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打造生物基材料产业高地
参加首届中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的嘉宾在蚌埠市生物基相关企业参观。■主持人语
生物基材料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学品。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资源的日渐趋紧、生物基材料由于其可再生、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正逐步成为引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主导产业。
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和发展,蚌埠市在生物基材料产业方面,已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打造了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技术创新平台,攻克了高光学纯乳酸制备、丙交酯纯化、聚乳酸合成等技术难题,培育了以丰原集团为龙头的一批行业骨干企业,集聚了利夫生物呋喃聚酯等一批科技成果,以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呋喃聚酯、塑木复合材料为代表的产业发展链条基本形成。
作为打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的重要抓手,蚌埠市高度重视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本月10日,首届中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蚌召开,业内专家和企业家围绕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华山论剑”,盛会将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影响力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蚌埠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有什么优势,如何将蚌埠生物基材料产业做大做强。本期深读周刊特邀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做客《党报会客厅》为您解读。
●在绿色经济风起云涌之际,蚌埠市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生物基材料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生物基材料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的过程中,蚌埠市着力搭建了一系列创新平台,以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张国威蚌埠市发改委工业与高技术产业科科长
●生物基产品主要指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生产的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和绿色能源,可广泛应用于健康、医疗、农业、生态环保、能源等领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如果把产业基础看成是生物基材料产业生根发芽“土壤”的话,科技创新就是那颗具有魔力的“种子”。
王传虎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石油基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大量使用后就成了难以治理的“白色污染”,生物基材料可再生、可降解,代替石油基塑料后,就能达到绿色及环境友好的目的。
●不为现有优势所陶醉,不为存在不足而畏难。在蚌埠市委市政府强力支持下,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李云政蚌埠雪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度对话
集聚发展态势已成
◎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生物基材料企业24家,2018年,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23%。
主持人:11月10日,首届中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蚌埠召开,蚌埠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再次站在行业发展的“C”位。生物基材料是近年来蚌埠市贯彻落实“创新之城·材料之都”战略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前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张国威:生物基材料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学品,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资源日渐趋紧,生物基材料由于其可再生、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性,正逐步成为引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绿色经济风起云涌之际,蚌埠市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生物基材料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十二五”以来,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迅速,集聚了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骨干企业,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了以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聚酯(PBSX)、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生物基呋喃聚酰胺、生物质塑木复合材料为代表的生物基材料产业体系,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框架已经形成。
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生物基材料企业24家,中粮生化燃料乙醇、雪郎科技苹果酸等产品产能规模全球最大,丰原集团建设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聚乳酸生产线,利夫生物开工建设了全球首条呋喃聚酯千吨级示范线,L-乳酸、柠檬酸、D-乳酸、聚乳酸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塑木复合材料等众多产品占据国内重要市场。2018年,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23%。
王传虎: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其它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以及物理等方法制造的新材料。生物基产品主要指以生物质材料为原料生产的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和绿色能源,主要有沼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可广泛应用于健康、医疗、农业、生态环保、能源等领域,表现在终端产品上,生物基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时装、家具、家居、户外产品及工业产品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经过多年来培育发展,蚌埠已形成以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脂、呋喃聚酯、塑木复合材料为支撑的“三聚一塑”生物基产业发展体系。
固镇经济开发区聚乳酸产业链条已经形成。目前已集聚生物基材料企业10家,建成了年产30万吨氨基酸系列产品、60万吨淀粉糖、3万吨VC及衍生品、5000吨维生素B6、1000吨叶酸、5000吨氨基葡萄糖、6000吨泛酸钙、1万吨明胶等项目。开工建设了15万吨L-乳酸、10万吨聚乳酸、1万吨D乳酸、1万吨聚乳酸纤维、2万吨聚乳酸聚酯,3万吨生物基L-苹果酸等项目。同时年产150万吨L-乳酸、100万吨聚乳酸、50万吨聚乳酸纤维等一批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这些项目实施后,蚌埠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聚乳酸生产基地。
淮上经济开发区PBS、PEF为代表的产业链基本形成。目前已集聚生物基材料企业6家,建成了30万吨燃料乙醇、5万吨生物基复合材料、5000吨L-苹果酸、2万吨苹果酸、1万吨富马酸、5000吨生物降解材料等生产线、2.5万吨苯法顺酐等生产线。开工建设了2万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6000吨呋喃聚酯等项目,引进了2.5万吨正丁烷法顺酐、50万吨生物复合材料等项目。还有一批生物基材料即将开工。
