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味道 □任志刚

蚌埠日报 2019-03-21 08:13 大字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刚出成都火车站,我脑子里似乎就只剩下这首《成都》了。当我疾步走在春熙路上时,时间恰好是23点30分。我感觉现实和歌曲的唯一不同,就是这里所有的灯似乎都不想熄灭,有点24小时疯狂的意思。

玉林路的小酒馆,是年轻网红们的打卡之地。咱虽然也喝两口小酒,可这样的小酒馆或小酒吧聚集区,已不是我等观瞻之域。去哪呢?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可是让我们记住他“家乡”的好像只有这成都了。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公元760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并居住。公元761年春天,茅屋落成,世人称“成都草堂”。他在“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中提到的一草堂便是成都草堂。现在的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句,就是杜甫在草堂所作。漫步在这草堂之中,我无法设身处地的感受杜甫当年颠沛流离的感觉。虽然没有了昔日的艰辛,可我依旧能感受到他,或者是读懂他忧国忧民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天的我站在他当年居住的草屋前,看着斑点阳光透过茂盛的竹林点点洒在草屋上空,屋前是几名貌美女子的茶艺展示。女子的一颦一笑和一举一动,恍惚间让我感觉到,前世的杜工部和今世茶女子的重叠。或许也是这样的天,杜甫倚在门口的竹椅上,捻着胡须,欣赏着传统的茶艺表演。当绝句成形之时,他也会品口茶来给自己点个赞吧。

当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旁栽满花木的小径,他在《客至》诗中写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的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于此,数度毁损又几经修复。今天,在这曲径通幽的小径上,一边看一边听,会让你心生静谧。当这蜿蜒的红墙突然跳入你眼帘时,心中多少还是会惊叹。惊叹这世间还有如此通透之地!红墙,灰瓦,青石板路,配以高高低低的绿竹为衬,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漫步于此,让人唏嘘不已。

从历史的年轮中走出,再去宽窄巷子看一看。宽窄巷子是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是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窄巷子的沿街传统特色立面保存完好,其中以院门的形式最为丰富。每家每户的大门均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材料、不同朝向、不同尺度,有屋宇式、石库门等等。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整个街道的主调呈现出清代的特征。沿着巷子的小径优哉游哉地走着,且不问每个院落有啥,只是随意的时而赏一赏展窗上的摆品,时而“对话”展现当年历史的半浮雕作品,就足以让人身临其境、对话古今。都说建筑是空间的表皮,是空间历史感的外部表象。在这宽窄不一的巷子里,通过这些实体界面的强化和渲染,就已经让历史街区重塑出了空间的时间厚度。

成都的气候,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多云雾,日照时间很短。上午还是艳阳高照,下午风云变化,整个世界就雾气蒙蒙了,这就是所谓的民间谚语“蜀犬吠日”的形象描述。所以这样的天气,成都才会产生火锅这种饮食模式。要我说,与其在小酒馆里喝着小酒,不如在火锅店里涮着毛肚。成都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火锅文化。有则笑话,说飞机飞到成都上空都会闻到火锅的香味,所以入川不吃火锅怎么行?到了成都,不管之前咱做过什么火锅攻略,也不管什么火锅的品牌,就闻着这味道,就可以随机地直奔着一家火锅店去了。拿起菜单,点上特色菜品,在焦急的等待中,任凭火锅香味蹂躏着你的味觉和嗅觉系统。环顾火锅店,八仙桌,长条木凳,火锅壁画,已勾勒并传承出古色古香的火锅文化。店内三五成群、三三两两皆能坐下涮着火锅。觥筹交错间翻飞的竹筷,一头是在沸腾汤汁中愈加饱满的各色菜式,另一头则是聊不完的琐碎世事。一口锅、一围炉,一桌人,一锅红汤串联起的各种情愫,就是成都人的生活百味。红白鸳鸯锅,鲜艳的红油,飘飘荡荡的红辣椒,整锅的牛油锅底围起了中间的白汤锅底,再泼上够分量的牛油,吃起来就是川式老火锅的麻辣鲜香。余下的工作,就是把我这个外乡人完全的裹挟在这火锅文化下的饕餮盛宴中了。

成都,是我最钟爱的城市之一,在我“品味”全国众多城市的途中,成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站点。人,走的地方多了,辗转过很多地方,总会有一些他乡成故乡的感觉。成都,虽然不是我故乡,可是它独特的文化底蕴足以吸引我并产生长久一生的感觉了。

作者单位:固镇县杨庙乡人民政府

新闻推荐

丰原“退市进园”项目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最好注解

3月19日,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丙氨酸分厂,技术人员在控制室通过电脑查看设备运转情况,调整相关数据。...

固镇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固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