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潜在隐患

安徽法制报 2019-12-11 10:50 大字

□本报通讯员单永才 王啸林

近年来,固镇县不断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增强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新的矛盾和问题,为全县经济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各专业调委会共成功调处纠纷2000起,兑付赔偿金近1000万元,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固镇县在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中建立“三道防线”。一是建立义务调解员和纠纷信息员队伍。全县共有义务调解员2632名,纠纷信息员1962名,调处的触角延伸到集镇、村(居)各个角落建立了第一道防线。二是在村(居)设立规范的调解室。聘请基层老党员、老村干、老教师、大佬支、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及“两代表一委员”为村级人民调解员,负责调处户长和义务调解员等调处不成的矛盾纠纷,发挥第二道防线作用。三是完善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庭的规范运作,主要调处矛盾纠纷受理中心移交和部门、村(居)上交的未调处成功疑难矛盾纠纷,发挥第三道防线作用。

固镇县在创新矛盾纠纷排查调节工作中,先后推出了“一个平台受理、两级分流办理、三种方式衔接、四个流程办结、五项举措保障”的“12345”工作模式,在组织队伍、载体阵地、机制制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拓展和进步。其次是抓住重点,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根据矛盾纠纷发生和调解组织建设的现状与特点,着重巩固提升已成立的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医保社保、食品安全、征迁拆违、土地纠纷、劳动纠纷调委会建设,进一步规范其工作流程和调解公信力。与此同时,又组建了物业管理、环境保护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专门聘请退休的法律界人士和法律服务所的人员,并由县政府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款40余万元,用于此类矛盾纠纷的化解。目前,全县人民调解基础扎实、活跃丰富,行政调解专责明确、作用明显,司法调解主导关键、效果突出,三种方式调解也由“自由搭档” “制度化联接”渐入 状态。

新闻推荐

种植罂粟三千余株构成犯罪获刑五年

本报讯(赵丽梅)听别人说罂粟的小苗像白菜一样能吃,而且味道不错,就种植了一些,结果被巡逻民警发现,经清点总共3201棵...

固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固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