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下别有天 徐玉向

淮南日报 2020-04-20 08:01 大字

淮河流域的文明与华夏文明、夏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淮河流域的文明在中国历史上究竟处在什么地位?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还是淮河流域?

淮河,古之四渎之一,为古人类繁衍生息重要区域。自秦之后,她几乎就被战争捆绑在一处,自公元1128年南宋时期黄河首次夺淮入海口至中华民国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她在战争之外又重重地加上了一条水患。在此之前淮河流域文明被挖掘得还是不够充分,常把她依随于黄河长江之后,更有甚者将她列为黄河文明的一个分支。

随着裴李岗文化、侯家寨遗址、双墩遗址、凌家滩遗址等的发掘和发现,我们逐步揭开了被长期掩埋的淮河流域文明的神秘面纱。

与垓下城址近在咫尺的小蚌埠双墩文化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986年试发掘中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经过碳十四测定,它距今已有7300年历史。这个只有拳头大小、神采飞扬的新石器时代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圆圆的眼睛炯炯有神,小小的嘴巴露出微笑,眉弓突出,椭圆形脸颊两侧各有五个戳刺点连成一斜线,额头中间椭圆形的同心圆清晰可见。这个淮河流域先民们创造出的远古的“东方微笑”,就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有力证据。

去年初冬,我一早跟随由市作协组织的“走基层”活动组到达了固镇县濠城镇。来濠城之前我只知道这里是垓下大战的故址。

在垓下,公元前202年的那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战,楚汉战争终结的同时,也开启了具有四百年国祚的汉王朝,开启了华夏文明中的汉文化。

我以为虞姬才是这场名传千古的爱情故事中的主导者。姑且不论项王起兵之时是否遇到虞姬,一路征战唯有她相伴左右。在项王兵败如山陷于绝境时,虞姬牺牲自己,为爱留了一条生路,这不仅仅需要勇气和智慧,更体现古代女子从一而终的传统美德。纵观历史,美女才女因感情纠葛不清被戏说者不知有几,唯虞姬只有一个楚霸王,似为他而生,他兴我兴,亦为他而殒,我死他生,绝不同寻常随波逐流的凡间女子。

也许正因为虞姬不带人间烟火的气质才让楚汉之争变得更加富有神韵,那场大战只能定格在历史的风烟中,而虞姬在成就了一位名传千古的悲剧英雄同时,她的爱情故事如同温淳的淮河水日夜浸润着这片满载伤痕与沧桑土地。

进了遗址展示馆,我竟然邂逅一场惊喜,垓下之战遗址竟然掩着一座史前城址!这个文化遗存与我近期正在研究的《淮河流域文明发展溯源》相关课题联系紧密,更确切地说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支撑。

众所周知,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为龙山文化的源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重要阶段,距今4500年至6500年之间。“垓下史前城址的建造年代为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约4500年”。

垓下遗址主体为一座坐北朝南依水而建的城址,城址外面便是古淮河的支流古沱河。现残存墙体高出外侧地面2至3米,且大都保存完好。北城墙的顶部发现排房,与城墙走向一致,打破了城墙顶部,又被大汶口末期至龙山初期地层叠压。房屋为长方形浅穴式,中间有隔墙,由5大间和1小间组成,地面和墙壁内有白灰抹光痕迹,地面与墙脚结合部施以红色彩绘线条,室内残存有一些生活用器和工具。

在城址台基顶部和四周共发现11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其中7座瓮棺,4座竖穴土坑。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座城址中还发现了史前地震的遗迹。

垓下城址是大汶口文化腹心地带之外首次发现的城址,是已发现的大汶口文化城址中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也是目前淮河流域发现的唯一一座大汶口文化城址,专家誉其为“大汶口文化第一城”。

垓下城址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闪亮地标,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研究淮河流域文明的一个里程碑。

这真是,垓下之下另有城,垓下之下别有天!

新闻推荐

3月份“安徽好人”榜单揭晓

日前,经专家委员和公众代表推荐评议,朱建波等17人入选3月份“安徽好人”。他们是:抗疫一线因公殉职、用奉献诠释担当的蚌埠...

固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固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