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做志愿者的日子是快乐的 本报记者 陈昂 通讯员 姚银琢

淮河晨刊 2018-09-14 17:04 大字

作为市公路局直属分局一名普通工作人员,45岁的吴艳是单位出了名的热心人。5年前,她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成立了“与爱同行”爱心公益协会以来,一直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志愿活动。

从困难儿童到孤寡老人,再到公益顺风车,一步步走来,她的行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2016年4月吴艳被评为“蚌山区优秀志愿者”,同年5月又被评为安徽省“月评十佳”志愿服务优秀典型。从公益环保行动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讲堂,她和伙伴们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每一个项目只要接触就是深入持续的开展。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快乐和笑声,同时包含着汗水和泪水,但吴艳说:做志愿者的日子是快乐的,而不是所谓的傻,在汗水和泪水的背后她仍能收获到快乐!她要让这条路上开满鲜花。

关注困难儿童的“好妈妈”

2012年夏天,在一次为患病儿童的募捐活动中,吴艳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公益的温暖和伟大,自此萌发了做志愿者的强烈愿望。从那以后,她活跃在各类公益活动中。尤其对家庭困难的孩子们,她更是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奉献给了他们。

2014年8月,吴艳得知固镇孤儿李岩岩家庭困难,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固镇二中,却面临辍学的困境。她几次前去走访,又联络身边的爱心人士,终于在爱心人士姚兴邦的帮助下和李岩岩结成帮扶对子,给孩子每月500元的经济帮助,让孩子在9月顺利进入固镇二中开始学业。她针对李岩岩成立了一个帮扶小组,组织志愿者每月前往固镇给孩子送去生活费的同时也带去关怀,在志愿者的关心下,孩子从最初的羞涩内向渐渐长成性格开朗的女生,学习成绩也一天天进步。三年的高中生活,每年寒暑假她都把孩子接到家里,每年的孩子生日都是和志愿者一起度过。2017年9月,李岩岩顺利考入安徽省中医药大学,走进了大学校园,开始了人生又一个阶段。吴艳又号召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为岩岩筹集了7000元学费,带着孩子购买了去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物品,送孩子踏上又一个新的征程。

2016年的4月,淮上区卢台村一名6岁的单亲困难儿童走进了吴艳的生活。这个孩子的妈妈是智障人士,父亲去世,跟着外公外婆、妈妈以及两个智障的舅舅一起生活。得知这样的情况后,吴艳第一时间带领志愿者走进孩子的家,带上生活物品和关爱来到孩子身边。孩子渴望爱,她就和志愿者每月两次利用休息时间去陪伴关心,解决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又为这个孩子联系到富有爱心的程老师帮助,程老师从2016年5月开始,给孩子提供每月500元的生活费。直到如今,孩子的学习生活全部由吴艳和志愿者们共同承担。

关爱孤寡老人的“好女儿”

2014年4月,走访李楼乡贾庵村,孤寡老人李坤英引起了吴艳的关注。老人无儿无女,老伴也在30年前离世,生活靠侄儿侄女照顾。老人生活上的不便和孤独,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通过几次探望,吴艳和伙伴们对老人开展了长期的帮扶,带去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关心,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和陪伴。每月三次固定探望,给老人整理漏雨的房子,清除屋外的杂草、铺设门前水泥小路,陪老人过端午、过冬至、迎新年,缝被褥、搭阳篷。陪伴老人从陌生到依恋的日子,留给她更多的是感动,老人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在陪伴老人走过三个寒暑后,2017年的元月,吴艳和伙伴们送走了老人。

“与爱同行”的“带头人”

作为“与爱同行”爱心公益协会的负责人,几年来,吴艳策划组织并亲自参与了大小志愿者公益活动260余次,赢得了志愿者的普遍认可。

其中,公益顺风车宣传倡导的是绿色出行,促进公众互信,实现顺风车“节能、环保、减缓交通压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的目标。2015年元月,吴艳和伙伴们把公益顺风车这个公益项目带进珠城,成立了公益顺风车蚌埠站,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目前公益顺风车蚌埠站有实名认证的爱心车主和爱心乘客319人,自成立以来发出固定线路19条,实时线路2695条,爱心座位3714个,搭乘成功信息反馈740条。

吴艳坚持每天上下班的途中发布固定线路,提供免费的爱心座位,打开的是一扇车门,传递的是一份信任和坚持。2016年公益顺风车正式在蚌山区民政局注册成为公益协会,线下同时开展公益活动,自2015年起,每年高考期间她都和爱心车主们一起组织公益顺风车爱心送考,三年时间,共安全接送高考学子108人次。得到了学校和同学的称赞。她和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更多的人,带动着更多的人,绿丝带飘扬在珠城的大街小巷。

新闻推荐

老读者纷纷提前订报纸 订报电话:0533-3589566、15689308287

为吃好蜜晚报讯(记者李慧娟)“订2019年的晚报,加1块钱,就送40元一斤的蜂蜜还有2000块钱的健康大礼包,这个太合适...

固镇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固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