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产业转 带着农户干 固镇县王庄镇推行“四带一自”模式

蚌埠日报 2018-10-17 15:09 大字

□本报记者 贾铁成 通讯员 戴龙 文/图

喜皇食品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将新收的花生卸车。

工人在蓝耀电子加工厂扶贫车间忙碌

编者的话

今天是第五个扶贫日。

2014年8月1日,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设立扶贫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日前,本报记者来到固镇县王庄镇,与镇村干部谈,到合作社、乡村企业、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看。通过采访了解到,王庄镇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大力推行产业发展“四带一自”模式,即各类基地(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模式,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实际效果。

截至今年9月底,全镇1262户贫困户,主体带动订单864户,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436户,主体带动就业73户,贫困户贷款与合作社合作经营、自主发展贷款累计金额2032.5万元,一个产业丰富的现代化乡镇正日益成形。

王庄镇的实践表明,产业扶贫,是最有力的扶贫方式。王庄镇的做法值得借鉴。

农民合作社保障收入

一个个青色的瓜蒌挂满枝头,抬眼望去绿油油的瓜蒌田一眼望不到边。10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庄镇西南村和顺瓜蒌专业种植合作社生产基地,该基地的2000亩瓜蒌接近成熟,即将收获。“瓜蒌基本上已经长成,再过半个月左右,等到青瓜变黄就可以采摘了。”基地负责人马钜告诉记者,虽然受雨水影响,今年的瓜蒌产量略有减产,但每亩均产150斤瓜蒌应该问题不大,“减产的损失虽然不小,可我们通过加工制成品的办法能适当弥补。”交谈中,他颇有自信地向记者介绍了基地试生产的袋装瓜蒌籽产品。

2015年,和顺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当年,合作社就流转土地1000多亩,带动130多户村民从事瓜蒌种植,并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实现种、产、销全流程管理。农户不但有土地租金可拿,还可以到基地务工,瓜蒌收获后又能赚一笔,可观的收入让当地村民纷纷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300多户,其中贫困户30多户,每亩年均收入至少4000元。

汤薇薇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五口原本全靠种田维生,然而种植传统作物的微薄收益,让全家生活十分困难。去年,在村委会的鼓励下,她带着4亩地加入合作社,并签订了订单合同,预计收入能达到16000元,“保底价收购,旱涝都有收入保障,这比只种田强得太多。”“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我们镇近一半贫困户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王庄镇分管扶贫的负责人董富春说,自从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以来,全镇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每个村至少成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升村镇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帮助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

龙头企业拓宽增收渠道

一提到王庄镇,就不能不提当地的花生产业。作为远近闻名的花生之乡,王庄镇的花生产业已形成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格局。如何“借力”花生“撬动”脱贫攻坚,王庄镇选择龙头企业作为切入点。

成立于2015年的安徽喜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王庄镇简马村,是当地从事花生收储、加工和销售的规模企业。早在成立之初,公司就响应镇政府号召,主动把推动花生产业化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我们在各村成立了花生种植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种植花生协议,实行统种统销,既能保证花生质量,也易形成价格优势,杜绝恶意竞争。”公司负责人王国兵说,此举不仅有助于贫困户脱贫增收,也对公司打造品牌益处良多。

临近中午,记者来到了该公司加工车间,一群人正忙着把成堆的花生从卡车上卸下来。“每天都会运几车过来,一旦达到足够吨位,我们的分拣机就开机工作。”王国兵指了指车间内一台分拣机说,企业每年能销售万吨花生,由此带动种植、务工、入股的贫困户多达上百户。

据他介绍,公司从2017年至今,已与540户贫困户签订了订单收购协议,收购花生面积1289亩,每亩年增收达到4000元;带动57户贫困户入社入股285万元,参与合作社日常经营管理,每户至少享受入股分红3000元。目前,贫困户中有16人在厂务工,平均每人每月收入2000-3000元。