李云政:当前我国生物基材料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市场需求量将超过1800万吨,并逐步走向工业规模化实际应用和产业化阶段,其中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聚合物产业化应用走在最前面,而这两种生物基材料蚌埠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国内外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生物基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曾经引发“白色革命”的塑料,是工业生产及制造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材料,而过去所使用的塑料基本上都以石油为基础原料,石油基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既不可再生,也不能降解,大量使用后就成了难以治理的“白色污染”。而生物基材料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性,代替石油基塑料后,就能达到绿色及环境友好的目的。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最新统计表明,2018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塑料制品6042.15万吨,全年累计消费塑料制品超过13314万吨,其中还有一部分为进口产品,其中30%约4000万吨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餐饮具、购物袋等,这其中又有40%的制品约1600万吨最终成为“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在纤维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纤维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达4919.6万吨,其中聚酯纤维约3600万吨。未来生物基纤维有望在各个应用领域有效替代传统石油基纤维材料,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及低碳经济增长的亮点。
创新引领风头正劲
◎目前已建成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累计授权发明专利436件,制订国家、行业标准20项。
主持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基材料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支撑,蚌埠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的一极,在生物基材料领域取得哪些创新成果?
张国威:自主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的过程中,蚌埠市着力搭建了一系列创新平台,以创新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已建成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建成安徽省聚乳酸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14个省级创新平台,建有院士(博士后)工作站6个,累计授权发明专利436件,取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5项,共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20项。
丰原集团组建了安徽省聚乳酸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掌握了乳酸发酵、提取、聚合、拉丝、注塑等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并突破了纤维素原料生物转化关键技术。雪郎科技建成了安徽省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工程实验室,在富马酸绿色制造、苹果酸色度消减、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缩聚及共聚改性工艺等核心生产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突破,淀粉改性与共混技术的突破,实现了产品的高性能与低成本。利夫生物与中国科技大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呋喃基生物新材料的技术研发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对生产工艺路线的优化,已形成呋喃基生物新材料单体5—羟甲基糠醛及呋喃二甲酸的千吨级生产能力。
王传虎:蚌埠发展生物基材料优势独具,这种优势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产业基础方面,二是在科技创新层面。如果把产业基础看成是生物基材料产业生根发芽“土壤”的话,科技创新就是那颗具有魔力的“种子”。
生物基材料涉及到生物制造、化学制造、工业制造等领域,其中与化学工业的关系尤其密切,早在1943年,蚌埠的化学工业就已经萌芽,解放后蚌埠的化工产业更是获得了长足发展。1956年,青岛实业化工厂骨胶车间和安徽省供销社天长县丁酸化肥厂迁入蚌埠,成为蚌埠化工厂和蚌埠江淮化工厂,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一批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生物制药企业先后建成投产,至1985年,全市化工企业已达34家,企业职工7212人,固定资产达7437万元。改革开放后,蚌埠化工企业经历了兼并重组整合,形成了一批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企业。
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准备了肥沃的土地,蚌埠人对化工产业的近亲感也为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化工产业的集聚发展为蚌埠生物基材料产业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力量。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将生物基材料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吸引了长三角地区相关企业来到蚌埠投资兴业,这样就使得蚌埠成为生物基材料的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创新的高地。
李云政:生物基材料是一片崭新的领域,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厉兵秣马,国内不少城市也跃跃欲试,发展生物基材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创新,目前在创新领域蚌埠已经先行一步。
创新是雪郎科技一路前行的动力,如果没有创新,雪郎科技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雪郎科技刚落户蚌埠时年产销售额仅有几百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雪郎科技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3亿余元的科技公司,从产品结构上看,当初只有苹果酸单一产品,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数十个品种的全系产品。近年来,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企业每年科技创新投入1000万元,先后开发出生物降解材料BPS和塑木复合材料等产品,这些生物基材料创新成果,将为企业赢得发展的先机。
蚌埠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找准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切入点,由于受到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江浙沪一带的相关企业一定要内迁,它们到底迁哪里去?长三角是生物基材料终端产品的生产基地,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这就要求靠近原材料产地,而蚌埠不仅有距离近的地理优势,还有便捷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同时由于蚌埠具有多种层次的化学工业人才,既有大量的一线工人,也有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管理者,加上政府见识早行动快,蚌埠的生物基材料产业一定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
思路明晰奋力搏击
◎生物基材料产业为蚌埠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蚌埠生物基材料产业的目标与路径。
主持人:生物基材料和硅基新材料是蚌埠打造“材料之都”的两翼,同时也是打造蚌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在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方面,如何集聚各方力量,实现产业腾飞?
