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田畴绘新景——靖远县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侧记特约通讯员 张强中

白银日报 2018-05-12 08:17 大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今年,靖远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依托好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乡村美了也是钱

大庙沟里梨花俏。大庙村位于靖远县兴隆乡,狭长的梨花沟绵延10公里,依托梨树、黄河资源,带给游客“赏梨花、品果香、梦大庙、忆黄河风情、踏丝路之旅”的乡村旅游新体验。

旅游业兴旺起来了,农家乐宾馆开起来了,农民也富裕起来了……大庙村以“旅游+特色产业”的模式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2017年,已建有标准化农家乐20家,年吸引游客5万人以上,创收500万元以上。

大庙村种植梨树由来已久,因盛产香水梨而闻名,“大庙香水梨”也被申请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村梨园面积达到4000亩,年产量达到3500吨,储藏加工量达到1000吨。

枸杞种进大棚里

靖远县被称为“枸杞之乡”,靖远枸杞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枸杞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都不高。怎样让靖远枸杞既叫座又叫好?靖远县经过探索,创新种起了反季节枸杞,实现了春季、冬季采摘枸杞。

进入靖远县靖安乡现代化枸杞生产温棚,棚内春意盎然,部分枸杞苗结出了鲜红果实。枸杞种植户王军正在察看枸杞长势,通过人工增光、延长光照时间、叶面喷施硫酸锌等措施,采用集成高效节水滴灌的高科技枸杞温棚,确保反季节枸杞在冬春时节也能茂盛生长。

反季节枸杞的种植,不仅填补了该县冬春季枸杞鲜果生产和销售的空白,也满足了人们在冬春季对枸杞鲜果的需求,实现了一年四季无间断供应枸杞鲜果的目标。反季节枸杞种植不仅为靖远枸杞提质增效探索出了新路子,也实现了靖远枸杞“四季红”,靖远枸杞名片效应凸显。

牵手合作社当“股东”

刘川镇范窑村大片冷棚钢架矗立在田野中,十分惹眼。原来这是镇上规划建设的1000亩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已经有150户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靖远新农兴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发展设施蔬菜。

农民当股东,股权化把农户黏在产业链上。以往农民只能得到土地流转租金。产业发展能否带富农民?靖远新农兴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张风平说,棚里是基地引进的大冠椒和灯笼椒两个品种,都通过订单销往外省,股东农户不愁销路。

随意走近一座冷棚,棚内辣椒苗茁壮成长,农户正忙着浇水,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村民李进拿着水管,一边给嫩绿的辣椒苗浇水一边说:“过去我们以种玉米为主,一年赚不到几个钱。跟着合作社种植辣椒收益高,大家伙都特别积极。”

据张风平介绍,目前合作社已经吸纳150多户,其中有70多户是贫困户,大田作物没效益,发展设施农业,群众信心足。

新闻推荐

靖远县全面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

本报靖远讯(记者陈泳通讯员刘文清)今年春季以来,靖远县创新校长及学校各级管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努力实现专家治校、专家办学。目前,靖远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30所、中小学生5.7万人、...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