贫困户种植作物“分现金”,就地务工“挣薪金”,扶贫资金入社“变股金”。这样生动的例子还不只喜皇食品一家。地处王庄镇磨王路1号的皖鑫塑编有限公司,通过类似的方式,让累计65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其中,16个务工人员人均年增收2.8万元;49户入股贫困户每户享受至少3000元的年终分红。“不仅保证了贫困户的增收,而且增加了收入渠道,”董富春说,乡镇龙头企业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能起到“成带连片”的带动作用。所以,培育当地的产业龙头、吸引外来的优质项目,是全镇发展产业经济的当务之急。现在,“发展产业”已经成为王庄镇的共识,镇村领导干部都在积极努力,希望通过借力产业龙头帮助更多贫困户走出困境。

地方能人引领脱贫

“在家就能把活干完,不用外出打工,还能照顾家人,每个月就有300-400元的收入,挺好!”这是南屯村贫困户萧凤琴对记者说的话。

今年60岁的萧凤琴是南屯村贫困户,由于老伴患有疾病无力从事生产,老两口的生活全靠她一人。村委会首先为其办理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然后将她介绍给本村的蓝耀电子加工厂。

蓝耀电子加工厂是当地村民周兰月于2014年创办的电子加工企业。该厂虽然面积不大,生产线也仅有两条,但创造的产值却高达200多万元。据村干部周兰华介绍,周兰月原本是生猪养殖户,后来因经营失败而远走外乡打工。经历了多年历练,他在2014年返乡创办了蓝耀电子加工厂。二次创业,周兰月不仅偿清所有外债,而且赚得了第一桶金。从此,工厂发展逐步稳定,并长期聘用6名工人。

有感于扶贫政策的帮助,周兰月主动招聘贫困户从事二极管的初加工。为了方便贫困户生活,工厂派人将产品原料送到贫困户家,待加工完毕,再上门回收并结算报酬。据了解,工厂先后聘请12-20名贫困户,萧凤琴即是其中之一。

其实,周兰月只是能人返乡创业帮助困难群众脱困的一个例子。放眼全镇,致富能手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例子数不胜数。“大到占地千亩、拥有百户的专业合作社,小到只有几个人的家庭作坊,都是能人大户起到了带头的作用。”董富春告诉记者,凭借聪明才智、开阔视野,能人大户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常人无法取得的成就。目前,王庄镇由能人开办的大小合作社、作坊不下50多家,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作用已经显现,今后镇政府将给予能人更多更好的政策,鼓励他们带领更多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自主发展摆脱贫困

“一年能赚四五万块钱,这比在外打工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我老冯能有今天,亏了国家扶贫的好政策。”提起四年来的养牛收获,五铺村的冯国怀笑得合不拢嘴。10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他新建的养牛场,只见16头黄牛膘肥体壮,安然地在围栏里休息。

2014年,63岁的冯国怀从江苏回到老家,由于拖欠了万元工资没有拿到,回乡后他和老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向亲友“化缘”。“那时候苦啊,要钱没钱,要吃没吃,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冯国怀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五铺村两委及时伸出援手,贷款5万元鼓励他从事肉牛养殖产业。“起先买了两头母牛和3万元的草料,又在后院盖了一个牛棚,养牛场算是建起来了。”冯国怀对记者说,创业之初他就犯嘀咕,担心万一牛养不好,欠下的贷款可能下辈子都还不清。然而,这样的念头很快随着养牛事业的稳步推进而烟消云散。“村里给我免费培训养牛技术,畜牧站工作人员经常来牛棚指导,第一批两头牛从开始到出栏从没生过病,卖了近两万块钱。”冯国怀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牛增加到16头,养牛场位置也从自家狭小后院转移到更开阔的地方。眼下,他贷款十万元,计划把养牛场再扩大一倍,争取实现50头的养殖规模。

贫困户发展产业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近年来,为了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王庄镇不仅派扶贫干部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还利用无息贷款、种养补贴、技术指导等相关政策,保障新项目平稳顺利推进,让贫困户能够放心大胆地干。据了解,全镇的特色种养业项目涵盖大棚蔬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苗木种植等多个门类,自主发展的贫困户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新闻推荐

杨庙乡 积极开展新农合收缴工作

本报讯(宋奎华)为做好2019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征收工作,切实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固镇县杨庙乡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

固镇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固镇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