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吟诵传承下去 访固镇县吟诵学会会长朱晓飞

蚌埠日报 2019-05-29 08:49 大字

本报记者贾铁成

吟诵,是中国古老的诵读方式,即用乐音的方式有节奏地诵读古典诗文,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5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固镇县城关镇,采访固镇县吟诵学会会长朱晓飞。初次见到朱会长,她慈眉善目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一袭旗袍的装扮显得优雅庄重。“不好意思,麻烦你上门采访,最近一直在忙着今年的端午诗会工作分不开身。”朱晓飞一边邀记者坐下喝茶,一边表达歉意,谦虚的开场白让记者感到了读书人的文化涵养和谦虚有礼。

朱晓飞自幼受家庭熏陶,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尤其对于诗词楹联用工颇深。近十余年来,她不断学习,业余时间创作了千余首诗词、楹联作品,多次在各级赛事中获奖。然而,正当诗词创作不断取得成就时,她却选择了吟诵作为文化兴趣的主攻方向。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谈及志趣的转向,朱晓飞告诉记者,2013年,她在学习诗词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南开大学叶嘉莹老师的诗词吟诵,“第一次发现诗词还可以这么读,在慢声长调吟诵中,我能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从此,她对吟诵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从网上学到线下学,从书本学到老师带,一步步走来,朱晓飞渐渐从门外汉成长为当地吟诵界的佼佼者。

让一项濒临失传的文化活下来,不仅要做好传承和保护,更要培育文化的土壤,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为此,朱晓飞对吟诵推广不遗余力,多次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文化讲座,或举办相关诗会,并在2015年成立了固镇县吟诵学会。2016年下半年,朱晓飞以吟诵学会为阵地,每周末义务开展一次传统文化讲座,讲座涉及诗词吟诵、书法赏析、诗词创作等,精彩的内容大受欢迎,几乎堂堂爆满。此外,她还组织多场文艺节目,希冀通过诗会、朗诵、戏曲、汉服、器乐等方式,进一步传播吟诵等古典文化,其中端午诗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

“吟诵是一把钥匙,它包含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更渗透着中国文化的魅力。”朱晓飞告诉记者,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爱,她会一直把吟诵这一传统推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吟诵,爱上吟诵,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农民诗人赵美新

“翠笏凌空,欲破青天飞去;彤云绕顶,还将紫气聚来。”4月20日,在刚结束的庐山首届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上,这副描写庐山...

固镇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固镇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