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药材种植成为贫困户的“摇钱树”

蚌埠日报 2018-07-25 12:57 大字

“只要贫困户肯干,我就有信心带领他们脱贫!”自担任镇扶贫队员以来,濠城镇财政所工作人员黄洪杰把扶贫当成自己的事,通过开办家庭农场,带领贫困户种植药菊及其他中药材,为众多贫困户脱贫打下良好基础。凭借其为扶贫做出的努力,黄洪杰当选为固镇县“十佳帮扶责任人”之一。

7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黄洪杰的家庭农场,只见一排排青绿的药菊苗株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据他介绍,农场拥有土地约500亩,产业以种植为主,涉及果树、中药材、小麦等。其中,有贫困户参与的中药材种植占地约100亩,主要品种为药菊、丹参。据黄洪杰介绍,药菊、丹参不仅具有一定药用价值,而且具有门槛低、用途广、销路畅的特点,比较适合贫困户种植,“投入不多,但收益不错,只要种出来了就不愁卖不出去,每亩至少能赚3000元。”为了响应扶贫政策的号召,他结合实际制定了帮扶计划,实行“农场+农户”的模式,与贫困户签订合同,并实行保底价收购,为贫困户脱贫指出了一条明路,“育苗、田管、销售,我们提供全程服务,贫困户只要参与进来,就一定亏不了。”

陈守富是丁楼村村民,患有先天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妻子因患病长期坐轮椅,上有八十多岁的父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孙辈,一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他和一个留在家里的儿子。“老的老,病的病,残的残,一大家子的生活都负担到我们身上,心里的压力真的不小。”黄洪杰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向陈家伸出了援手,手把手地教他们种植栽培药菊,当年他家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去年,我家投入3亩地种菊花,没好好管就赚了6000块,真没想到种菊能挣这么多钱。”尝到甜头的陈老汉说,今年他家投入6亩地,打算好好跟着“黄老师”学技术,争取增收达到2万元,“有黄老师的撑腰,我们对全家脱贫越来越有信心了。”

自从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黄洪杰已经带动30余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也从去年的50亩扩大到100亩,而今年的目标就是“带领贫困户增收十万元”。同时,为了把中药材经济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他还通过购置烘干箱、设立扶贫车间等方式,带动村民从事药菊的初加工生产,让留守妇女、老人在农忙间隙有了用武之地。

临近采访结束,黄洪杰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准备走品牌化路线,正在为农场申请注册商标,同时继续发展多种经营,争取把农场建设成一个集中药材、果树、采摘、旅游、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农场。“我希望能和大家一道努力,把中药材种植打造成产业,成为广大贫困户的摇钱树、聚宝盆。”

新闻推荐

淮河水下的守护者

2018年7月20日,蚌埠闸水利枢纽工程的老船闸口,安徽省防汛机动抢险队的潜水员林祖光和李四超在烈日下穿着厚厚的潜水服潜入...

固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固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