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土地上逐梦放歌——农业科技成农民增产增收好帮手本报记者 贵富堂 文/图

白银日报 2017-06-12 10:34 大字
管护人员察看试验的葡萄新品种长势

立体栽培区一角

农技人员正在远程察看大棚内的温度及湿度

室外试验田里栽植的桃树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农业生产上,不讲科学不懂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近年来,白银市依靠科学技术,跳出农业做农业,上规模、上档次,各县区富有特色的农业示范园夺人眼球。新技术、新模式、新服务的引进,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气象万千,“高大上”农业科技逐渐成了农民增产增收的好帮手。

仲夏时节,记者驱车从白银市区沿沿黄快速通道连接线向水川镇进发,沿途的山野生机盎然。车行约20分钟,就来到了白银市发展现代科技农业的窗口之一——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内满目郁郁葱葱,弥漫着花果的浓浓香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园区规划设计初始,就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目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周围农村农民整体致富。园区把新建的100多座新型日光温室,都承包给了农户经营,一来推广了新技术新品种,二来也带动了农户致富。”园区技术员高启发一边引导记者进入园区内的高科技智能化农艺大棚,一边向记者介绍园区的概况。

走进园区内的高科技智能化农艺大棚,一排排白色的“栽培管道”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远离泥土的生长模式处处透着科技韵味,蔬菜水果棵棵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和活力。水培、基质培各具特色,管道培、槽培、立柱培形式多样,复合式、螺旋式立体栽培、卡盆式立体组合代表了当前无土栽培的最新形式。

身处大棚,让人仿佛置身一家“现代化蔬菜工厂”,管道设施密密匝匝,高低参差,错落有致,使大棚成了集各种工艺造型展示与高科技管道栽培模式于一体的荟萃园。除了让人惊叹的栽培模式外,栽培出的农作物也让人欣喜,透红的西红柿、鲜红的草莓、碧绿的叶菜……处处透露着勃勃生机。

据园区农技员高启发介绍,园区高科技智能化农艺园有1200平方米,其中主要展示立体栽培、管道栽培、蔬菜小屋等栽培模式。“农艺大棚是整个园区最大的亮点之一,农艺大棚不仅为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学习农业科普知识的场所,还为市民提供了休闲的场所,每到周末,都会有很多市民前来参观。”

如果说农艺大棚展示了现代化的栽培方式,那么自动化控制系统则是整个基地的“大脑”,大大小小的数据线从各个大棚向这里汇集。从农艺大棚出来,高启发带领记者来到了园区自动化控制室,并现场演示了远程控制大棚自动放风、卷帘等功能。

“我们这个控制系统是和省农牧厅合作的12316农业信息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温室里的温度、湿度,自动实现卷帘、卷膜及灌水,并可以实时察看作物的生长情况,更为重要的是省农牧专家也可以远程在线指导病虫害防治等,可以说足不出户,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控制大棚、管理种植。”高启发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平台的功能。

园区的科技化程度,不免让人惊叹。那么,园区大棚内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探查。沿着园区内一条葫芦藤架长廊前行,步行不远,记者来到了园区内的标准化日光温室示范区。放眼整个示范区,一排排的大棚整齐划一,场面壮观。进入园区的两个试验种植新品种的大棚,一串串葡萄青中泛红、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

高启发用手托着一串葡萄自信地说,“葡萄和西红柿都是我们试验种植的新品种,从目前的长势来看,长势非常不错,很适合白银地区栽培。当条件成熟时,就可以向园区内的农户进行推广了。”“园区除了在大棚内试验蔬菜瓜果等新品种外,还在大田里试验栽植了牡丹、玫瑰等各类花卉及红富士等特色林果,同样它们的长势也很喜人,为整个园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了解到园区还有室外试验田时,记者提出想去继续实地察看的想法,高启发欣然应允,“试验田不远,我们刚才从管委会到大棚基地步行时,道路对面没有搭建大棚的地里就是。整个园区有现代设施农业展示区、标准化日光温室示范区、特色林果示范区、特色药材种植区、科普培训服务区、休闲观光娱乐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区、生态绿化区八大功能区,如同八根巨柱撑起了园区的发展蓝天。”

绿野寻踪。从大棚出来,在高启发的带领下,记者穿过长廊,来到了园区的室外试验田。记者走近细看,田里的桃树枝繁叶茂,牡丹、玫瑰等花卉虽说已快到了败花期,但依然能看到它们娇美的容颜。高启发指着眼前的田地说:“这些花卉的栽种成功不仅仅是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更重要的是成了园区内的一景,每年4月到5月花朵盛开的时候,就会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赏花。”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站在园区内,不管是大棚内还是大棚外试验种植的农作物可以说都是农户今后致富的好帮手。据了解,近年来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与省农科院、甘农大、省科学院、山东农大等科研院所在项目申报、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园区规划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50多项250多个。同时,为了带动园区农户3500户12900人共同发展,园区每年培训农民3000人次以上。通过培训,许多农业“老把式”成长为职业“新农民”,也成为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多年来,园区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引导农户科学种田,让农户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在农业示范园里,记者遇到了正在园区的试验大棚里打工的水川镇顺安村村民高树梅和熙春村村民崔小芳,她们向记者讲述了园区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

“像园区内这样一个占地面积1亩的现代化大棚,投资估计要超过10万元,如果让我们农户自己建设,着实有些吃不消。就算有能力建设,由于对哪些新品种市场需求旺盛我们也拿捏不来,投资风险太大,要想有个好收成还是比较困难的。”高树梅说,“园区的建设确确实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自从园区建成并把大棚租给农户后,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今年我用租种的一个大棚种植了西瓜,卖了3万多元。”

今年60岁的崔小芳也有颇多的感触。“十几年前我就开始种植大棚蔬菜,那时候我们自家建设的大棚高度低、空间小、保温性能差,导致的结果也是产出低、收入少。如今我们租种的由政府兴建的大棚空间大、保温性好,还能全自动控制温度,不仅省力而且农作物长势又好,收入自然差不了。”

崔小芳笑着说:“以前我们的老式大棚一个收入也就1万多元,现在在这么先进的大棚里面种瓜果蔬菜,好一点可以收入4万多元,差一点也能收入3万元左右。对于我这样没上过多少学的农民来说,现在能有这样的好收入、好日子,这一切都是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在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像高树梅、崔小芳一样依靠园区带动实现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

白银农业好风光,现代农业竞风流。一路走来一路感叹,记者深切地感受到,白银现代农业,踏着时代脉搏,载着民心所盼,正在黄河两岸,用大视野、大手笔、大举措,谱写新的篇章。

新闻推荐

白银市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力保障高考

本报讯(记者马晓微)6月8日下午,伴随着外语考试铃声的响起,历时两天的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圆满落下帷幕。全市教育、公安、供电、卫生、环保、食药监等部门密切合作,确保试卷运输与保管、考...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