛纱是近年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的一种花式线,织成的织物光泽柔和,布面丰满,装饰效果好,而且羽毛纱不易掉毛,可大量使用在衣、帽、围巾、袜子和手套上。”

以企业为龙头、股权为纽带、村集体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应对贫困村发展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弱、增收效益不明显的问题。

“去年通过租赁厂房,实现了4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我们对纺纱公司二期厂房进行扩建,收入会进一步增加。”丁汉坤介绍,建厂房收租金的方式,为村里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产性收入。现在我们正在考虑用村集体收入对纺纱公司进行投资入股,将“死钱”变为能产生长期收益的资本。

“死钱”变“活钱”,这不是东荀人的突发奇想,而是尝到甜头后的再出击。

2018年,濠城镇通过招商引资,安徽虞美金菊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垓下居委会,投资2000多万元发展大皇菊、金丝皇菊的育苗、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2019年,东荀村利用50万元中央扶持资金对其投资,获得了8万元收益。今年,东荀村对该公司追加投资20万元用于建设冷库项目。

近300平方米的冷库里,整齐摆放着大皇菊、金丝皇菊的半成品和成品。置身其中,菊香包围,直抵心扉。

“去年,我们公司没建冷库,菊花全部要拉到蚌埠市区总部进行加工和销售。”该公司负责人康学道告诉记者,这来回的成本增加不说,菊花的品相和品质也难以得到保障。现在好了,有了冷库,不再来回折腾,帮我们解决了最为棘手的问题。

提高带贫能力美化人居环境

土地效应、项目效应和资金效应的联袂叠加,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两委的“腰板”直了,服务能力强了,说话办事底气足了,而村民们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致富奔小康也更有信心了。

坐落于东荀村的蚌埠市荀氏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汽车空调配件及机械配件、传感器等,为国内外主机厂配套,年产值100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元,纳税30余万元。

在该公司,记者找到了正在加工汽车零配件的贫困户曹金道。“父亲几年前去世,母亲智障。过去在杭州干电脑绣花,计件制,多的时候万把块钱,少的时候三四千块钱。拿到手的钱是不少,可到了年底,却剩不了几个。”曹金道说,现在在这里干活快三年了,每月有四千多块钱工资。

“能余到钱吗?”

“能,花销比外面小,还能照顾到母亲。”

“现在在厂里干活的有二十多人,要不是疫情影响,能有三十多人在这里忙活。”濠城镇党政办副主任陈威说,市场对传感器和配件的需求逐年递增,这几年荀氏公司产品市场前景良好,销售收入也是连年增长。村里在充分调查和分析后,准备投入资金与其合作,建设一批新的生产车间,增加村集体收入,进一步提高剩余劳动力就业率,增加村民及贫困人口收入。

一旁的郭传铜接过陈威的话补充说,与荀氏公司合作发展,不仅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参与生产增收,还可以带动当地包装、运输业等产业发展。“刚才我们在纺纱公司看到的是一期工程,二期投产后,因其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我们将与企业联手对人员开展培训,上岗后他们的工资会更高。”

村集体账上有钱了,村“两委”想的更多的是改善民生,加快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面貌和村民生活环境质量。

“去年,我们光伏发电收益有12万多元,加上村里的土地租赁和投资收益,总共有50多万元收益。”许军说,光伏发电的60%用于贫困户分红,公益岗位在原有10个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1个,还有村里17座公厕的建设和维护等等,“贫困户在享受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扶贫等政策的基础上,还通过扶贫产业项目分红、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和扶贫产业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同时,开展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并开发设置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

与此同时,东荀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建设广场、新装路灯、农户改厕、道路硬化、庭院硬化等,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按照现在这个势头,今年东荀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保守估计能达到60万元。”郭传铜说。

如今,东荀村已形成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民生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循环,一幅幅家富、村美、民乐、人和的幸福画卷正铺展开来。

新闻推荐

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4月23日,固镇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在快递公司张贴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贴。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行为,该所将预防...

固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固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