张国威:绿色发展是中国制造的不二选择,生物基材料产业是蚌埠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首届中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蚌埠召开,众多国内生物基材料领域的权威学者及企业家相聚珠城“华山论剑”,已经将世人的目光吸引到淮河之滨的这方热土。
生物基材料产业为蚌埠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围绕强化产业组织推进,成立了以王诚市长任组长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围绕明确产业发展路径,会同中国国际咨询公司编制了《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围绕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蚌埠市推动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围绕提升科学决策水平,组建成立了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围绕强化产品推广应用,出台了《关于推广应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防止白色污染的实施意见》。围绕强化产业支撑,成立了由市招商与对外合作中心牵头的生物基材料产业招商小组。围绕提升产业承载能力,组织实施了固镇经济开发区和淮上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围绕提升产业影响力,会同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举办了首届中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大会。
王传虎:从刚刚制订的《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我们看到了蚌埠生物基材料发展的美好未来。规划提出,到2025年,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500亿元,形成产学研结合较紧密、产用协同良好、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体系。重点优势领域快速发展,集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园。到2030年,生物基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着力将蚌埠市打造成为安徽省生物基材料新兴产业重大基地、全国领先的生物基材料之都、全球最大的聚乳酸产业集群。
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聚乳酸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800亿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70亿元,呋喃聚酯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塑木复合材料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PA56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亿元。到2035年,依托海外丙交酯原料基地,聚乳酸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吨,带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
李云政:成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制订产业规划,提出发展目标,理清发展路径,成立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召开首届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大会……这一系列举措,让我们看到了蚌埠市委市政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决心和勇气,给全市生物基材料企业以极大的鼓舞,对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在我们为蚌埠市生物基材料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平台建设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知道自己所存在的短板。尽管目前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和下游产品开发应用已处于国内前列,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产业链条有待完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上呈现出集中于上游L-乳酸等单体的分布状态,产业链中、下游的深加工企业较少。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下游加工应用仍处于产业化示范阶段,且仅限于包装材料、餐饮具、农业、纺织、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缺乏优势品种和知名品牌,品牌影响力缺失;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亟待突破。总体而言,整个产业链缺乏规模化生物基材料构建的终端用户和生产性服务企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有机联动机制,缺乏有效衔接,整个产业仍处于有技术缺规模的局面。二是产品推广有待强化。作为新型面料,聚乳酸纤维等技术门槛高、市场认可度不强,从产品推广到消费者认可并接受需要过程,原料替代、过程替代、产品替代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开展聚乳酸材料改生研究,提高下游产品性能,降低成本等,是蚌埠生物基材料产业化面临的重要问题。
不为现有优势所陶醉,不为存在不足而畏难。在蚌埠市委市政府强力支持下,蚌埠市生物基材料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新闻推荐
固镇县城关镇张桥村村民的心路历程,正如村里那座崭新的木栈小桥 一头连着奋斗一头连着家
美丽乡村张桥村的木栈小桥,垂柳依依,环境幽美。11月16日,初冬季节,踩着枯黄的落叶,经过一座踏上去咯吱作响的木...
固镇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固镇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