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用过的通讯设备 □陈 锐

淮河晨刊 2018-09-26 16:11 大字

报社给题,要写一写反映这四十年的生活变化的文章。作为小百姓,只能写亲身经历的事。我正考虑着,手机响了。好吧,就从眼前这个小东西说说那些年我们用过的通讯设备。

我使用电话是在参加工作以后,就一部安置在大办公室里,电话来的时候,同志会满院子喊。那是没有隐私的,哪怕是女朋友来电,几声咋呼,你的事就都爆料了。上世纪90年代初,程控电话开始向民间放号,先要向电信局申请。如果机线员说没有线位,你还得托熟人,机线员来了,赶紧倒茶拿烟,眼巴巴地瞅着人家在杆上不紧不慢地理线子。电话终于接好了,红色的座机上有一个圆圆的拨号盘。那个年代这是家里的大件,是身份和富裕的象征。电话是用来打了,没有接进打出难免寂寞。有一次竟然打给了“119”,被严肃地批了一通,才明白通讯自由,是有所限制的。很快,市面上有了BB机,我的第一个BB机花了1000元,插在裤带上,滴滴一响就赶紧找电话回。为此身上得经常带几个钢镚,那几年市面上到处是公用电话,滴答滴答的声音满街响,男男女女齐奔电话亭。现在想来,这个东西不是为人服务的,倒是人为它跑腿的。

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手机大概是90年代后,美国的摩托罗拉,黑亮亮的大家伙,俗名大哥大,握在手里很霸气。年轻的梦想多半是虚荣撑起来的,我特别喜欢这个大家伙。虚荣的不是某一个人,我的一个朋友,喜欢当街用那个大家伙说话,有一天看到他在马路边骑着自行车,闭目沉浸在通话状态里,我猛然夺了他的电话,却发现根本就没开机。原来,他要的是某种效用!终于有一天,我也有了大哥大,拿在手上觉得太招摇,装在兜里又特沉重,好在精明的国人迅速发明了大哥大包,塞在里面天线头露出来,夹在胳臂下面既含蓄又庄重。只是一天没几个电话来,即使有也都与政治商业大事无关。但每个月的费用一点也不少,因为有一个规定叫租号费(手机是自己花钱买的,电话费是自己交的,还要交租子),实在搞不懂这些说法。当时正是全国看深圳,深圳看香港,大哥大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一切向钱看的精神的衍生物,只不过香港、深圳人用大哥大赚了钱,我们用钱换了大哥大,人家讲的是实质,我们学到了皮毛。

再往后,手机的品牌和样式越来越多,占领中国手机市场的洋品牌先是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后来西门子,日韩的松下、三星也加入了进来。信号也从模拟转为数字,手机的功能也逐渐扩展,先是具备了短信功能,再往后是WAP,可以简单地浏览网页,再是彩信彩铃彩屏,直到最近10年,蓦然发现手机不仅仅是个通讯工具,还是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而且代替了电脑的很多功能。再发现,现在的孩子使用手机比大人顺溜的多,小指头三滑溜两滑溜,就什么功能都能使用,这一代的孩子简直就是来跟手机配对子的。当年那种笨重的大哥大是再也不会回来了,它已经被藏在我们生活的记忆里,成为一个时代转折点的标志。

一个小小的通讯设备所走过的发展之路,正是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和移动手机用户已占全球最高,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最高,还冲向了世界。

我们曾经使用过的那些通讯工具,是我们年轻时的梦想,在当今生活里却给我们带来特别的感觉,没有它你觉得你被世界隔绝了,有了它你又觉得被这个世界拴牢了,我们在享受便捷服务的时候,突然发觉自己的时间、娱乐和金钱,都给了这个叫手机的家伙。

作者单位:固镇县文化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

新闻推荐

16个民生工程项目任务完成

本报讯(单鹏博)今年,固镇县坚持民生工作摆位更高、站位靠前,不断完善民生工程绩效评价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民生工程投入和...

固镇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固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